《黃帝內經》中“意、志、精、神”與心理學有哪些聯繫呢?

在南懷瑾的《二十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裡面有一段解說了《黃帝內經·靈柩》卷二中《本神》篇中關於“意、志、精、神”。突然想起了心理學上學過的“意、志、精、神”,正好可以對比一下,看看東西方智慧的融合。


《黃帝內經》中的原文如下: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我個人結合南師的講解,理解如下:上天有好生之德,這種好生之德是形而上的所謂本來的、原初的、與生俱來,是上天賦予我們,從我們出生以來就具備的。所謂氣是一種能量,這種能力使得我們從母親的子宮裡分娩出來以後的生命得以維持,這是大地給我們提供的。上天給我們生命的功能,大地給我們生命的能量,這兩個條件使得我們的生命得以存在。從這兩句話中,我個人理解為上天給了我們客觀條件,大地給了我們主觀條件,主客觀的結合導致了人的存在。生命存在以後就產生了精,主客觀的結合相融,陰陽兩精的矛盾對立就產生神了。因此,神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是陰陽的結合。神是動態的,隨著神的動態變化而變化的,就是魂,南師解釋魂為人的思想,我個人有不同的意見,我認為不要用語言去定義“魂”,因為語言有侷限性,因此,無法確定魂是某種“東西”,只能說它隨著神的動態變化而來往反覆。所謂“失魂”,就是魂已經不隨著神的來往了,或者說魂本身已經不存在了。精也是動態的,跟著精的動態變化而變化的,就是魄,南師解釋魄為呼吸,我個人的理解不太一樣,我覺得應該從神經系統的角度去理解魄,魄可以看成植物神經系統(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VNS)或者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指未受訓練的人無法靠意識控制的神經活動。類似,魂可以看成軀體神經系統(Somatic Nervous System,SoNS),這部分神經可以用意識來控制。心就是我們能夠思想、能夠記憶、能夠作用的能力,心包含了精、氣、神。心隨時憶念、回憶,這稱之為“意”。這個意對應於心理學上的“意識”,意識是人對環境及自我的認知能力以及認知的清晰程度,是人的頭腦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是人的高級心理反映形式。意識保持恆定和堅定,不容易改變,就稱之為意志,尼采將意志近似地定義為任意內在動機性的行動(any internally motivated action),但更狹義一些。它更象一種“具有創造力的火花”(creative spark),一種絕對的獨立性和頑強性。從心理學上來說,意志指一種高度的內在目的性,人們會做出對他們來說更有利的選擇。在《說文解字》註解中,“志,意也”,“心之所之”。因為有堅強的意志,而又不拘泥於此,還能具有心理靈活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這就是“思”了。思和想不一樣,思是深入的、細膩的,想是淺顯的、粗獷的。“思”到一定的程度,多和細密,就上升到“慮”了,“深謀遠慮”就是非常深入的思考,包括心理諮詢中常見的焦慮,就是一種內在心理狀態的混亂,思過了就焦慮了。通過深入的思考來看待萬事萬物、看待世間人,這就是智慧,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思考,當然,其實每一個概念都有很多哲學上和心理學上的延伸,容我以後再深入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