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月亮: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是如何賞月的?

今天,超級月亮來了,今天的月亮是年度的第二大滿月(最大的在4月8號)欣賞這美麗的月光,好想說點什麼,奈何沒得那文采,那麼那些有文采的古人是如何賞月的呢?


超級月亮: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是如何賞月的?

想到月亮,想必很多人第一個能想到的就是李太白的《靜夜思》這首詩是於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時年26歲的李白的在揚州的一個旅社寫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白寫完《靜夜思》之後還寫了一首續篇名為《秋夕旅懷》:

涼風度秋海,吹我鄉思飛。

連山去無際,流水何時歸。

目極浮雲色,心斷明月暉。

芳草歇柔豔,白露催寒衣。

夢長銀漢落,覺罷天星稀。

超級月亮: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是如何賞月的?

李白是個很擅長寫月亮的人,他的一生,寫過很多與月亮有關的詩句,很多都是我們熟知的名句,比如這首《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


超級月亮: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是如何賞月的?

詩的前四句,在我們上小學的時候便學過,寫出了李白孩提時期對於月亮的認識,但那時年齡尚小,又怎會知道詩中蘊藏的另外的意思。這首詩是寫於安史之亂前,在安史之亂未發生時,很多人心中便已經有了將亂的預感,李白便是其中的一個,於是寫下了這首詩。除了這首李白還寫了《月下獨酌四首》,我們最是熟悉是其中的一首《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超級月亮: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是如何賞月的?

這首詩也是前四句廣為流傳,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還在長安,正是官場失意的時候,心情很不好,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得以實現,面對這樣的情況,李白並沒有選擇因此墮落沉淪,而是面對黑暗,絕不同流合汙,心向光明。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李白寫月的絕佳詩作這也難怪後世唐伯虎寫《把酒對月歌》來讚頌李白: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詩。

我學李白對明月,月與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超級月亮: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是如何賞月的?


唐伯虎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值科場失意的時候,前面六句讚頌李白擅長寫明月,至今李白的詩還在被眾人吟誦,中間寫要想李白學習,特別是李白飲酒賦詩的狂放性格,最後六句寫了雖然自己沒有李白那樣的大才,但一定要像李白那樣,不追求功名,蔑視權貴。

超級月亮: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是如何賞月的?

李白詠月的詩篇很多,其他詩人也有許多詠月的好作品,在古人的詩詞中,月亮一直是一個很出彩的話題,這個和古人把月亮神聖化,擬人化有很大的關係。古人以月寄情,望月懷鄉,思古傷今,古代對於月亮的認知並沒有那麼全面,只能去想象它是如何,也因此產生了許許多多跟月亮有關的故事。在中國人心中,月亮對於我們我們的意義已經不單純的只是一個和太陽並肩而立的天體了,它被我們賦予了更多的意義。看了這篇文章,你看見月亮能立刻想到的詩詞是什麼?不妨在評論區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