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新疆是個美麗的地方,記者曾經兩次有幸踏上這片土地。1999年8月,第一次隨中國體育記協全民健身採訪小分隊赴北疆拍攝採訪。10天的行程雖說去了吐魯番、石河子、克拉瑪依、奎屯、伊寧、察布查爾、霍爾果斯等10來個地方,但所到之處如蜻蜓點水來去匆匆,故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新疆天池風光(攝影:馮贛勇)

2000年8月27日至9月12日,為拍攝新疆民族體育再次前往南疆,由於比較深入地接近了一些少數民族同胞的文體生活,故在很多方面都留下了較深的感受和印象。多彩的柯爾克孜族體育舞蹈即是其中之一。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南疆喀什香妃墓(攝影:馮贛勇)

算起來《中國民族體育》攝製組於1997年7月10日在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50週年那達慕大會的舉辦地呼和浩特開機以來,攝製組已經先後轉戰內蒙古、西藏、海南、雲南、福建、貴州等地,先後拍攝了蒙古、藏、黎、佤、傣、瑤、苗、拉祜、怒、傈僳、景頗、納西、德昂、哈尼、畲、侗、水、彝、布依、仡佬、土家族等20多個民族民俗風情體育舞蹈等專題,而本次抵達新疆已經是第四年頭。本次將拍攝維吾爾與柯爾克孜等兩個民族。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布倫口草原一家親(攝影:馮贛勇)

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市郊的阿湖鄉,我們開始了柯爾克孜族傳統體育舞蹈的拍攝。首先進行的是《摔跤》比賽。摔跤古稱“角抵”、“角力”,後來又稱為“相撲”、“爭跤”等,是我國古老的體育項目之一,也是新疆蒙古、柯爾克孜、維吾爾、哈薩克等眾多少數民族共同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柯族摔跤比賽通常在“巴扎”(即漢族的集市)上進行。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柯族婦女(攝影:馮贛勇)

據隨行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委同志介紹,南疆伽師縣有個遠近聞名的星期三巴扎。多年以來,每逢“古爾邦節”那裡就舉行伽師和阿圖什兩地摔跤手的對抗賽。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上千名各族群眾自動圍成一個大圓圈,形成一個規模壯觀的跤場。一年一度從未間斷。這是一個群眾自發組織形成的傳統活動。南疆城鄉類似這樣的跤場不少,幾乎每一個巴扎都有摔跤活動。可見摔跤在當地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柯族摔跤比賽(攝影:馮贛勇)

在阿湖鄉拍攝時,當地的幾名高手捉對廝殺,在觀眾們烘托的熱烈高潮的氣氛下,比賽進行的異常激烈。只見跤手們各系一條長約2米、寬20到30釐米的腰帶。比賽時雙方先抓好腰帶,裁判一聲令下,雙方立刻開戰。你來我去地拼力相爭。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摔跤比賽(攝影:馮贛勇)

在柯爾克孜族摔跤比賽中,比賽一方使對手一膝一手著地無效;比賽需要重新開始,直到將對方摔成肩揹著地為止。比賽經過數場酣戰,最終還是由一位壯漢奪魁。據說他是遠近聞名的柯族摔跤好手。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舞蹈美麗的仙女(攝影:馮贛勇)

柯爾克孜族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有單人、雙人和集體舞多種。史詩《瑪納斯》中就有不少關於古柯爾克孜人舉行大型音樂舞蹈活動的記載。這些活動有歌有舞,有說有唱。在阿圖什的阿湖鄉,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歌舞團先後為我們表演了精彩的集體舞《美麗的仙女》和四人舞《薩爾達力孜》。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舞蹈薩爾達力孜(攝影:馮贛勇)

《美麗的仙女》通過女演員們舒暢柔美的舞姿展現了柯爾克孜族女子的美麗和善良;而男演員們則用剛勁豪放的舞蹈語彙演繹了柯爾克孜族男子的勇敢和堅強。《薩爾達力孜舞蹈》以兩男兩女和諧華美的表演抒發了對純真愛情的讚美和歌唱。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歡快的舞姿(攝影:馮贛勇)

柯爾克孜族的舞蹈大都屬民間舞蹈,這就決定了它更接近生活和大自然。其動作熱情奔放,舞姿優美,風趣滑稽,具有濃郁的草原鄉土氣息。兩個舞蹈從一個側面不同程度地展現了柯爾克孜舞蹈的獨特藝術魅力。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好感受。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男舞蹈演員風采(攝影:馮贛勇)

柯爾克孜族是個有著很高音樂天賦的民族,古代北方遊牧諸部就稱柯爾克孜人為“美妙之口”的部族,柯爾克孜也有“歌聲伴你而生,歌聲為你送葬”的俗語。在阿湖鄉,自治州歌舞團表演了集體“考姆茲”《民族歌曲聯唱》、“奧孜考姆茲”口絃琴演奏《愛情的旋律》以及手風琴與“考姆茲”伴奏的女聲二重唱《百靈鳥》等音樂節目,他們不僅以一曲曲美妙的旋律讚頌了民族團結、純真的愛情和柯州草原、雪山自然風光的美麗地域;還從多側面展示了柯族人的音樂才華。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口絃琴演奏(攝影:馮贛勇)

特別是傳統樂器“考姆茲”十分引人注目,幾乎哪個節目都有它。據說,這種三絃琴“考姆茲”是柯爾克孜特有的彈撥樂器,無論在馬背上還是氈房裡,柯爾克孜人都離不開它,在民間還有進行“考姆茲”演奏比賽的傳統。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女聲二重唱(攝影:馮贛勇)

“奧孜考姆茲”口絃琴也很獨特,奧孜考姆茲意為含在口裡的樂器。它只有普通柳樹葉大小,作為樂器家族中最小的一位,音量雖小,但音色動聽。技巧好的演奏者,可在一呼一吸之間,奏出非常婉轉、別具風格的旋律。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民族歌曲聯唱(攝影:馮贛勇)

南疆阿克陶縣的布倫口大草原是柯爾克孜族的牧區,這裡是我們拍攝柯族傳統體育項目《叼羊》和《馬上角力》的地方。眾多柯爾克孜族的牧民們都踴躍地在大草原上展示了他們的絕技。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南疆布倫口風情(攝影:馮贛勇)

叼羊在新疆是深受柯爾克孜、維吾爾、哈薩克、塔吉克等眾多民族所喜愛的傳統馬上運動。一般多在節日或歡樂喜慶的集會時進行。雖統稱為“叼羊”,但各族的比賽規則卻不盡相同。其中大體上有柯爾克孜式、哈薩克式、單騎式等三種。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叼羊比賽(攝影:馮贛勇)

叼羊是力、勇、技的較量,即使平時最要好的朋友,賽場上也互不相讓,奮力爭奪。持羊疾馳的騎手一旦被別的騎手追上,雙方即在馬背上展開奪戰,這時馬匹左盤右旋不住地轉圈子,人也激奮難抑,使出渾身解數,觀眾不停地吶喊助威。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比賽進行時(攝影:馮贛勇)

須臾,眾騎齊至,擠作一團,形成多人爭搶。有欲衝入人群奪羊的,有欲突出重圍遠走的,有的則千方百計阻擋其不令出入。此時高潮迭起,群情沸騰,那種緊張激烈的情景令人歎為觀止。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激烈爭奪(攝影:馮贛勇)

叼羊具有悠久的歷史。史詩《瑪納斯》中是這樣描述的:“從年輕人當中,選出騎馬的能手。將穿殺的小山羊,當眾放在賽場中。使快馬奔跑起來,俯身搶起羊羔。眾騎手蜂擁而至,就在馬上激烈爭奪。掙脫眾人的追趕,跑向預定的終點。羊羔不被別人奪去,那就是你的戰利品。”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得勝而歸(攝影:馮贛勇)

《馬上角力》也是柯爾克孜、哈薩克人民的馬上傳統競技項目之一,亦稱“馬上摔跤”。《瑪納斯》描寫道:“一邊一個棒小夥,赤膊上了場。相搏在馬上,馬術有高低。得勝靠力氣,鬥勇也鬥智。一場鏖戰後,勝負見分曉。”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馬上角力比賽(攝影:馮贛勇)

在布倫口草原,柯族牧民們進行的《馬上角力》的比賽雖說場面沒有叼羊的範圍大,但是那種緊張激烈的對抗性角逐卻絲毫不遜於叼羊比賽。比賽時,對抗雙方各選出一名雄健的力士上場。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布倫口草原的孩子(攝影:馮贛勇)

競賽雙方在相距1至2百米的地方相對縱馬疾馳而至,面面相視。裁判示意開始後,角力者即藉助坐騎和精湛的馬術,伺機進攻。有時是突襲閃電式的,在猝不及防的進攻中把對手摔下馬;有時雙方在馬上扭成一團,進行長時間的力奪和智鬥。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柯族母子(攝影:馮贛勇)

馬上角力是力量、智慧、技巧和騎術等多種本領的最完善的結合。柯爾克孜作為草原上的民族,這種運動對於培養和訓練牧民騎術,訓練人和馬的配合都具有很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難怪它深受柯爾克孜族人民的喜愛。

民族採風:新疆柯爾克孜族風情錄(圖)

攝製組在南疆(攝影:木妮拉)

柯爾克孜族的傳統體育、音樂舞蹈絢麗多姿,可惜南疆之行的拍攝,由於種種原因,不可能將其全部收進我們的鏡頭之中,這的確有些遺憾。然而這點遺憾卻絲毫不影響記者對柯爾克孜族文化的喜愛之情,它將給記者留下永久的美好回憶。(圖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