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偏頭痛,看看醫生給你的治療建議


一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偏頭痛,看看醫生給你的治療建議

偏頭痛又稱血管性頭痛,為慢性複發性頭痛中最常見的一種。本病常常由於發作性顱內外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以及某些體液物質暫時改變所引起的。常在青春期開始發病,以女性最為多見,並常與月經有關。此病常可發現家族史。今日小編為你推薦中西醫針對此病症的一些治療建議,供大家參考。

【臨床表現】

疲勞、月經期前後、情緒激動、氣候變化等為偏頭痛發作的誘因。發作多在晨間,患者可在起床後感到眩暈,數分鐘後發生視覺變化,表現為暗點、閃光、視物模糊、偏盲、甚至黑朦,歷時約5~30分鐘,或者感覺偏身麻木、無力、疲乏等。隨後患者一側太陽穴旁可出現鈍痛,繼而擴散至整個一側。疼痛劇烈,多呈搏動性跳痛或炸裂樣疼痛,常持續數小時到1天,進入睡眠後疼痛終止,次日可完全恢復。頭痛劇烈時常伴噁心、嘔吐或大便感等腸胃症狀。且可出現面色蒼白、心跳加快或變慢

頭痛反覆發作,可數日或數週1次,如未得到適當的治療,頭痛發作時間逐漸延長,且間歇期逐漸縮短。

【中醫療法】

1、氣滯血瘀,風邪阻絡:證候同前。

治法:理氣活血,通絡止痛。

方藥:《散偏湯》

川芎30克,白芍15克,白芥子、香附各10克,柴胡、郁李仁、甘草各6克。兼風寒,加桂枝、細辛;兼風熱,加生石膏、菊花;兼風溼,加羌活、蔓荊子;兼肝陽上亢,加石決明、天麻;血瘀重,加桃仁、紅花。

2、單驗方:

(1)適用於風熱型頭痛方:生地15克,白芍、當歸、黃芩、菊花、蔓荊子各10克,川芎、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適於風溼、血瘀型風絡靜散:全蠍100克,生地、當歸、白芍、甘草各200克,蜈蚣150條,地龍150克。曬乾研細裝入0.25克膠囊,每次4~5粒,每日3次,黃酒或白開水送下。

3、針灸:取穴天柱、陽白、臨泣、風池、肩井、丘墟、至陽、靈臺等,入針後反覆捻轉5~10次,留針5分鐘,起針後按摩穴位1分鐘。


【西醫療法】

輕度發作時,可用阿司匹林300~600毫克/次,3次/日;或布洛芬200毫克,3次/日;伴噁心、嘔吐者可應用滅吐靈5~10毫克/次,3次/日。較重者可用麥角胺咖啡因片,在發作早期服1~2片,如不能止痛,隔30分鐘或1小時可追加1~2片,但每日用量不要超過6片,每週總量不超過12片。

頭痛每月發作3次以上者,可考慮預防治療,選用普萘洛爾,10~40毫克,3次/日;苯噻啶0.5毫克,1次/日,緩慢增至1日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