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婚姻,才看清這個拎不清的男人


十年婚姻,才看清這個拎不清的男人

媽寶男是一個網絡詞,是指聽媽媽的話,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永遠把媽媽的意見擺在第一位,他們的人生線路基本由父母設計。

三毛說過愛情這東西,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

春晚上演繹的小品《婆婆媽媽》講的是一個家庭的家長裡短。婆媳之間的相處本身存在問題,但是因為她們共同愛著這個男人,所以才願意表面親近,小品的最後是大團圓,兩個人因為吵了一架反而化解矛盾了,這是現實生活少見的友好相處模式。

在家庭裡的核心人物是男人。 一個家的組建只有一個夫妻關係,小家有小家的平衡,如果進來一個人插手其中,那麼這個平衡就會被打破,總有一天這個支撐點因承重不均而斷裂。

王麗與周東是自由戀愛,周東是個孝順的男人,當初就看中這一點,孝順的男人一般都會顧家。結婚十年,周東去外地工作分居了5年,王麗在家帶小孩,並跟他的父母一同生活。就算平時有小摩擦,王麗也覺得無所謂,作為晚輩應該多讓讓。畢竟很多觀念不同,而周東一直不在家,也不會在中間調和,時間一長,家庭裡小矛盾越來越多。

王麗想買房搬出去住,這個念頭不只一次冒出來,當講出想法時,全家人反對,甚至連周東也不支持,他覺得跟父母一起生活挺好。讓王麗不要跟老人計較,父母年紀大,要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家裡的氣氛慢慢緊張起來,婆婆開始跟周東耳邊唸叨對王麗的不滿。周東言語中也開始產生對王麗的怨念,夫妻間毫無信任可言。

王麗才頓悟過來,這是一個缺乏主見的男人,從他的所選專業、工作甚至單位的事一直都在聽從父母的安排。他顧得是他父母的家,並不是你們這個小家。他會把最好的態度留給父母,給他的兄弟姐妹,把惡劣的情緒留給你。在出現矛盾時,永遠不要指望他公平公正,你始終做得不夠好,就算是你做好了,也是你應該做的。無論對錯,父母說的永遠是正確,就像從小被洗腦了一樣,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

一次,周東休假回來時生病了,因為住院的事情,王麗跟家裡老人發生了矛盾,本來小吵小鬧也是一家人。可是老人把事情添油加醋的講給兒女們,事情變得複雜起來,都得理不饒人,矛盾越來越激化。

周東知道這件事後,並未作任何處理,甚至批評王麗的不對,只是想著讓時間來慢慢淡化那些矛盾。王麗的心慢慢地冷下來,你對於他而言就是可有可無,身邊的男人都不在意你任何感受,那麼這個家裡,所有人都會當你不存在。

永遠不要小看家庭關係對這個男人的影響力,那將會影響這個人一生。一個女人在婆家的狀態永遠取決於男人對待她的樣子。當你的男人沒有擔當和責任,無法挑起這個小家,就代表你做得再多再好都是枉然。

經歷這麼多,王麗慢慢明白了不必去向誰證明什麼,若是他懂,不用你低頭解釋。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無論你說什麼,都只會造成更大的誤解,正因為對枕邊的男人有所期待,便有所失落。

相親相愛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所有婚姻的破裂,都不是一瞬間的,由內而外一點點崩塌。矛盾的堆積與不解決是婚姻走向破裂的最大根源。

人生的路很多條,我們在每一個分岔路口做出的決定,都是從上一個路口思考到下一個路口,別失望,日子很長,期待生活能滿足每個人想要的樣子,一切終將會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