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香港拍摄的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人物大多没有剃头发而是扎辫子?

番茄酱蘸土豆


看电影,你要是太过于认真,难免会钻牛角尖,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清王朝的兴盛与没落,也是我们最为熟悉和了解的。

作为我国古装电视剧的素材主要来源,被翻拍的次数也与日俱增,但其实我们还是经常会发现:尤其在许多香港清朝古装剧中,他们的装扮大多摒弃了长长的辫子。

为什么这样做,原因其实主要有以下几点!

  • 并非都所有的观众都喜欢长辫子的人物造型。

我们要知道,香港影视作品主要受众群体,还大多是侨居海外的东南亚华人,正因为他们祖上备受压迫,不满清政府的统治,所以才移民至此。

就在他们刚开始移民到东南亚的时候,长辫子也成为被他人嘲笑的对象,仿佛身上的一个耻辱烙印一般,毕竟当时清朝人的审美观,也并非让所有人都能接受。

作为晚清时期最标准的男子发型,但香港影视作品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其实除了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而且也与现如今的现实状况存在极大差异。

  • 并非演员不敬业,而是发型更换成本太高,时间上不允许!

香港电影市场的发展远比内陆要早,作为一台巨大的吸金机器,演员就是这台机器身上最为重要的零部件,有时候不仅要身兼数职,而且遇上黄金档口,他们往往要接受高强度的档期安排,大多数演员都忙于赚钱。

当然,为了增强观赏性,也绝不可能有一镜到底的演员,他们往往在空闲时间还要接其他戏。可能前一秒是古装清代戏,下一部就是现代穿越剧,按照头发正常生长的速度,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为了方便节省时间,干脆就不剃头发。

  • 历史民族原因,也导致他们对长辫子恨之入骨。

清王朝统治华夏大地的数百年期间,也因为残暴的政治,招致当时许多人不满产生了移民的想法,为了在异国他乡隐姓埋名,首先要去除的就是长辫子,毕竟从形象特征上一眼就能看出,是当时清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华人。

长辫子不仅极为不美观,而且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并不方便在异国他乡生活,当然要想逃脱清政府的魔爪,就必须先从改变自身形象做起。

  •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也与当时的历史现状有关。

香港电影的发展和繁荣要远比大陆早,但在当时由于某些历史原因,香港的港片很难进入大陆,一方面是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快速通过审核。

在大部分港片当中虽然拍的是清朝戏,但却使用的是明朝发型装束,节省成本是一方面,但毕竟当时港片的受众群体也不要求他们,完全按照清朝时期的装束来打扮。为了保证收视率,只能够迎合观众的内心诉求。

就按照我们今天的审美来看,也并没有几个人喜欢那样,前额光秃秃后边拖一个长长的大辫子,何况打理起来极为不便。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长辫子也已经不再是标配,随着现如今影视行业的高速发展,往往为了追求利益,过分的迎合观众审美需求,影视作品已逐渐偏离历史正轨。

当然港片有港片的特色,大陆片也有大陆片的迥异之处。我们根据个人爱好,选择适当的类型观看即可,仅仅作为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并没有过分较真计较的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