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傳》成年人的世界:放過自己


3年前聽了一遍《金剛經》讓我頓悟,人世間的種種皆為夢幻泡影,從那時就明白了一個道理:人這一輩子就是在人道燃起的一個夢而已。

讀了《佛陀傳》明白瞭如何精神解脫,不再被世間萬事萬物所束縛。

我們都是為了恐懼工作,恐懼的奴隸,因為恐懼而花錢。

時間就是當下,不懷念過去,不暢想未來,只有當下屬於你。當你離開這個世界,只有靈魂和經歷可以帶走,其他的一切帶不走,我們在一生中都在忙忙碌碌被金錢權利所奴役,沒有一天停下腳步感受一下自己的內心世界,擁抱一下屬於自己心,思考一下什麼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一切錯誤的決定和欺騙來源於貪婪,一切亂花錢來源於恐懼、找到不再恐懼的秘密。

觀自在菩薩,內心寧靜平和,活得自在才是最頂級的財富。讀完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身心輕鬆和愉悅。比以往放下好多。

先去了解別人,才能寬容別人。我們常說換位思考,瞭解才是換位思考的第一步。知道別人的痛苦根源,才能更好地瞭解他寬恕他,寬恕別人也是放過自己。你傷害別人,遲早一天傷害會回來找你;天道好輪迴,蒼天何曾放過誰?

我們的內心之所以不平靜,是因為被外界所幹擾,外界事物通過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進入我們心裡,滋生出各種情緒,貪婪、恐懼、憤怒,這些情緒燃燒著我們本來清淨的內心。我們的內心本事平靜的,眼耳鼻舌身意中,看到了不公正的一面、聽到了一句誹謗之言,嚐到了酸甜苦辣鹹之後,我們便被這花花世界,物慾橫流所迷惑,深陷其中。要想不被這世界上任何事物所束縛,我們只有不再追求物質慾望和過多的身外之物,才能得到精神解脫。

讀了這本書,讓我放下了很多過去的人和事情,懷有一顆慈悲心看事物而不是分別心;瞭解別人才能給別人帶來快樂,才能幫助被人疏解苦惱,這才是真愛。

每當我們靜坐時候,吸的時候,你要察覺你的呼出氣息;呼的時候,你要察覺你的呼出氣息,這樣你就不胡思亂想,一呼一吸之間,你便證的覺醒,覺醒便是每個人心中潛藏的佛性,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現實生活中我們被金錢、權利、慾望所奴役;這些身外之物無時不刻的侵蝕著我們本來平靜祥和的內心世界,我們浮躁的追求物質享樂、攀比著豪宅跑車;我們努力著拼命賺錢為了滿足心理最後一點點安全感、我們用外在的物質去彌補內心的空虛缺失。

你快不快樂,取決於你用什麼心看待事物。用慈悲心看待一切,你將收穫快樂和幸福;用分別心看待,你將得到痛苦甚至貪痴嗔。真正決定你快樂不快樂的是你用什麼心看待,心才是萬物之主宰。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儒釋道三家在幾千年來一直在控制人類的慾望;教會我們及時剎車。慾望的無底洞會讓我們迷失自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甚至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佛陀傳》成年人的世界:放過自己

《西遊記》裡經典橋段:烏雞國國王要吃唐僧的心,孫悟空72變,變成師父在妖怪面前舉著盤子說:你要吃哪個心,這是求取佛經的誠心,這是喜愛錢財的貪心,這是對待感情的真心,這是對妖魔鬼怪的殺心。各鍾心反映著不同的人間煙火,心決定你的視覺影像;心想什麼,就看到什麼。


《佛陀傳》成年人的世界:放過自己

蘇東坡與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蘇東坡對佛印說:"以大師慧眼看來,吾乃何物?"佛印說:"貧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來金身。"蘇東坡聽朋友說自己是佛,自然很高興。可他見佛印胖胖堆堆,卻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觀之,大師乃牛屎一堆。"佛印聽蘇東坡說自己是"牛屎一堆",並未感到不快,只是說:"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見萬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見皆化為牛屎。"吃虧的倒是大才子蘇東坡。


《佛陀傳》成年人的世界:放過自己


心中有佛,所見是佛。心中有佛,大概就是有一顆仁義之心、慈愛之心、善良之心、誠懇之心、感恩之心、憐憫之心、大度之心,包容之心,用這樣的心,去看世界,看生活,看人生,大概才會看到世界的美好,天空的蔚藍,花鳥的可人,人間的真情。心中有快樂,所見皆快樂;心中有幸福,所見皆幸福。

可見,心是萬物之起源,吾心即宇宙。人與人拼到最後,一定拼的是自由自在,而不是財富,錢再多,廣廈晚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