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家長執著於“學區房”,住在學校附近的孩子真的能成才嗎?

廣漂十八年


先說下答主情況:曾經在廣州一大型機構做過諮詢工作,頭一年呆在大學城的核心校區,半年後回到了天河區,現在分配到了黃埔區。

教育是一個立體複雜的問題,不像嬰兒時期,買好奶粉,紙尿褲,問題就解決了八九成。借樓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幾點經驗和體會:

1,一個人的發展是有天花板的,受限主要是性格,影響來自父母。很多時候,父母為了給孩子好的成長環境,會去做一些自己都不理解的東西,搞得自己很浮躁,反而給孩子壓力。其實觀察下來,在認知領域做到解釋得通就行,心態要放好,這個比知識對孩子影響更大。問題是承認了才能解決,既然承認了天花板,那就儘可能接近它。

2,好的學校,它不僅僅是職稱更高的師資,背景更強的同學,而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讓孩子知道跟人的關係還能這麼處理,事情還可以這麼辦。知道原來很多大的難的,以前以為得潛心研究幾十年才能出來做的事情,當下就可以做,還可以做得很好。

3,教育難在它不像我們傳統做事那樣大方向對,埋頭苦幹總會有結果。它是需要花心思的,是要用心的。不要以為花了幾百萬買了學區房孩子進了重點學校問題就解決。試問自己能不能做到,對自己所處的世界有一個常識性的積累?能不能在上完一天班後耐心的講給孩子?

總結下來,學區房當然要買。而且,我會在家庭可承受的最大範圍之內,提供給我孩子能得到的最好的教育!

房子是要買的,但現在入手廣州市中心的學區房門檻相對較高,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承擔得起。這種情況下,建議可把目光放到廣州東部增城。因為目前廣州教育正在向外圍傾斜,而廣州東部的教學資源也越來越強大,其中增城新塘更是妥妥的學校密集分佈地段。

說這裡學校密集分佈可不是假話,以增城區內比較有名的碧桂園鳳凰城雲頂為例,據說光是小區內就已有多達12所學校在此圍繞,其中項目100米處就有重磅公立名校市二中、區重點小學鳳凰實驗中學落戶於此。

孟母三遷,並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且另一方面,要知道,學區房作為一個房產投資溢價是多麼的高,自主投資都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這,就是我教育機構工作多年得出的感想。


焦點最前線


不光是為孩子,更為自己吧,以前我就說要在學校附近買房子,上班忙孩子可以自己上下學。我老公不聽,看不上學校周邊房子,去年孩子上初一,還有一個上小學,要接送兩個孩子上下學,還要上班,上下學時間和上班時間還衝突,真是弄得狼狽不堪。兩個孩子,這樣的生活起碼要過10來年。可是他的幾個朋友,人家孩子住周邊的,孩子自己上下學。顧自己上班就好,生活悠閒自在了很多。悔得腸子都青了。現在他說把房子賣了,再從買,可哪那麼容易?


福---敗家娘們


我認為「能」很榮幸能回答你這個問題、我當時就是為了孩子能到城裡上學、問親戚借錢自己還刷了信用卡買了一個不大的二手房、現在每月要還房貸還要還信用卡、確實很吃力、但是不曾後悔買了這個房、至少我的兩個孩子能在城裡唸書、不管他們以後能不能成才、至少我曾努力過給他創造條件,雖然現在壓力大一點、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值得。


要怎樣度過這一生


學區房真的挺好的,我女兒小學初中上的是一條龍的私立學校,我就在學校對面買的房子,我女兒從下樓到學校用不上三分鐘,我的步伐是二百八十多步,孩子上學真的是太方便了,小學三年級前我會接送一下,四年級以後就不用接送了。孩子還不用太早起床,每天最少能多睡半個小時以上,還有就是中午能回家午睡,這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學區房好處真的很多,尤其是像我女兒上的這種小學帶初中的學校,整整九年不用為孩子上學發愁。買房子時確實有點貴,但是九年省下來接送孩子的汽油錢也不少啊!還有就是如果我想賣掉或者出租房子都特別容易,我確實感覺學區房挺好的。還有就是好的學校旁邊的才叫學區房,孩子能從小就在好一點的學校學習一定是利大於弊,至於能不能成才就要看基因和家長的正確引導了。


天河水29209501


買學區房的目的不是為了住學校附近,而是為了上好學校。

現在市區各個小區都有對口劃片的學校,都是廣義上的“學區房”。但平時大家談論的學區房指的並不是這些誰都能上的學區,而是非富即貴的名牌學區。

比如我所在的青島,市區均價兩萬多,但重點學區的均價基本都在五六萬甚至更高。這些學校的不僅小學實力強勁,而且對口初中都是全市乃至全省名列前茅的名校。然而這些學校周邊幾乎沒有高層住宅,都是老房子,甚至是百年曆史的破舊房子。很多人花七八百萬買一套100平老多層,還有人花一百多萬買一套20多平的學區房,難道只是為了離學校近點?

至於成不成才,看看名校和普通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升學情況就一目瞭然了。青島最好的小學對接最好的初中,而最好高中的主要生源都來自於這些初中。那些普通小學升至普通初中的,最終進入名校的比例比重點小學升上去的低幾倍甚至十幾倍。這個差距是非常明顯的。

不能說所有上名校的都能成才,但名校成材率確實比普通學校高得多。孩子的教育除了名校教育以外還要靠家長的培養,家長如果不給力,只上名校也未必能出成績,當然也有些孩子確實天生不擅長學習。

所以上重點學區的成材率確實高,但並非絕對。


城市發展報告


我認為「不能」但確實方便很多,我家在老大幼兒園的時候買了學區房,走路10分鐘,如果不是選在這裡,而是當時的另外一個小區加上路上堵車時間,50分鐘以上肯定有的,一天下來回來四趟,早晚高峰時段,時間最少三個小時。 以後孩子初中高中距離都很近,都可以申請走讀。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籍,可以不費力的按學區分校。附近的小學初中高中都算市裡比較好的。除非想去外地,或者私立學校,否則不用為了孩子擇校費心費力。

雖然學區房對孩子的學習沒多大影響,但生活確實方便很多。孩子三年級我就開始讓她自己上下學,因為不用過馬路,只需要順著路邊就可以。說實話不用家長接送,也省了不少時間。而且上學路上路過菜市場,順產就買菜了。


不慌不忙地


作為執著於學區房的一員,我想說說我的理由!當初買房的時候,真沒考慮孩子成不成才的問題,我考慮的是我和愛人都上班,接送孩子的任務只能交給年邁的父母,如果距離學校遠,他們年齡大了,騎車不方便,尤其是颳風下雨,摔倒了怎麼辦,何況冬天那麼冷,夏天那麼熱,老人接送孩子會受不少罪。所以,我選擇了學區房,老人領著孩子步行五分鐘就到了,騎電動車一分鐘就到,颳風下雨走著去我也不用太過擔心,反正一會就到家,我現在很慶幸當時的決定,因為這讓我少了很多後顧之憂。


鬼Lady


能不能成才這個看個體的。可能大部分家長選擇學區是為了近吧。我們小區跟學校只有一馬路之隔,學校門口又每天都有護苗隊,現在娃稍微大點了都是自己走路去上學,我在家裡陽臺目送孩子上學等著娃進學校的刷卡信息。如果是天天讓我開車半個一個小時接送娃,自己再上下班,那肯定會很累很累。


等風來1002


好的學校教育資源肯定更好更多的,就算會有一些關係進去的老師,也不可否認教育資源更多。

我以前讀的一所很普通的初中,我們班主任教了我們3年英語。當時我不愛學習,所以教育水平怎麼樣我不懂,但我一個很愛學習的初中同學上高中以後發完,以前學的英語知識很多都是錯誤的。後面無意中知道,我們初中的英語老師其實是教語文的,英語並不是太擅長,但他剛調到我們那所初中的時候因為英語老師不夠,就臨時頂替了,一頂替就是20年。


小白兔睡咯


不是說非得住學區房孩子才能成才,學區房顧名思義就是離學校近的房子,孩子上學離得近一是安全二是省時間,有條件為什麼不選學區房呢?孩子上學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當然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他提供最好的條件啦。我家沒錢但是我也為了我兒子以後上學方便買了學區房,是整個學區裡面最便宜的那個樓盤,很多人都說我們買的位置不好,樓層不好,但是我們買房子是為了孩子上學,又不是為了等它升值,我認為能給孩子上學提供方便就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