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部连载14年的电视剧看今日农村那些事儿

提起《乡村爱情》,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多多少少应该也看过,从2006年第一部到2020年第12部,堪称中国最长“连续剧”。

笔者也曾在上学暑假的时候陪父母一起看,那时候觉得跟父母的品味不在一个等级,对这些村里你来我往的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嗤之以鼻,虽然某些桥段也确实搞笑。但是父母看看却津津有味,仿佛这些事就发生在他们身边一样。

今天过年回老家农村,刚到年根就爆出“野味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严阵以待,我们村积极响应号召将村里的两条路全部封死,谢绝人员来往。这里不得不给我们河南新来的一把手点个赞。

既然疫情如此严重,作为守法公民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呗,全家娱乐电啥呢,看电影?不行,电影一般节奏比较快,各种拍摄守法老年人看的费劲。只能看电视剧了呗。看点啥呢,既然是全家观看,为了避免尴尬恋爱剧,现代古装剧,偶像剧啥的就不看了,亲亲我我的多尴尬。

无意中看到推送说乡爱12出了,正好有会员,就看这个吧。

从一部连载14年的电视剧看今日农村那些事儿

已经到第12部了

本来是抱着看其他剧避免尴尬的想法看这部剧的,没想到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它里边所探讨的问题大部分不都是在农村真实发生的吗,联想起我在村里这些天的所见所闻,才真正意识到给父母看这部剧是真看对了。

紧跟时代热点,深度探讨农村问题

这是我对乡爱12的最大感受,目前播到第20集,笔者选取八大跟农村关联比较紧密的问题结合笔者所在地的现实一起与大家探讨探讨。

  1. 农村化脱贫问题
  2. 差等生的教育问题
  3. 小孩学网络直播问题
  4. 空巢老人的关爱问题
  5. 农村红白事随礼问题
  6. 事业爱情抉择问题
  7. 电信诈骗问题
  8. 网络直播利弊问题
  • 农村文化脱贫问题

说实在的,笔者所在的中原十八线县2019年刚刚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文化建设暂时还没有多大的动静。剧中赵四通过向黄世友学习文化知识来脱文化的贫,笔者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条件如何创造呢?

赵四在家基本不干活,苗圃的活全部推给媳妇和儿媳妇自己去诊所上课学习,这种做法在一般家庭肯定是行不通的吧,不被家人赶出门就算不错了。

从一部连载14年的电视剧看今日农村那些事儿

哪有让儿媳妇干活的老公公

我倒是觉得组织文化活动,比如广场舞合唱团啥的要比读书效果好。毕竟是有组织的事,也方便大家互相鼓励激励,另外也显得名言正顺一点,各方参与的阻力会小很多。

  • 差等生教育问题


从一部连载14年的电视剧看今日农村那些事儿

名震大江南北的谢广坤

原则上来讲,如果真的学习不好,特别是在高中也不行的话,提早选择一门手艺是明智之举,但是小学阶段的成绩不能代表以后,因此谢广坤让大孙子学习泥瓦匠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甭说不上课学泥瓦匠了,就是不上课都不对!

笔者所在家乡随着外流人口严重,加上大部分人去镇上县城上学,村里的小学都快到了倒闭的状态,不上学的现象是基本没有。越在外见过世面越觉得上学的重要性,虽然现在外卖快递也能过万,但是与坐办公室的辛苦程度还是不一样的。

  • 小孩学网络直播问题


从一部连载14年的电视剧看今日农村那些事儿

老铁,确实没毛病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该不该让小孩刷短视频。

几大平台的短视频基本涵盖了生活中的行行业业方方面面,想看什么内容都有。大人一旦刷起来都能刷的昏天暗地,更不用说对什么都好奇的小孩。

很多大人有时候被小孩闹烦了就随手把手机扔过去,刷抖音吧。小孩拿着手机立马变的安静乖巧起来。都不是屡试不爽而是百发百中了。

笔者的妹妹就是这样,两岁多的小外甥女一旦哄不好后就选择放弃,拿出手机,打开抖音,开始放小孩平时喜欢看的内容。电视动画片都不好使。

如今的小孩是越来越聪明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也许可能就是大量信息的获取才让他门变的聪明起来。因为笔者小时后世界就是家里和村里的小伙伴,能学到啥呢。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这点事上笔者持开放的态度。至于说一些人担心刷到不健康的内容,那还是家长的问题,让他刷不代表你就不管了。

  • 空巢老人的关爱问题


从一部连载14年的电视剧看今日农村那些事儿

即便是年轻人也会烦的

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当前比较明显的社会问题了。其实还有留守儿童的问题更严重,不过想比电视剧走欢乐的风格说这个话题未免过于沉重就没做文章。

其实这个问题笔者家也不能幸免。

大哥在外地当兵十五年已经对哪里有着很深的感情了,加上落户在那里,因此也基本是一年回个一趟两趟,我在北京也是一样,小妹家在上海更是如此。家里的老人只有过年或者十一长假的时候才能看到我们。你说老人心里没意见是不可能的,嘴里说着你们过好就行,可是老人家哪有那么多像年轻人的娱乐方式打发时间,一旦儿女们不往家打电话连说话的人都没几个。

因此我们姊妹三个商量,等大家都稳定了,接老人挨家住,一定不会停留在嘴上说说。

剧中刘能女儿女婿还在同村,实在想孩子还能去亲家去看看,农村中不是留守的儿童照顾起来费劲就是儿子孙子一家在外不回家,很少都留在家的,留在家的经济条件明显不如出去打工的。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但愿能缓解这个问题。

  • 农村红白事随礼的问题


从一部连载14年的电视剧看今日农村那些事儿

结婚随礼

其实看到这的时候笔者是蛮惊讶的。都这么紧跟热点了?

这个问题难,难就难在它的关联延续性。

如同宋福贵说的一样,我活了大半辈子,谁家红白事我都随了,要是我家的事我不收,我损失的是两倍的钱,我收了只不过是原扯原。不收可是两倍。

如果不是暴发户一般的家庭应该没有这个魄力吧。

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探讨的好,我无法给出自己的意见。因为明文规定也好,政府倡导也好,只要办事吃酒席就没有多少家庭能承受全免费。

  • 事业爱情抉择问题


从一部连载14年的电视剧看今日农村那些事儿

现实告诉你,他说的不假

剧中涉及到的是事业在农村,爱情在城市,还是老远的城市。

这是个问题,还是特两难的问题。

剧中的白清明已经有了豆腐厂的股份了,按理说收入这块应该不会比城里的同龄人低了,有可能后期会更高,这毕竟也是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单单的打工挣钱。妻子回到大城市,不是一线也差不多了,日后小孩的教育各种交通的便利都是农村比不了的。妻子的选择也没有错。农村的不便利她也经历过。

笔者的村里有不少人是开车去市里上班,晚上回老家住。笔者远在北京哪怕周回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认为陈艳楠回到开原市或者豆腐厂开到重庆郊区或许是个解决的办法。

  • 电信诈骗问题


从一部连载14年的电视剧看今日农村那些事儿

家父曾好几次有点激动的问我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其实这个问题不单单是农村有,城里也很普遍。问题在于城里的儿女们鞭长莫及。

你打电话是给父母讲不清楚这里边的门道的。骗子有可能就像剧中的那两人一样对你的父母是掌握的死死的,抓住你的弱点,如果再涉及到养生保养的问题的话那几本没跑了。

笔者给父母弄智能手机的时候就曾犹豫过,你不知道他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不骗你钱,但有可能用你身份证办理网络贷款,你防不胜防啊。

还有就是一旦你跨出第一步付了一部分钱那就更不好弄了,老人可能不甘心反而会越陷越深。北京不是还有警察警告儿女劝导还被骗几百万的事嘛。

因此笔者建议趁着今年放假不能外出游玩时间又充足多多给家里的老人普及下诈骗的套路,给他们掰扯清楚,我想大部分家庭应该是能弄明白咋回事的,不行就看电视呗,看赵四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圈套的。

  • 网络直播利弊问题


从一部连载14年的电视剧看今日农村那些事儿

这种行为最烦人了

不得不承认直播给部分人一条发财的康庄大道。笔者大姑家的孙子就靠拍短视频在省里买了房买了车,年纪才刚二十出头。村里边也时有传言谁家闺女直播卖货一个月好几万。让笔者不得不感慨自己还没有出头就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了。【捂脸笑】

也不得不承认直播作为新型的营销渠道是当下的趋势,大导演还在直播间卖电影票呢。

笔者想说的是,如果你有天分,能靠直播养家糊口那自然是好事,还能在家陪父母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如果你正在上学或刚毕业跟风做,那笔者告诉你,没有成功是简单的,一个人的力量做到买车买房千万工资的人基本还是千万中挑一,大部分是由团队的。

如果没有天分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尝试尝试可以,但莫要耽误自己的学业和工作。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第一要素。想你自己也会在其他行业做出成绩,换来自己想要的经济物质。

每年回老家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和触动,在城市上班也能知道这些事,但是只有你亲眼看到亲身感受才能体会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感是如此之高。也只有这些切切实实的变化才让你感觉得社会的发展比你想象中要快的多,你会不由的对家乡的变化由衷的感叹的同时也会产生危机感,与常年在外打工的人聊天你会发现人家在理财方面的见识要比你高不少,对于家乡的规划更是头头是道。

常回家看看,看的不仅仅是父母,相亲好友,看的更是国家的变化映射在家乡的变化,它带给你的触动要比你学别处学来的扎心的多。它会给你指引。

感谢这个假期乡爱带来的欢乐,响应国家号召,不为疫情添乱,好好呆在家追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