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歧视“误伤”味精,长期污名化的背后是谁的纵容?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请仔细回想一下,你们家是不是有人说过,“不要放味精,味精会致癌”“味精吃多了掉头发”等等言论?

种族歧视“误伤”味精,长期污名化的背后是谁的纵容?

味精的英文名:“MSG”


关于味精,有几个误区需要跟大家澄清一下。

误区一:味精是中国发明的

首先,味精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这点从我们的“酸甜苦辣咸”中也可以看出来,是没有“鲜”的。

那么味精是谁发明的呢?1909年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获得了对味精的专利权,宣告了其发明归属。据说,他发现昆布(也就是海带)汤蒸发后会留下一种棕色晶体,即谷氨酸,这种晶体尝起来非常奇特,池田菊苗将这种味道称之为“鲜”。

种族歧视“误伤”味精,长期污名化的背后是谁的纵容?

池田菊苗发明味精


很快,这种早期的味精传入中国,立刻成了风靡全国的调味品,一度跻身厨房调味必备品,与老牌调味品盐、糖三足鼎立。

误区二:味精有害

这个论点也不知道是怎么力排众议,成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真理”,因为在所有的文献中都没有任何一篇权威文章能够证明味精是有害的。

而带动“味精有害”这种谬论甚嚣尘上的,却是西方典型的双标与种族歧视。

种族歧视“误伤”味精,长期污名化的背后是谁的纵容?

中餐


在西方,味精往往与中餐结合在一起。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一提到味精,西方人总会莫名其妙地联想到油腻的食物和进食后出现的头痛,而这些食物都被统称为中餐,这样的病症被称为“中餐综合症”。

“中餐综合症”,全称“中国餐馆症候群”,在《韦氏词典》中对它的定义是:易感人群在摄入重味精的食物,尤其是中餐之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比如颈脖、手臂和背部麻痹,伴随头痛、头晕和心跳等)。

我们身在中国,生下来就吃中餐,却没有他们所说的中餐综合症,答案很明显,种族歧视者天生自大的心理阻遏着世界各族人民大团结。事实上,就美食而言,在欧洲,一些异国风味美食被不公平地看作是比欧洲菜低一等(我忍不住笑了,欧洲菜)。

种族歧视“误伤”味精,长期污名化的背后是谁的纵容?

英国著名黑暗料理:仰望星空派


不管是将中餐的错归结于味精,还是将味精的错归结于中餐,本质上都是西方种族歧视搞出来的产物。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食用味精已经很长时间了,各种研究也没有显示这种物质会引发所谓的“综合症”。难不成,这味精在美国就是安全健康的,在中国,在东方就是不健康的?

误区三:味精致癌

这个结论之所以在众多家长辈中站住脚,是由于他们认为味精是合成的,化学物质都是不健康的甚至致癌的。然而实际上,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是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适量食用可以弥补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种族歧视“误伤”味精,长期污名化的背后是谁的纵容?

味精有害论站不住脚


但还是有人会跳出来说,谷氨酸和谷氨酸钠是不一样的,谷氨酸是好的,问题就出在这个钠上。对于这样的论点我其实是比较无语的,问题出在钠上?那这么说的,盐才是最大的致癌物了,因为盐的成为是氯化钠,看,这也是钠。

而另一个支撑这个论点的证据是,味精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一种有毒物质,这种物质是致癌的。为什么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味精要分解,温度必须达到270摄氏度才能做到。哪怕是高压锅,也仅仅能达到120摄氏度,再多一倍都无法分解味精,所以这种说法在专业的人眼里,就显得很没水平。

味精沉冤昭雪,也就在最近两年,并且还是由国际权威机构研究证明,关于这个我就十分疑惑了,为什么国外的专家说的话,大家都普遍愿意相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