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選擇理財產品,可以避開購買理財各種坑


這樣選擇理財產品,可以避開購買理財各種坑

近幾年,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理財意識也越來越強。現在,銀行除了有活期、定期存款外,還提供各種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收益穩定、風險低,普通人不需要太多的金融知識就可以購買。那麼我們在購買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掌握自己的風險偏好

在購買理財產品前,需要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一般情況下,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必須首先進行風險測評,風險測評後會給出你的風險偏好等級,具體分為五個等級:R1(保守型)、R2(穩健型)、R3(平衡型)、R4(積極型)、R5(激進型)。這五個等級,基本上可以對你的投資範圍、風險收益需求、流動性需求等進行一個評估,也限定了你可以購買的理財產品的範圍。

R1級別:保守型。保本保收益,風險很低;產品都具有保本的特性,收益率一般都是可以保證,大多都是風險比較低的理財產品,如儲蓄、國債、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貨幣基金等。

R2級別:穩健型。不保本金,風險相對較小。產品都不保本,收益率一般可以保證,大多是風險比較低的理財產品,如債券基金、券商理財等。

R3級別:平衡型。不保本金,風險中等。這一級別的投資者除了可以投資國債、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波動性較低的金融產品外,還可投資混合型基金、信託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該級別可以投資的理財產品不保證本金的償付,有一定的本金風險,收益浮動。

R4級別:積極型。不保本金,風險較高。這個級別的投資者可以投資股票、股票型基金、指數基金、黃金、P2P網貸等波動性很高的金融產品。本金風險較大,且不保證償付,收益浮動且波動較大。這類投資比較容易受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的影響,虧損的可能性較高。

R5級別:激進型。不保本金,風險極高。該級別投資者可完全投資於股票、外匯、信託、黃金、期貨、期權等各類高波動性的金融產品,本金風險極大,收益浮動且波動極大,這類投資較易受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當然,對應的預期收益也會較高。

這樣選擇理財產品,可以避開購買理財各種坑

總的說來,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慎重選在對應的理財產品。建議新手或者對風險偏好不是很高的人,選擇R1、R2級別的理財產品就可以了,R3級別以上則需要謹慎購買。

二、 瞭解理財產品的類型

現在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穩賺不賠了,按照收益類別,理財產品可以分為三個類型: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

這樣選擇理財產品,可以避開購買理財各種坑

1、保本固定收益型:這類產品銀行會為理財本金和收益提供保障,風險較低,收益較穩,是新手最愛的選擇。

2、保本浮動收益型:這類產品銀行能夠保障理財本金的安全,但收益是不固定的。在選擇時要認清“浮動收益”這一點,放好心態。

3、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這類產品是第二類的升級,銀行不再為本金及收益提供保障,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都會面臨風險,建議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朋友購買。但實際上,非保本浮動類理財產品的風險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大。據統計,此類產品的收益達標率在90%以上,也就是說,很少有產品達不到預期收益率,出現本金虧損的情況很少,所以有經驗的投資者可以大膽嘗試。

看了上面三種類型產品的說明,相信大家對銀行理財產品有了新的認知,但也不必過於擔心,畢竟銀行理財產品面臨的風險還是比較小的,只要在選擇時多瞭解產品類型,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願意承擔的風險來選擇,謹慎一點就可以。

三、瞭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在購買理財產品前,一定要明確預期的收益率。根據你的預期收益率,選擇不同的產品。比如3年期大額存單的收益率在4%左右;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目前在4.5%左右;P2P網貸的預期收益率大多集中在6%~10%;混合型基金的長期年化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要想按時實現預期的理財收益率,就需要挑選收益率高於預期的理財產品或理財產品組合。

但是,預期收益率不能盲目的過高,一定要參照CPI,合理的上浮,一般4%到5.5%,這樣的收益率在中低風險產品中是可以實現的,這樣既能滿足資產保值,又能獲得的一定的收益。如果預期收益率超過了6%,需要通過高風險的理財產品才能實現,這樣的理財產品很有可能是股票、石油、房地產等市場,風險很高,需要慎重考慮。

四、瞭解理財產品的流動性

這樣選擇理財產品,可以避開購買理財各種坑

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需要關注兩個期限:募集期和投資期。

募集期:一般在一週左右,過了募集期才開始計息有收益。募集期的資金是按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計算的,所以不要選募集期太長的產品。

投資期:按照投資期限可以把理財產品分為1個月、1到3個月、3到6個月、6個月到1年、1年以上。1年以內的屬於短期、1年到3年的屬於中期、3年到5年的屬於長期。目前市場上銀行理財產品最長的投資期限就是五年,選擇投資期從理論上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取決於你的資金流動性。

最後,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務必好理財規劃,明確預期收益率目標,參考自己的風險評估,合理選擇理財產品,實現保值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