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主義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素食主義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和賺錢一樣讓我們焦慮的,還有健康

你身邊一定也有這樣的朋友,一到吃飯點餐,他們就高喊:少油少鹽粗糧!儘量往清淡裡整,越淡越好!讓一旁的你不禁心塞,還能不能一起愉快地吃飯了?

有機、輕食、健身餐……在這樣的飲食新風尚下,一些提出“you are what you eat ”的素食主義者,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注意。

那麼,他們是一群怎樣的人?他們為什麼吃素?他們的素食餐桌又是怎樣的呢?本文就來帶你探索一下素食主義者的世界。

素食主義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進入2019年以來,人們在社交媒體上對素食主義的追捧到達了空前高度,從國外的ins、推特到國內的微博、抖音,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素食主義者。

一度大火的安妮海瑟薇、威廉王子、張傑謝娜、大S汪小菲等人紛紛搶著辦的素食婚宴,都表明素食成為一種新的時尚生活方式,在全世界逐漸流行起來。

根據Twitter 2019年十月份的數據顯示,無動物肉類飲食,在趨勢榜中排名首位。另據統計,已有54%的人受社交媒體影響開始發佈關於素食主義的狀態信息。

素食人口增長最快的英國,目前的素食者人數已經超過350萬,佔整個國家總人口的7%;大約8.7%的澳大利亞人口,現在遵循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30%的芬蘭人開始減少肉食的消費;德國、韓國和中國也見證了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變化。

素食主義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其實素食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它在數千年前的古希臘和印度就已經是有跡可循的。最初,它源於一種萬物平等不殺生慈悲為懷的古老哲學,並隨著佛教和其他東方哲學的傳播大舉流行。

肉食者通常指雜食動物,意味著動物和植物都吃,這個詞來源於拉丁字母Omni 意味著所有,Vorare意味著吞噬,所以,雜食動物意思就是什麼都吃,人類被認為是雜食動物。

而素食主義者與食草動物的飲食習性十分相似,他們這個人群中也存在更具體的劃分,素食者(Vegetarian)指的是不吃肉類的素食者,但他們的飲食中仍包含乳製品和雞蛋。

純素者也被成為嚴格素食者(Vegan),他們的飲食中禁忌禽肉、魚肉、雞蛋、乳製品或者任何動物製品,同時,純素者也不會使用動物製成的其他物品,比如蜂蜜、皮毛大衣以及你家裡的真皮沙發。

素食主義是一種生活方式,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的人選擇這種飲食方式呢?

有些人因為主張儘可能地避免對動物的各種壓榨、虐待,包括將動物用作食物、皮飾等,堅持素食飲食。

也有人是因為常年有病在身,只是出於對健康的考量,覺得停止食用動物製品會緩解病情。

素食主義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還有的人意識到在嚴峻的食物浪費問題面前,畜牧業的殘酷及對環境的巨大破壞,出於保護環境的考慮,並且他們認為成為素食者比放棄開私家車對環境更有益。

素食主義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但無論是哪一種,最後他們都會迴歸到道德原因,這也讓他們堅持純素飲食的選擇。他們推行素食主義的方式是以身作則,不強迫他人,並且堅持素食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完全不使用和食用任何動物製品,緩解動物的痛苦,解放動物。

即將公開上演的紀錄片《人命生吃》(唯素主義暫譯,非正式片名)中表示:素食主義並不是要發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而是好好探索你眼前的食物。我們即將面臨一場環境鉅變,植物性飲食被他們認為是未來的食物,目前也想不出有更好的方式來改善地球。並且,植物性飲食並不會阻礙你健身,可以連續激烈運動90分鐘。

素食主義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那麼,純素飲食真的如宣傳的那麼好麼?是不是也存在選擇這種飲食方式後又放棄了的人呢?

今年上半年,ins上坐擁16.5萬粉絲的芬蘭知名素食博主Virpi Mikkonen,她從22歲開始純素飲食,通常情況下,她的早餐由冷榨芹菜,黃瓜,茴香,歐芹汁組成,午餐是一碗菠菜葉、西洋菜、黃瓜、茴香和鷹嘴豆沙拉,上面撒上一把葵花籽,南瓜子和芝麻。

素食主義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在堅持純素飲食十幾年後,今年2月初開始,她覺得自己的身體有諸多不適:臉上出了疹子,得了流感很久都不會痊癒,指甲也特別容易斷,心情低沉,頭痛,頭暈,心跳不規律,甚至停經提前進入更年期。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只能放棄純素飲食。

擁有250萬油管粉絲和130萬ins粉絲的西班牙妹紙Yovana Mendoza,曾經也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素食主義者,小麥色的皮膚,陽光自信的笑容,健康的身形以及隨時隨地對純素食的推崇,讓人真的願意相信這一切都是拜吃素所賜。

素食主義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在巴厘島被領座拍到她正在吃魚後,Mendoza只好承認:自己在醫生的建議下已經吃了大概2個月的蛋和魚了,因為她在長年吃素之後身體出了毛病,大姨媽不來了,貧血,還有嚴重的甲狀腺疾病和潛在的營養不良。

今年一月,一個叫Bonny Rebecca的油管主發佈了一個視頻,她在視頻中解釋:因為消化問題決定不再遵循100%純素食的飲食了。

澳洲健身博主Sarahs Day在6個月的全素飲食後,失去了所有的肌肉,而她的身體需要大量的蛋白質來支持運轉。她開始渴望每一個動物飲食,於是不再素食。

不只是女性,有76萬訂閱者的油管頻道主Asyse Brautigam,油管上人稱“素食王子”Tim Shieff。他今年也公開表示在純素飲食期間遭遇了關節問題,週期性疲勞和輕微的抑鬱,目前已經拋棄純素飲食。

素食主義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素食王子”Tim Shieff

那麼,純素者和肉食者究竟會存在怎樣的差異呢?哪一種飲食對於人類來說更合適呢?

通常來說,純素者的體型更瘦一些,肉食者擁有最高的身體質量指數,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BMI,素食者在中間,純素者的最低。一些科學家認為純素飲食可以幫助治療關節炎,純素者患心肌疾病、高血壓幾率也比肉食者和素食者要低。

但從進化角度來說,肉食者的飲食似乎是我們大腦智慧發展的原因,因為吃肉可以攝入更多蛋白質。美國飲食協會指出:從食物中攝取蛋白可以輕鬆的達到人體所需,雜食動物通過吃肉可以有更多的蛋白來源。而蛋白質對人體的骨質健康和肌肉含量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調查指出,吃肉的女性的肌肉含量比素食者女性要高。

素食主義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科學家認為,雖然純素者肯定有一些健康好處,但也存在著一些缺陷。缺少維他命B12,ADA指出沒有任何自然植物含有大量的此維他命,純素者必須通過吃補劑或加工食品來獲取維他命。另外,Omega3脂肪酸純素者也很難攝入到,必須通過藻類補劑進行補充。

在日本沖繩,傳統的飲食被認為是最健康最能長壽的,沖繩島的百歲老人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個離日本海岸幾百英里的群島,島上的一百三十萬人口中,有七百四十位百歲老人。

雖然他們的飲食受到全球化趨勢和快餐文化所影響,但傳統沖繩人的飲食還是基於大量的植物碳水,雖然他們主要吃素,但也會在特定節日吃肉,通常是豬肉。

當然,即使如沖繩島的人民一般,遵循健康的飲食習慣,並不意味著我們會百病不生或長生不老。

在今天,選擇飲食方式是一個非常“個體化的事情”,素食的選擇不再顯得刻意,不再需要以對生命的負疚感來支撐自己的主張,它開始變得自然,開始成為人到了一定階段的理性選擇,就彷彿一個人不斷添置許多新奇玩意後,突然覺得應該把家裡弄乾淨一些。

不論是哪種飲食方式,都沒有絕對的優劣可言。吃素,還是吃肉,也不是二元對立的價值觀。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如何找到這份“適合”,或許是一個更值得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