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比星星還亮的眼睛佔據《人民日報》整版,她來自重慶

一雙比星星還亮的眼睛佔據《人民日報》整版,她來自重慶

人民日報2020年3月12日第8版刊登


黃霞的眼睛很美——大大的,亮亮的,像會說話一樣。戰病毒時,充滿了勇毅堅定;面對患者時,又滿是柔情和溫婉。


2月23日上午,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重症肺炎應急病區安全區內,黃霞正替戰友們穿防護服,幫他們做著進入隔離區的準備工作。


“加油!你們是最棒的!”望著戰友們走向隔離區的背影,她揮著拳頭。口罩上方的一雙大眼睛,晶瑩透亮,緊盯著那些逆行的背影,直到隔離區的門緩緩關上。


四天前,也是在這裡,黃霞在診治患者途中突然暈倒。醫院“下命令”,強制她休息一週。


可她哪閒得住!“這個時候,我必須和戰友們在一起,哪怕是打點雜都可以!”


僅過去三天,黃霞又申請回“戰場”。見她如此執著,醫院在對她的身體進行全面檢查評估後,同意她回來,但暫時“嚴禁”她進入隔離區。


無所懼,衝頭陣,有這身白衣戰袍,心裡有底!

2月19日傍晚,戰“疫”中的萬州,異常的寂靜。

三峽中心醫院重症肺炎應急病區裡依舊燈火通明,一次對重症患者的緊急搶救,剛剛在這裡完成。


爭分奪秒,高度緊張了兩小時的黃霞短暫休息幾分鐘後,又進入另一間病房繼續工作。


幾分鐘後,她突然暈倒,伴隨著嘔吐。同事馬上將她扶到安全區,替她脫掉防護服,摘下護目鏡和口罩,給她吸氧……


這個風風火火的“女俠”終究還是累倒了。


“我沒事,不要慌……”她聲音微弱。臉上,幾道被口罩和護目鏡勒出的血痕清晰可見。


黃霞是三峽中心醫院最早奔赴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之一。


“我與重症患者打交道多年,臨床經驗豐富。作為黨員幹部,我必須先上!”這是黃霞的“請戰書”。


1月22日,黃霞緊急來到新冠肺炎重症病區,參與臨床救治。


“我輩已躬身入局,勢必要共渡難關!”投入戰“疫”次日,她在微信朋友圈給自己立下“軍令狀”。


作為病區的副主任之一,黃霞總是帶頭衝鋒在一線,堅守在病區。


“先按時查房,隨時掌握病人情況,還要記錄、診斷等,基本停不下來。”黃霞說,手術衣外是隔離服,隔離服外又是防護服,頭上戴著頭罩、護目鏡、口罩,加上總是像陀螺一樣飛快的運轉,背上和腰間長時間都被汗水浸溼著。


黃霞全副“武裝”最長的一次超過30個小時。


“扛得住,衝得起!這個女子不一般。”病區主任崔勇這樣評價黃霞。直面重症病人,沒有硝煙,但隨時可能有人倒下。沒有時間細想,沒有機會神傷,每一秒都在與死神爭搶。


2月2日晚,又是一個平靜而激烈的夜晚。


黃霞帶著一身疲憊剛剛從隔離病區走出。突然,有人呼喊:一名危重症患者生命垂危,必須實施感染風險最大的插管治療。


緊急時刻,黃霞立馬轉身進入病區,接過插管的任務。救治的分分秒秒裡,她只要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感染。但她無畏無懼,沉著冷靜,成功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


“怕個啥,有這身白衣戰袍,心裡就有底。”黃霞說,“患者總是在尋找著希望,我勇敢了,才能給他們的黑夜帶去光亮。”


愛之名,情似水,萍水相逢,肝膽相照,是生命中的緣分。

“有時,去治療;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黃霞從醫10年來,一直的座右銘。


2月16日晚,夜色籠罩中的隔離病房,依然燈火通明,黃霞還在病房中忙碌著。


這已是她連續戰鬥的第26天。


在不少患者的記憶裡,這個戴著護目鏡的醫生經常在深夜來病房巡查。


“怎麼樣?好些了嗎?”黃霞輕輕推開隔離病房的門,見患者周平(化名)還沒睡下,她俯身上前關切地問。


“好多了。”床上的周平雖然不能一眼認出黃霞,但這個聲音他非常熟悉,知道是黃醫生又來查房了。


周平記得,自從住進隔離病房,很多個深夜,這個聲音在耳邊響起。


入院之初,周平情緒急躁,一度喪失治療信心。是黃霞的鼓勵和無微不至的照顧,給了他戰勝病魔的信心,最終成功治癒出院。


“她每天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我看不見她的樣子,但我記得她的眼睛。那些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你沒有看過醫生的眼睛。”周平說。


黃霞的眼睛很美——大大的,亮亮的,像會說話一樣。戰病毒時,充滿了勇毅堅定;面對患者時,又滿是柔情和溫婉。


“看到黃醫生的眼睛,我就有信心!”患者陳亞(化名)入院時,情緒急躁,以淚洗面。黃霞一有空就去陪她說話,鼓勵她,給她信心。


待病人如親人——為不方便的患者餵飯,為焦慮無助哭泣的患者擦去眼淚,為那些踢開被子熟睡的患者掖好被子……用那雙溫暖的手點亮生命的希望,讓患者在寒冷的病途中宛如看到家的一窗燈火。


“被病人需要,被病人信任,是我人生的最大價值。”黃霞說。


黃霞的柔情,不僅患者感受得到,戰友們也時刻體會著。一聲親切的“霞姐”便是最好的註腳。


重症病區除了黃霞原來的科室人員外,還有其他科室和其他醫院的醫護人員。大家都“蒙著面”,每天奮戰在一起。


“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我們沒機會認識對方。如果哪天在街上擦肩而過,都不一定知道是曾經一起戰鬥過的人。”說起這些,黃霞有些心酸,眼中含淚。“但只要上陣,我們就是共同迎敵的親密戰友,即使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


國有召,我必回,家事為小,國事為大,這是一道單選題。

天黑了,又亮了……

被強制休息的黃霞,剛剛睡了兩個多小時,便從凌晨4點多的微微晨光中醒來。


朦朧中,一段熟悉的彩鈴聲響起。那是母親打來的:妹兒啊,你怎麼又騙我?要不是你們醫院領導給我說你暈倒的事情,你要瞞我們到什麼時候啊?”


“媽,我……”


原來,母親頭一天跟她打過電話,但黃霞並未把自己暈倒的事說出來。


“媽,我沒事,休息一下就好了!”黃霞仍是輕描淡寫。


電話裡,母親已經開始抽泣。這一刻,黃霞有些後悔又一次“騙”了家人。


因為在這之前,她已經撒過一次“謊”。


疫情發生後,醫院組建新冠肺炎應急病區,她沒有絲毫猶豫,主動請戰上一線。當母親打來電話問候時,她卻謊稱還在科室。


1月29日,黃霞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母親才從新聞上知道女兒在最危險的一線。


“媽,別擔心,我沒事……”想著這些,黃霞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匆忙掛斷電話。


又是一個早上,黃霞接到兒子打來的電話:“媽媽,你好久能回來啊,我想抱抱你了。”


稚嫩的聲音裡帶著哭腔。黃霞不知如何回答,無奈之下,她只得哄孩子,“快了、快了。”


眼下正是關鍵時刻,對於兒子的小小要求,她只能狠心敷衍。


因為出差遇上疫情,黃霞的丈夫遠在新疆不能回來。“我知道你對工作很拼,但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我也想你。”當丈夫發來視頻,鼓勵和安慰她時,黃霞瞬間淚奔,哭成淚人。


可她依然沒有將自己暈倒的事情告訴丈夫。


“不告訴家人,是怕他們擔心。”黃霞說,“家事為小,國事為大,這是一道單選題,也是一道必選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