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有话要说

如果时光回到2019年的12月份,我们是否能够改变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题记

谁也没有想到,会在2020的春节之初,我们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的疫情。

起源地,恰好就是自己工作生活近10年的武汉。

在武汉正式封城之前,我跟弟弟就一起自驾回到了家里。爱人一直都说,幸好你们这次自驾回来的,如果是坐动车回来,又是去汉口火车站,又是在列车上,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想来,也的确心有余悸。

随着疫情的蔓延和管控措施的不断提升,我也就是呆在家里,做着自我隔离,每天都需要测量体温上报给村委,取消了一切的聚会,只是偶尔的外出,大部分的时间全部呆在家里看书和学习。

这个时候也的确是到了:在家里,啥事不干,反而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了。

回想大年三十晚上,没有了家族的聚会,跟家人简单的吃了年夜饭后,也没有多少心思去看什么春节联欢晚会,即使看了也是觉得索然无味,早早的放了开门鞭之后就睡了。

伴随着微信朋友圈里各种信息,着实替还在武汉的朋友和同学们忧心不已,那段时间也经常失眠。

也许能够开怀一笑的就是网友们编制的各种段子了,被这些段子逗笑,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2020,有话要说


春节档的几步影片全部都进行了撤档。徐峥的一波骚操作,横空出世,直接跟字节跳动合作,将影片《囧妈》直接在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上免费播出,开创了绕开院线的先河。这不是一部跟之前囧系列相类似的电影,她关乎的是亲情,沟通,每个人或多或少能够发现一些自己的影子,家人的影子。

大年初三的时候,闻悉NBA球星科比不幸离世,这真的是个令人感觉到无比绝望的春节。虽然我自己不会打篮球,对这项运动不是特别热衷,但是依然很钦佩科比的奋斗的精神,永不言弃,尤其是那句“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我见过。"激励着很多人的不断努力。也正因为这一点,科比在多年前来武汉的时候,我和朋友一起去华科的体育馆参加他的见面会,他也是唯一的我所见过的NBA球星。他的离世,对于一代人来说,可能也就意味着青春的远去。

去年的时候,跟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沟通投资方面知识的时候,长辈跟我提及,庚子年做投资一定要以稳健为主,跟我细数庚子年的一些历史事件,说真的,当时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迷信。事到如今,竟让我感觉叹然。不由得也百度了一下,发现从历史上看,每逢庚子年,的确都遭受到了很多的劫难。

1840年庚子年: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敲开了古老封闭的满清王朝大门,是我国近代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进犯北京。导致中国陷入空前灾难,险遭瓜分。这场动荡被称为"庚子国难"。

1960年庚子年:全国大面积受灾,其中以河北、山东、山西最为严重,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中国开始了持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前所未有的大饥荒。

2020年初的疫情,愈演愈烈。

正如上文所说,不得不承认,起初我也是不以为意的,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尤其是1月20号那一天,感觉是瞬间点燃,微信圈和身边的朋友圈都在关注此类事宜,也正是在那一天,公司也决定了提前放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明智和有温度的决定。

2020,有话要说


客观来说,此次疫情是一轮长期影响,并不像之前的炒作一般,只影响股市一两天就会出现反弹,与之参考的是2003年的非典,但这一轮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非典,2003年中国GDP总额仅为13万亿,而2019年,接近100万亿,单单是湖北省一年的GDP也超过4万亿,现在中国经济体量十倍于非典时期。

关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有很多的分析文章,我在这里不做过多的叙述了,因为大家都已经基本达成了一些共识。

随着复工时间的一步步的推迟和拖延,大家也开始慢慢的有些焦躁了。最新的时间进展是,湖北省的各类企业不早于3月10日之前复工,一个“早”字或许昭示了一些深层含义。湖北省和武汉市,无论如何,在此次疫情中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即使疫情能够在3月份得到有效控制,我们依旧需要经历4月-6月份的疫情消化期,7月份开始,才能够迎来经济的恢复期。相信在下半年,会迎来一轮民众报复性的消费,但是这依旧没有改变我们现在处在经济下行的大周期里。

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面,很多文章的分析,要么很乐观,要么很悲观,很多人忽视了信任丧失和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和长远影响。近期股市人为的短暂政策托市就让很多人改变了之前的预期,央行短短几天之内就投放了1.7万亿的流动性,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稳定民心。但是从股市的表现上就可以看出,仿佛这场疫情并没有发生过似的,认为对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我不得不慨叹,大众的认知是多么的容易被蒙蔽。他们没有看到中小企业的艰难,没有看到居民购买力深陷困局,没有看到国际大环境的变局,没有。。。。

对于当下的股市形势,

国外投资人的看法:疫情影响这么大,风险积聚远没有释放,没到底上涨啊?!

国内投资人的看法:疫情影响这么大,政府肯定要放水救市,没到底下跌啊?!

这种截然不同的反应,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套利空间。对此,我的观点是,当下人为的政策托市只是暂时的,随着疫情的结束,该来的还是会来。真实的利空将会在不远的时刻到来。

尽管如此,我也相信,经济的发展就像水流,遇到阻碍并不会停滞不前,而是会因势利导,寻找新的出路。放眼历史,所有的机遇也都是倒逼出来的,尤其是我们从建国以来的从农业改革,体制改革等,全都是被逼到墙角上了,不得不进行改革,平时口头上说的都不算数。

对于一个成熟的投资者来说,需要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穿越牛熊之后,甚至是几个牛熊之后,才有资格谈论过往自己的投资决策,而不是仅仅是一个投资决策。

只有在充分的认知风险,做好风险管理之后,才能够去有效投资。

我相信中国的未来肯定会是美好的,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而且你不得不选择相信,这是作为一个在中国的投资者的宿命所在。

2020,有话要说


对于这场疫情,相信不少人都或多或少有着一些思考,改变了一些之前根深蒂固的看法,也看到了很多段子,本来不少人都对2020年有着很多规划,比如赚多少钱,欧美旅游啥的,都最后就换成了一个词,“活着”。一笑之余,这里面其实蕴藏着很多的心酸和无奈。

我自己有着很多的感触:

1) 收到了很多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的问候:朋友不常联系,但不代表忘记。看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朋友们的问候和关怀,感动莫名,在此一并谢过;

2) 恐惧源于未知:谣言,各种层出不穷的消息令人心烦和不安,最大的原因在于不透明,在于未知。

3)生命实在太脆弱,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这次疫情促使我们重新的回顾一下成长的路径,知晓哪些才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也只有在这种事情面前,大多数人才清醒,健康和自由才更重要!

4)被动收入很重要,不会因为无法工作而停止收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半年,一年都没有收入,我们是否可以依旧心平气和。

5)风险意识进一步提升,保险保障类一定要配足:像医疗,终身寿,重疾,年金等,都需要配好,给自己和家人树立一道牢固的屏障。

6)每逢大的社会危机和事件,都会造就行业的变迁,产业的变动和个人命运的沉浮。可以顺势而为,但不代表随波逐流。如同当下,再去投资一些热门的企业和行业,其实最佳的机会已经过去了。记得去年,我一直强调和看重的就是关注三大行业:科技创新+非周期性行业(医疗和教育为代表)+大消费。而这三个行业,之前并没有预料到会有本次疫情的出现,疫情的出现只会进一步促进这三个行业的发展,所以要做的一定是提前布局,立足长远,要未雨绸缪。然后就是执行和耐心。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大道至简,预见美好。

7)有条件可以多一张绿卡,有个国外二重身份。 有口︈罩,可以防止病毒侵︃袭;有海外身份,可以说︍走就走。相信此次流落在湖北省外的很多人,都对此深有感触。

再次回首,当我梳理自己下面这段,在去年的文章中所提到的对2020年的寄语,竟恍如隔世,不胜唏嘘。


2020,有话要说


2020,有话要说


最后的最后。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经发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我想对老先生说:这个世界会好的。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