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殘疾人薛峰:戰“疫”中的“疾控衛士”


薛峰,男,1989年1月生,肢體殘疾,2011年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檢驗專業,現就職於甘肅天水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從事衛生檢測檢驗工作,主管檢驗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薛峰和天水市疾控中心的同事們在戰“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他們無愧為新時代的“疾控衛士”。

天水市疾控中心所有人員於元月中旬進入疫情防控的戰備狀態。全中心所有人員編組進入工作崗位,實施24小時值班。薛峰分配在新型冠狀病毒疑似病例標本核酸檢測組工作,負責對天水市的疑似病例標本的核酸檢測工作,24小時接收、檢測縣(區)疾控中心送檢的新型冠狀病毒標本,檢測結果即出即報。為了確保第一時間上報檢測結果,為疑似病例的確診、隔離和治療提供強有力的科學依據,薛峰和他的檢測組所有同事夜以繼日的忘我工作。

天水殘疾人薛峰:戰“疫”中的“疾控衛士”

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排查確證病例是最關鍵環節。由於天水市只有市疾控中心實驗室一家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五縣兩區送檢的疑似病例標本量大,檢測工作的任務之繁重,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對疾控中心的檢測人員來說,要打贏這場戰役,必須分秒必爭。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的核酸檢測,都需要作為疫情防控的有力依據,每一次的檢測結果都關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開展。薛峰和同事每次進入實驗室檢測,穿上防護服、帶上N95口罩和護目鏡的三級防護,4個多小時在實驗室檢測都象在蒸桑拿,是對他們體能和技術的雙重考驗。為了不上廁所,他們儘量少喝水,封閉的環境,高強度的工作,嚴重不足的睡眠和混亂的作息時間都是檢測組所有人員面對的挑戰。薛峰是這個團隊裡最優秀的戰士,他一直默默地堅守一線,累了困了就靠在辦公室的簡易床上休息片刻。

天水殘疾人薛峰:戰“疫”中的“疾控衛士”

天水殘疾人薛峰:戰“疫”中的“疾控衛士”

薛峰和妻子楊婧都在天水市疾控中心工作,年前他倆原本休假去看望慶陽的岳父和岳母,準備在慶陽過年。在中心進入疫情防控戰備狀態後,他倆立即從慶陽啟程返回。由於大霧和下雪高速公路封閉,平時原本6個小時的車程,他們走了將近9個小時才回到天水,當天就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戰鬥當中。

薛峰和妻子楊婧家中有年邁的父母親和年幼的孩子,不得已將近一歲的孩子斷奶,將孩子和父母親送到了姑姑家。薛峰在五樓從事檢測工作,妻子楊婧在二樓從事疫情防控信息報送工作,妻子留給他的印象就是從實驗室出來那一刻溼漉漉的頭髮和被N95口罩勒出的一道道痕跡。

天水殘疾人薛峰:戰“疫”中的“疾控衛士”

薛峰由於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右腿落下了殘疾,他在工作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是常人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但是他身殘志堅,性格開朗,樂於助人,熱愛自己的事業,科班出身的他在工作當中刻苦鑽研,是一個能手。但是,2月11日晚,在高強度的核酸檢測工作中,由於缺氧虛脫,薛峰暈倒在實驗室。在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簡短吸氧和輸液治療後在家休息了兩天,他又主動投入到了疫情防控的戰鬥當中。單位領導看到薛峰這麼拼命工作,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命令他退出核酸檢測工作,安排打印檢驗檢測報告和疫情信息報送等工作。每天幾百份檢驗報告都要打印出來審核簽字蓋章,發送到縣區疾控中心,工作並不輕鬆,他依然乾的井井有條,及時準確將每一份檢驗報告報送給相關工作人員,並做好統計工作。

截至2月29日,薛峰所在的天水市疾控中心檢測團隊已檢測疑似病例鼻咽拭子標本1215份,痰液標本51份,其中檢測出17份陽性標本(天水確診12例,有些確證病例反覆檢測出陽性),檢測結果經省疾控中心實驗室複核一致率為100%。由於有像薛峰一樣無私奉獻的疾控人,天水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

薛峰始終堅信,參與疫情防控的每一個人不論在何崗位,盡力做好工作,終將迎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後勝利。每一位殘疾人,只要自強自愛,努力拼搏,總會在不同崗位發熱發光,贏得社會的認可。



天水殘疾人薛峰:戰“疫”中的“疾控衛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