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心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為什麼?

老孫遁世無悶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三毛《我的青春誰做主》

這句話是現代的白話文,由蘇軾所作的《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此心安處是吾鄉”改寫而來,意思是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衍生的意思即心如果不安定,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我們來去於人世之間,沒有帶來什麼,也帶不走什麼。

我們對於世界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流浪者,然而在這個茫茫塵世間生活下去,大部分人都有棲息的地方,對於肉體的人來說,那就是家庭。

然而對於我們的心來說,心依附於肉體,照例說肉體安定了,心也安定了?可是不然,心是很有志氣的,不滿足的心,是飄忽於肉體之外的,不願意呆在肉體中的心,它去哪兒棲息呢?沒有地方的話,它就在流浪。

一般來說,棲息並不意味著家。棲息地可以用來停留、暫居、隱居或者居住。但並不一定意味著家。鳥一輩子可以有不同的棲息地,水源充沛氣候適宜便好。其實人心也是這樣如此。但是家不同,家是可以讓心不用流浪有安全感有歸屬感的地方。

所以在這句話裡,棲息是指的家或者說家所給予的歸屬感。而不是我們正常語意中所解釋的單純的居住。如果心還在流浪,大多是漂泊無依的無歸屬感,或者背井離鄉的孤苦。

三毛一生都在尋找心靈棲息的地方,踏遍紅塵,何處是吾鄉?那個地方需要窮盡一生去追尋,可能是愛情,可能是一處居所,也可能是文字給了她安心的感覺。


你聴


這句話是說:內心沒有安定或平靜下來,不管你在哪,就算是在住的地方,也不算真的安定下來。這句話出自三毛的《我的青春誰做主》。原文寫道: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這句話是強調夢想的作用,人的一生至少應該有一個可以讓自己堅持一生的夢想,有夢就有希望,如果沒有了夢想,就像一個人迷失了方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這句話最早的語義衍生自北宋時期蘇軾所創作的一首詞《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創作背景是蘇軾的好友王鞏因為受到使蘇軾遭殺身之禍的“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定國受貶時,其歌妓柔奴毅然隨行到嶺南。公元1083年王鞏北歸,出柔奴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原文: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白話釋義:無論去到萬里以外的地方還是遠在他鄉,只要心裡有家鄉,心中安然,哪裡都是我的家鄉。意思是說人要懷有夢想,要是心都沒有安定,就不會有家的感覺,所到之處都不會感覺到溫暖,因此到哪裡也都是在流浪。


直擊心靈的話


  • 謝邀,很樂意與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為什麼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
  • 中國人的家族意識,歸宿感大概是世界上所有國家和種族中最強烈的那部分吧。中國人即便走遍世界,臨了還是想著要落葉歸根,回到生他養他的故土。抱有這種思想的人,他的心唯一的棲息地,就是魂牽夢繞的故鄉,這樣的人,無論立身在哪裡,只要不是家鄉,於他而言就是流浪。
  • 還有一種是背井離鄉,已經在新的城市或國家工作生活,並且已經接納和適應是新的生活,也已將目前生活的城市視作第二故鄉。故鄉只是夢裡的一絲嘆息,卻是生活中再也觸及不到遠方。偶爾也會有些塵世飄零之感吧,不過相對於“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這句話,我更欣賞蘇東坡的那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如今的世界已經多元化,我們不可能永遠固守一地謀生,不如尋一個足於令我們身心安寧的城市棲身,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利大於弊的,再說現在交通出行也特別便利,全世界也不過是個地球村。
  • 所以,身心都不必困守一城,畢竟“此心安處,是吾鄉!”


芊羽25


謝謝給出您的提問。我將從三個方面來回答。

首先,什麼地方可以讓心棲息?

心不是棲息在身體裡嗎?有人問。

從狹義上說,是的。身體是一個人一顆心的安家之所,是心的房子,是為它遮風擋雨的地方。

但每一個事物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以一面的形式存在,往往都有兩面性或多面性。比如人的存在,有物質的支撐,也有精神上的託舉。

其實心也是一樣,人其實就是通過心來安放精神上的事物。打個比方,心好比是一個磁盤,而精神之物便是磁盤裡的內容介質。把二者投放到哪裡才會發出美妙的聲音,或呈現圖片,或給出文字呢?

這就是一顆心在哪棲息的問題。當然,我們可以稱之為信念,理想,愛好,興趣,目標,想法。對於不同的人對心有不同的棲息方式。有的人畢生熱愛音樂併為之奮鬥,有的人喜歡文字,有的人愛好攝影,還有的人熱衷於體育項目,等等不勝枚舉。

對於心的棲息,就相當於把一個磁盤運轉起來,可以安放到不同的播放器裡。而對於人就是讓它的精神之物落實到實處去。比如,喜歡寫詩的去寫詩,喜歡畫畫的去畫畫,喜歡唱歌的去唱歌等諸如此類。

其次,心為什麼要有所棲息?如果心無處棲息,會怎麼樣?

棲息之所就是讓一個人免受風雨之苦,躲避災難。

如果沒有,就會經歷顛沛流離之難,飽受雨霜風雪的折磨。

心是十分珍貴的物件,更要倍加保護。

所以有必要承認它存在的重要性,併為之建立一個舒適的大房子。

也許會有人說,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成天就知道幹活,什麼愛好也沒有,還有一種人,終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也沒見有什麼正經的營生。

乍一看,他們活著沒追求,但看著似乎也很快樂。試問,他們快不快樂你知道嗎,他們有沒有追求從何而論?

也許幹活,遊手好閒就是他們的追求,誰知道呢。

也許有的人,快樂只來源於肉體,或形式。也許他們沒有“心”,所以無須安放。

當然對於有“心”的人,如果無處安放,那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樂趣。就會痛苦,人生會疲憊不堪,甚至索然無味。好比一個磁盤被扔在一邊,被摒棄優美的聲音,動感的圖片,靚麗的文字,被孤獨,被損壞。

可想而知。

最後,如何讓心很好地棲息?

有一個好的棲息之所固然很好。比如有一個大房子,一個好車子,一大把大把的票子。人人嚮往。

每顆需要安放的心,如果能達到所想所求,當然是十分美好的事情。

事實是,我們中的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的路上,甚至一生都未必能品嚐到真正的果實之甜。

於是有人急功近利,有人痛苦不堪,有人想到放棄,有的人在痛苦中堅持。是的,如果對一件事物的熱愛未能如期逢合心意,很多時候就會滋生痛苦,失望甚至絕望。

很喜歡一句歌詞,“現實弄髒了愛情的臉”。

現實往往會給理想設置障礙,困難重重,甚至實現渺茫。這是歷史的定論。

有的東西,愛了就愛了。如果能得到,固然最好。如果得不到,就畫餅充飢吧。

心靈精神之物,有時只需要畫餅充飢,我們需要它,愛它,也許只是畫的過程,和仰望它的機會。

如此,足以。

我是大兵小字,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大兵小字1


我很認同這句話。

這句話出自三毛,原句是:“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意思是人應該有理想,有追求,心才踏實。否則,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心靈茫然漂泊,如同流浪。

當一個人失去了寄託和歸屬,心就空虛寂寞。即使錦衣玉食,豪宅闊院,也如行屍走肉一般。

當有人被包養,她們一身珠光寶氣,但因為見不得“陽光”,像金絲雀一樣被圈養,眼神空洞,心靈荒漠。

當一個人失去鬥志,就失去生活的熱情,活著就是一日三餐,吃飽穿暖。

當一個人為生活苦苦掙扎,衣不蔽體,身無立錐之地,身體和心靈一起流浪。

現代社會,物質極大的豐富,只要不是好吃懶做 ,都有屬於自己的房子,身體是不會流浪的。可是,我們有多少人心靈漂泊無依,靈魂無處安放:

有人身在曹營心在漢,身體在這裡,心靈出軌了。

有人得隴望蜀,吃著碗裡瞅著鍋裡,永遠不滿足。

有人慨嘆:北上廣安不下我的身體,故鄉容不進我的靈魂。

有人移民國外,有了綠卡,有了車房,卻始終容不進別人的圈子,只在唐人街出沒。

有人少小離家老大回,皓首白髮,葉落歸根。

真正的安全感來自於你對自己的信心,是你每個階段性目標實現,真正的歸宿感,來自於內心對生命深處的深深把控。

蘇軾的“此心安處是吾鄉“與三毛的“心沒有棲息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相反,原句: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譯文:你從遙遠的地方歸來卻看起來更加年輕了,笑容依舊,笑顏裡好像還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我問你:“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你卻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

心的棲息地在哪,哪裡就是家。

哪裡心安舒服,哪裡就是家。

心若流浪,何必遠方。

心如安寧,處處家鄉。

我是推窗問月,歡迎交流。


推窗問月


“心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這句話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其中就包括我自己,一位離異多年的單親媽媽,一直獨自在外漂泊,不敢再相信愛情。

人們常說:人生本無常,心安即歸處。說著容易,但做起來真的好難。

丈夫離開了我,女兒不在身邊,心裡沒有了任何依靠,無論走到哪裡,再熱鬧的城市,再喧囂的環境,始終感覺心都是孤獨的,有時候甚至感覺,自己就是那大街上流浪的孤兒,心裡盡是迷茫,無人關心,無人傾訴。

曾經試著再次尋找心中可以依靠的他,但卻總是在最後一刻轉身離去。

也許是一次失敗的婚姻,讓我喪失了追愛的勇氣,但人總要往前看,總要試著努力克服心中的恐懼,過去的只能讓它過去。

活在這紛擾的世間,總要為漂泊的心,找到一個歸處。心若沒有棲息之所,走到哪裡都是流浪,無他,無家!


色彩新聲


一直有一種想法,覺得自己最後可能只會到處漂泊無依。也許,在形成這個想法的內心深處,我還是渴望有一個依靠的。

我儘量讓自己性格淡然,一般不會出現很極端的情緒。其實也是自己性格遲緩吧。我不想讓周圍人對我投入太深的感情,大概也是自卑吧。覺得自己沒有那樣的能力能配上那樣的感情。我儘量讓自己保持開朗,豁達,成熟,理智。可是也可以說是沒脾氣,沒理想,沒追求。

我一直是抱有簡單的想法的,希望和朋友在一起能一直在一起,我們可以在一個地方工作,一起生活。幾年後,十幾年後,幾十年後,我們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我們成了彼此的親人。然而,現實是,我們因為讀書而相遇相知,我們也因各自的追求而相去漸遠。城市太大,生活太亂,我們在彼此的微博朋友圈裡點贊問候,卻也可能沒有時間沒有心情沒有機會約出來一起說說話吃吃飯。

現實就是一座無形的大山,雖然看不見,卻一直在中間隔著。我一直在想,這個世界到底是一個怎樣存在啊


狐的微美文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渴望有一個歸宿,心沒有棲息的地方,就缺乏了歸宿感。生活中的我們,除了物質生活,同樣需要情感的歸宿,心需要一個港灣去停泊,需要一個可以歇息的地方。愛的世界會讓人溫暖,沒有愛的世界同樣讓人感覺孤獨。夜色下,匆匆的行人中,有多少人在深夜難眠,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懂自己的人。


伊人美圖秀


心沒有棲息之地,到哪裡都是流浪!

因為你的心沒有所屬,所以沒有家的感覺。到哪裡都一樣,真的是在流浪!

心有所屬是彼此的一種狀態,而不是單方面的愛,當這個人和你有著同樣的感情,你心有他,他心有你,不管走到哪裡,心都不會流浪。

只要你的心有這樣的地方,你才是幸福的,兩個人彼此相愛,彼此牽掛,共同努力,為了共同的生活目標而奮鬥著,你知道這有多幸福嗎!

但是往往生活是不盡人意的,生活中心在流浪的人很多,找不到彼此的那一份,都孤零零地走在人世間。

如果你的心是有棲息的地方,那麼請你一定要珍惜,珍惜身邊的愛人,別讓彼此成了陌路人!


梅子花鮮


心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

身體累了可以休息,心累了沒有歸屬的地方,所以到哪裡都是一種流浪,只有心安身安才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