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嗎?為什麼?

一個大書包


印度成不了世界工廠,印度沒有中國所具備的條件。印度是扶起來不會走路的阿斗。


Tangxianghe


印度未來成為世界工廠確實存在一定的優勢,比如說,它的製造業近年來確實有了一定的發展,原因在於印度人口非常龐大,根據最新人口數據,印度總人口多達13.53億人。而且印度的平均工資是很低的,軟件及火箭製造業相對於一般國家而言比較發達,英語人才更廣泛,國際政治環境比較寬鬆等等,這對於發展製造業來說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印度被稱為世界辦公室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要成為世界工廠,必須要有規模龐大的、高素質的勞動者,這恰恰是印度的硬傷。印度的基礎教育非常落後是殘酷的現實,目前估計印度至少擁有2.87億的成年文盲大軍,接近十個韓國人口的總和!人口素質很低,看不懂圖紙、搞不懂資料、技術水平低下,怎麼進行生產?基礎教育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民素質,這個國民素質決定了國民的勞動能力和組織紀律性。工業化需要的是有著基本文化素質,能夠學習掌握現代工業生產所需要的技能,具備工業協作中所必需合作意識和紀律意識,而這一切都不是文盲和半文盲所能輕易掌握的。

只有安全的國內國際環境才能安心發展,從這一點來看,印度遠遠沒有準備好。喜歡搞擴張,印度給周邊國家的印象非常惡劣,貿易摩擦司空見慣,而且和巴基斯坦邊界衝突愈演愈烈。更加嚴重的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到現在印度還不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一個統一的國家。宗教幫派甚多,武裝衝突頻繁,各地區有各地區的政策,在國內流通商、幫和幫之間還得拿稅。印度的等級制度森嚴,沒有文化人多,而且印度在國際上是有名的老賴,就是印度中央政府定了好的政策,到了下邊各幫派根本執行不了。

印度還有一個更大的劣勢在於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配套能力非常低下。政府管理、環境衛生、交通設施、電力供應、軟硬條件等都遠遠沒有達標。另外,只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才能承接全球產業鏈的分工,而印度的產業並不完整,從武器裝備超高的進口率就能知道。所以說印度雄心大,但現實很殘酷,要想成為世界工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草根陌路


印度可以成為第二個世界工廠,但在產業鏈分工中,也僅能為最低端、重勞動力和組裝領域;印度的閒置人員世界最多、勞動力低廉,且為中立國家,可享受世界各國特惠國的優先政策,且13.5億人口,自身消費和損耗巨大;印度在農業、電腦、仿製藥、電影領域也有較大優勢和競爭力!



文旅品牌官


我覺得可能性很小!

首先先從印度自身去分析。

大家都知道印度人口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中國,龐大的人口群體可以提供廉價的勞動力,但是隻要你仔細觀察下印度國內的狀況,你就不難發現,成為世界工廠實在是太難了。

1、印度的貧富差距絕對超乎你的想象,富人階級的財產甚至可能比中國還多,但是窮人階級的生活水平可能和中國改革開放前差不多。


2、印度到現在還在重男輕女,歧視女性,女權很難得到有效的保護。

3、印度的人口雖然很多,但是他們的文化程度缺低的可伶,而且很多人到現在還在信奉一些牛鬼蛇神。近期網上就有流傳的印度人用牛糞牛尿洗澡,認為可以預防新冠病毒,這簡直就是個笑話。

4、印度人口眾多,土地面積缺只有中國的3分之一,其國內的人地矛盾可想而知。

再分析一下國外的情況。

自從中國製造走向了世界後,全世界都在用我們中國人造出來的東西。就連美國國旗都是我們造的,美國人身上穿的,出行用的,都會有made in china的字樣,又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讓外國人逐漸意識到本國生產的重要性,開始大力發展本國生產,另一方面,中國也不會輕易放開製造大國的稱號。

所以印度真的很難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慵懶的小姜


這個很難了,首先是時代不同了,發達國家製造業大量集中的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另外還有印度自身幾個問題的制約。

1.印度對工業家有傳統偏見。

印度在工業革命鼎盛時期曾經由一家公司統治。壟斷之下,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和對消費者的強勢是可以肆無忌憚的,許多印度人無法走出這種創傷,對行業的看法也不樂觀。農民和知識工人受到的尊重遠遠超過工廠老闆和他們的工人。因此,由於這種基本的文化偏見,印度從農業跨越到了服務業。大多數印度人認為農場工作是神聖的,辦公室工作是神聖的,但是工廠工作是不堪的。

2.工程教育水平遠遠低於德國、日本、中國和美國這四大工業國家。這就難以為工廠提供足夠的技術工人,對於作為工業基礎的機械製造業,模具製造業等,沒有產品設計,沒有技術嫻熟的操作工人,那是無法發展起來的。如果只是承接簡單的裝配工序,沒有上游的配套,都需要進口的話,那麼成本也就不會低了,而且也形成不了大規模的工業,而上游零件的製造大多是需要大量工程技術人員的。

3.印度對工廠的環保政策非常的嚴苛,而一般需要轉移的產業除了追求低成本,大部分正好是汙染嚴重的低端產業,製造業要消除對環境的傷害是需要付出不小成本在環保措施上的投入的,這樣的話低廉的工資成本就被抵消了,而且受到政府的限制過多也會影響其正常的生產活動。

4.印度人口密度極大,超過中國,而適合種地的土地面積卻比例不大,主要是乾旱的地方多,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優先成了農業用地,不然難以滿足人們的糧食需求,而工廠也是需要大量水資源的,這樣就需要跟農業搶地,想要成為世界工廠就得大片的土地,這顯然非常困難。

5.製造業還需要大量的基礎建設配套,印度的電力遠遠不夠,另外交通的建設也難以短時間內趕上中國,民主制國家的基建更是要慢很多的,需要多方的贊成才能進行下去。

6.礦產資源貧乏,這也是會造成製造業成本上漲,效率降低的因素。


備決而行


可能性比較大,在此我分析一下印度所具備的優劣勢:

優勢

1.印度對比中國的優勢在於人力資源成本更低,勞動人口更多,印度人口有13憶,其中年輕一代的佔比是最有優勢的,所以人口紅利是印度一大優勢

2.英語人才更廣泛;在印度英語的普及是比其他國家要好的,因為二戰受英國影響,所以印度在英語這方面優勢比較突出。

3.印度這幾年國家經濟發展的比較快,GDP是世界上第五,亞洲第三。

4.印度市場對於製造業的渴望越來越大,製造業對GDP貢獻率越來越高,政府政策也比較好。

5.印度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

劣勢

1.在於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配套能力不足。

2.強姦事件時常發生,治安不好。

3.印度姓族歧視比較嚴重,政府的號召力不足。

以上就是印度在製造業的優劣勢,可能分析的不全面,希望讀者能給出不同建議。



夜空藍之藍


印度目前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勞動力比中國多一些,但是印度的基礎建設比中國落後很多,生產成本比中國還高!印度無法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原因,比如印度電力嚴重短缺。教育水平低下,印度文盲率也不少,勞動者效率低,運輸成本也高,印度基礎設施落後,官僚主義,法律嚴苛,稅率繁多也很高。 可是我們中國經過這場疫情大戰的經驗,疫情過後大中小企業會日日上升。會成為世界第一。印度的資源條件恐怕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印度的石油,天然氣,煤炭等主要依靠進口,印度的缺水狀況日益嚴重,生活用水都難以保證,別說工業用水就更不用提了。即使以現在的工業水平,印度已經躋身世界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國家之列,如果成為世界工廠,汙染情況恐怕更為嚴重。因此,這種情況是成不了世界工廠。





嶽佔兵


印度有很大可能成為下個世界工廠,因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中國一定會由輕工業向重工業發展,隨著中國勞動力老領化,到時候發展重心就會改變,中國發展到而印度有龐大的人力,很有發展前途,有很大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義生澄諾


印度要成為世界工廠至少要跨過四道大坎兒:

1、人口的受教育比例,知識就是生產力,這沒什麼好解釋的;

2、土地改革,對印度來說,土地是私有制的,再加上各邦議會被本地大地主,資本家和宗教人士把持,基礎建設,高速公路,鐵路修建勢必影響這些人的利益,可謂是舉步維艱;

3、男女平等,如果女性不能解放出來,勞動力基數就得減半了;

4、種姓制度,工廠本應是選賢任能,擔任領導工作,而種姓制度必然導致,高種姓不服管或選人先看種姓的現象,妨礙公司發展。


歪脖老葉RET


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雖然說人口多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紅利.勞動力便宜,但就目前印度工業配套方面還不完善,土地面積也限制了它的工業發展,還有就是地理位置,常言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即便你人和達到了要求,但你的地理位置不優越,以商業的眼光去投資印度建工廠,雖然勞動力人工價錢有優勢,但計入運輸成本,加工的產品運進來加工,做出來的產品要運出去銷售,做為一個投資者來說一點也不划算。這些就足以限制了印度世界工廠發展的進程,中國的人文.交通.運輸.地理位置才是世界工廠的理想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