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孩子的粗心大意?

亓槭


大部分孩子都會有粗心大意的表現,只是有些孩子表現的比較明顯,有些稍微細心的孩子會表現的少些,因此粗心大意並不能作為評判一個孩子習慣好壞的標準,何況我們成人亦是如此,我們需要找到問題的原因再去解決。

1.孩子對一件事的粗心大意,很可能是他並不重視這件事,也並不認為這是自己的事。

孩子在成年之前,生活在家長的庇護之下,很多事情對孩子來說,是家長認為很重要,家長要求孩子認真做好,而孩子並不覺得重要,因此,這就產生了兩種認識,孩子覺得不重要,也就完全可能粗心大意對待這件事。重點是,如何讓孩子認同家長的觀點,並重視起這件事。

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我們也不可能替孩子包辦到底,從小給孩子培養良好的自理能力,能夠幫助孩子認識到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別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從小開始自己學會做好,這是一個習慣培養的過程,也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

2.孩子明明很重視的事,結果因為粗心大意沒做好。

比如有的孩子考試時明明很認真了,結果考出來發現錯了,究其原因,可能是對考試內容理解的不深刻、對問題解答的不熟練,也可能是心理上的壓力等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那麼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找到問題所在,並鼓勵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依揚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對您有幫助。

我家兒子8歲,之前做什麼事情特別是做作業粗心大意,班主任老師和我反饋說他是個小迷糊,經常做題目會漏掉一兩個不做,本來可以得A等第的,結果因為漏做沒能得到。在我和我老公一段時間的糾正下,現在兒子的粗心大意得到了比較大的改善,我就把我的經驗和您說一說吧。

首先,針對孩子的粗心大意,我會先抽出時間來分析他哪裡粗心了,比如針對數學學科的作業,孩子粗心大意有幾種情況,一種是看錯加減乘除符號,經常把減號看成加號,導致題目做錯。另一種情況是把數字寫得很馬虎,寫個數字9像寫數字0一樣。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對知識的掌握不紮實導致做類似的題目會出錯。比如知道題目的得數,列算式卻列錯了。是學習不牢固導致的粗心。

其次,瞭解了孩子粗心大意主主要的原因,那麼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糾正。針對孩子經常看錯題目的粗心,可以讓孩子自己做完題目自己先檢查一遍,讓他自己先評估一下自己作業能得多少分,然後再來和孩子一起檢查。通過來回幾次這麼操作,孩子看錯的粗心就很容易改正過來。

再次,針對孩子對類似的題目粗心做錯,則要耐心和孩子一起找出題目規律,幫助孩子明白為何是這樣的,並且有針對性讓孩子做類似的題目鞏固知識,只有知識牢固了,孩子在這一方面的粗心就不會出現了。

最後,告訴孩子粗心的危害,比如粗心會影響成績,本來可以做的題目卻因為粗心而丟分很可惜,比如粗心這個習慣會影響將來的工作和生活,改掉粗心會讓工作更加優秀,讓生活更加美好等等。

在幫助孩子改正粗心大意的不良習慣時,家長一定要有耐心要和孩子溝通,千萬不要動不動批評斥責,那麼一定就可以找到讓孩子改正粗心的好辦法,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謝謝!





小明和小小凡


不講那麼多理論了,只說說我是如何改變兒子粗心的故事吧。

我兒子小學三、四年級時,經常會犯一點粗心大意的毛病,要麼數學考試計算錯了,要麼計算對了,答案抄錯了,要麼是語文基礎知識拼錯了音,要麼是默寫出了錯別字。只是幾個不經意的粗心,10來分就沒了。也不是不會,就這樣每次成績都在班內10來名轉悠。忽然某一次考好了,他媽媽就會覺得充滿了希望,如果出了第10名,就又好像塌了天一般。媽媽在家專門負責他的學習生活,正如那句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當時正流行一種理論:不要以為做錯題只是粗心,實際是掌握的不紮實。班主任老師也要求家長督促孩子提高計算能力,所以在完成課內作業,還要格外完成一百道題的計算練習。

想法是好的,但是卻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

如果說今天的作業很少,那麼10分鐘做一百道計算題,孩子還是可以接受的。可是現在的孩子,學校一整作業就多了,很多孩子三、四年級還沒有成熟的理解力,所以寫的作業就會很慢,做完了,媽媽再檢查一遍,錯了再講一遍,理解了再做一遍,全部完成了,晚上十點了。這時還要求孩子十分鐘做一百道題,錯了還有懲罰,多半孩子是要逆煩的。說句實在話,孩子寫作業慢,錯在孩子身上,可是這麼多的作業量,學校和家長沒有責任嗎?

孩子通常這個時候,都像繳了槍似的,一聽說檢查出錯題,就能哭到喘不上氣來。他媽媽也總說:別人家孩子都能做到,你為什麼做不到。每當這個時候,我都壓不住火,此時不給孩子站隊,又何時站。我就批評他媽媽:是要累壞孩子嗎?他媽媽一看到這種情形就更生氣不已,說我天天不幫助孩子學習,還淨扯後腿。

說心裡話,我不是那種陪孩子學習只是女人的事的家長,只是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校已經按滿額給孩子壓力了,他媽媽又給了一份,已經屬於超額了,如果我再給,我怕他根本承受不住。我常說,我自己的小時候根本不像現在的孩子那麼累,我小學六年級時,才知道晚上要格外複習一會兒,初中時保證和優秀的同學一個學習節奏,現在覺得混的也不錯。但是和孩子比,我那時可自由快樂的多了。正是因為從小養成了快樂的性格,和別人快樂的相處,所以生活得也很快樂。我一看到孩子那苦大仇深的學習狀態,我就總是懷疑現在的教育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但是關於孩子的粗心,靠大人的包容也不能解決問題,我也跟兒子進行了很多次溝通,給他講了一個我深有體會的道理。

我小學一年級期末考試,我做出了一個那個歲數的孩子絕對做不出來的決定:數學考試,我全部驗算了一遍。

結果一下子驗算出三、四道錯題,全及時改了回來。因為我語文基礎比較好,所以那個期末,我一下子考了全班第一。後來就是享受了一次很隆重的表彰大會。雖然後來的學習,因為畢竟是面對新知識的理解,成績有所起伏,但是驗算可以減少粗心的丟分,卻是非常有效的辦法。

學校課程裡,後來也教了驗算,但是小學階段,能把這個方法真正領悟使用的,卻少之又少。

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其實也不是不對,但是總練也未見到什麼明顯的效果,有一次考試他媽媽就說:兒子啊,你可一定要認真仔細啊?算我求你了。兒子一臉懵怔。我忽然就覺得這話裡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我笑著問兒子:你說媽媽的話對嗎?讓你認真仔細你就能認真仔細了嗎?如果這也好用,我倆就天天盯在你耳邊,認真仔細不就完了嗎?

接著,我就就他講了我一年級考試驗算的故事。

我說:每個人都會粗心,但不是一句靠仔細就能避免的。保證每一個計算的正確,是要靠多次的驗算和從不同側面的論證,才能做到無誤的。所以光提仔細是沒有用的,有用的是通過什麼手段來保證仔細。考試想不出錯,就要抓住可利用每一分鐘去檢查。

我兒子給我做了保證,只要認真檢查,哪怕不復習,也準能考第一。考完試,我急著追問,檢查沒有,他回答認真檢查了。我當時高興壞了,覺得孩子總算長大了,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結果成績一出來,又粗心了好幾道,又沒考好,我就追問他到底是怎麼檢查的,他告訴我說:用眼睛掃了兩遍。我問他,檢查完了還有時間嗎?他說有,還坐在那裡愣了會兒神。

我說:孩子啊,這樣的檢查方法是沒有效果的。這種因為關鍵時候的懶惰造成的粗心,是誰都不能原諒的。我可以原諒你不會,因為就是因為不會我們才去學習,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一個又一個不會,沒有理解,暫時不明白,沒有人會責備你。可是會的,卻因為粗心做錯了,就無法準確掌握你到底會不會,帶來的惡性循環,只有加大練習量。不會的也練,會的也練,最後把自己的休息時間都練沒了。這種生活有多痛苦啊,可這正是因為自己的一時懶惰而造成的。關鍵的時候手懶,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你得付出多少倍的平日努力才能彌補回來。

平常日子,看他有些鬆懈時,我就這樣經常跟他溝通,當然也鼓勵他儘量快點完成作業,和他媽媽也協商好了,即便是有剩餘時間,也不格外加作業。只要高效優質的完成,餘下的時間就屬於自己的,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應該說沒有立杆見影的方法,但是習慣卻在慢慢地養。

六年級上半學期末,非常關鍵,學校通知初中要以這次成績來參照分班。考試前我又叮囑孩子那句話,平常可以散漫,考試每一分都無比金貴,認真檢查是保證仔細唯一手段。

考完試,我問兒子是咋檢算的,他說數學在草算紙上檢算了3遍,都快要吐了,語文和英語也逐字檢查了2遍。結果成績出來了,數學滿分,語文最高分,英語聽力減了2分,全班排名第一,校排名第二。

那個假期,學校對成績優秀的孩子免了作業,他比較喜歡外國的錢幣,我們獎勵了2張百元的美鈔,還有最重頭的大戲,是全家人出了一趟國,去巴厘島度了個假。

其實我家也並不寬裕,用現在的標準來衡量,連個中產都算不上,但是在教育的問題上,我還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投入。比如建立獎勵的機制,當然不是一個比較含糊的方式,是非常認真的,隆重的,讓孩子有這樣的一個意識,改變他對學習的看法,進而慢慢地,真的改變了自己。當然,除了獎勵,也是為了漲更多的見識,激發更大的學習興趣,也是改掉粗心,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方法。

今年讀的初一,在新的環境中,我給他提的目標是適應。因為在我看來,起伏是正常的,沒有必要時時領先。但是今年期末還是超出了我的預期,我心裡還是很高興的,說明至少還在一個學習狀態上。

以上是我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故事,沒有什麼大道理,每個人因人而異,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男孩強則國強


孩子的本性都是偷懶的,都是不願意付出的,人的本性也是懶惰的,這就要求父母必須要樹立個人的威信,讓他知道哪些事情是必須遵守的,哪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哪些事情是不折不扣要落實的,我小的時候外婆就是把我寫的不好看的字都撕掉了,我長大了才深刻體會到他應該撕的更強烈一些,這樣我的字就會寫得更好一些了。


非同凡響是也


想改掉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1、增強孩子的責任心。責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有了責任心以後,孩子才會謹慎從事,細緻認真;2、養成整齊有序的習慣;3、培養做事情精力集中的習慣。不論做什麼事情,專注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去做,不要一心二用;4、嚴格的訓練。可以針對不同孩子的不同情況來訓練。如對視知覺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找不同的數、找相反數、辨別相似字母、圖形等幫助孩子提升視知覺辨別能力;5、訓練中要保持耐心。


徐化千二胡


您好!解決馬虎問題必須對症下藥,根據產生馬虎的原因,有針對性做工作。

1.錯題集的給孩子一個“錯題集”,讓孩子把每次作業中的錯題抄在“錯題集”上,找出錯誤的原因,把正確的答案寫出。這實際上是一個錯誤“檔案”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多是馬虎,有利於認識錯誤的危害,下決心改正。錯題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辦法。

2.草稿不要太草。不少孩子馬虎是從草稿開始的。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草稿不要太草。從草稿開始就要嚴肅認真。這有利於克服馬虎的毛病。

3.不要依賴橡皮。橡皮是造成馬虎的一個根源,反正錯了可以擦,於是錯了擦,擦了錯,孩子不在乎。家長如果限制孩子使用橡皮,錯了不許擦,孩子就會認真一點。“三思而後行”,想好了再做,爭取一次做對。

4.學會自己檢查。有些家長總怕孩子錯題,得不了高分,於是天天給孩子檢查作業。這樣做使孩子養成了依賴心理,反正錯了媽媽能給檢查出來,所以做題時馬馬虎虎。家長不要給孩子檢查作業,讓孩子養成自檢的習慣。錯了又沒檢查出來,就讓他不及格。這樣他才能認識到馬虎的危害。有了自檢的能力,馬虎的毛病才能克服。

5.讓孩子考家長。讓孩子出題考家長,孩子很感興趣,他們會成心出些容易錯的題,把家長考住。家長成心馬虎,讓孩子批評,這時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將來他們做題時也會防止馬虎。


柚子honey


孩子粗心,有時是共性的問題。解決馬虎問題必須對症下藥,根據產生馬虎的原因,有針對性做工作。

1.錯題集的給孩子一個“錯題集”,讓孩子把每次作業中的錯題抄在“錯題集”上,找出錯誤的原因,把正確的答案寫出。這實際上是一個錯誤“檔案”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多是馬虎,有利於認識錯誤的危害,下決心改正。錯題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辦法。

2.草稿不要太草。不少孩子馬虎是從草稿開始的。所以家長要教育孩子草稿不要太草。從草稿開始就要嚴肅認真。這有利於克服馬虎的毛病。

3.不要依賴橡皮。橡皮是造成馬虎的一個根源,反正錯了可以擦,於是錯了擦,擦了錯,孩子不在乎。家長如果限制孩子使用橡皮,錯了不許擦,孩子就會認真一點。“三思而後行”,想好了再做,爭取一次做對。

4.學會自己檢查。有些家長總怕孩子錯題,得不了高分,於是天天給孩子檢查作業。這樣做使孩子養成了依賴心理,反正錯了媽媽能給檢查出來,所以做題時馬馬虎虎。家長不要給孩子檢查作業,讓孩子養成自檢的習慣。錯了又沒檢查出來,就讓他不及格。這樣他才能認識到馬虎的危害。有了自檢的能力,馬虎的毛病才能克服。

5.讓孩子考家長。讓孩子出題考家長,孩子很感興趣,他們會成心出些容易錯的題,把家長考住。家長成心馬虎,讓孩子批評,這時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將來他們做題時也會防止馬虎。


街角的風鈴lisa


孩子粗心怎辦?要細心!?為什麼要細心,什麼是細心,怎麼細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往往不是表面那麼簡單。

首先找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著名心理學家曾說:播下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粗心原因 →性格→習慣→行為→思想→思維方式。

丹尼爾 卡尼曼博士將思維方式分為快思考與慢思考:

快思考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理自主控制狀態;

慢思考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非腦力的系統的大腦活動,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注等主觀體驗相關聯。

我們習慣於根據快思考行動,往往就會導致一系列粗心與錯誤,只有通過慢思考確認後才能更好提高和保障我們行動準確性。

第一步家長以身作則,帶頭反思,注意溝通。

切記:不打不罵不否定:“怎麼這麼粗心?”,而是讓孩子知道錯誤讓人學習:“孩子,我們一起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下次要怎麼避免這樣的事發生?”

父母做錯事,也要及時認錯!

第二步是培養孩子自己發現錯誤的能力及習慣

如:孩子三年級每日口算天天練習,我買兩本,一起做,做完相互批改,我會故意做錯,讓她幫我找出來並分析原因,她會有成就感有興趣;孩子的作業家長不檢查,老師打“×”孩子會記憶更深刻

第三步是放慢思考速度,思考確認之後,再付諸於行動在。

如:孩子寫作文,嘴裡念著;“我們興高采烈的跑到草坪上...”正寫“跑”,嘴裡已經唸到“草坪”就寫“草坪”漏掉了“跑到”,問題在於哪裡?

思考速度快於書寫速度,只有兩者速度一致時,才能寫對。

第四步建立錯題集,漏題錯題後,自己編寫類似題目練習5-10次

第五步對孩子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的行為及時鼓勵,並歡迎孩子指出家長的問題。

“寶貝,每天有新發現,又發現媽媽的錯誤,要幫媽媽進步,媽媽下次一定記得改過來!”

“寶貝,這次算錯丟2分,比上次看錯看漏又算錯有進步!相信慢慢就會殺掉馬虎蟲!”

父母的教育觀念,同理心,溝通引導方式,也很重要!

多花心思,知道要做到!

時間與書籍都能給答案!


種子觀察記錄


根據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有時候粗心並不全是因為孩子不努力,有一部分孩子是因為身心發展因素導致學習的能力發展失衡,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面:

1、 注意力難以集中

注意力是指人的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孩子是否能夠認真的上課、專心的寫作業、快速的記憶、高質量的學習都和注意力的發展有直接關係。注意力的發展有明顯的年齡特點,一般隨年齡增長,注意力持續時間會增加。

而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孩子,當視知覺把接收的信息傳遞到大腦進行分析時,信息會受到干擾,從而導致信息錯誤和信息遺漏,反應到學習上,就是做作業會出錯。

2、 視、聽覺能力發展失衡

聽知覺能力包括:聽覺的廣度;聽覺的分辨;聽覺的記憶;聽覺的空間;聽覺理解;視聽動統合。聽知覺能力失衡給孩子帶來的問題包括聽課走神、聽完課記不住、聽寫反應慢、英語學習困難、音樂感受力不強、表達能力不佳等。

視知覺能力包括:視覺的注意力;視覺的廣度;視覺的分辨;視覺記憶;視動統合;視覺空間。孩子會把b寫成p,計算時豎式對位不齊,答案計算正確,抄寫時卻出錯,都和視知覺能力有關。

那麼,針對孩子學習上的這些困擾,家長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呢?

一、注意力

1、按照注意力品質進行目標量化

注意力的品質高低無法用尺子直接衡量,但家長們可以通過一定的參數把目標量化,這裡的參數可以是注意的廣度,例如一張圖片裡有很多汽車,孩子3秒鐘內可以看到幾輛汽車;可以是注意的穩定性,孩子能夠在一件事物上保持多長時間的關注度;也可以是注意的分配,比如孩子可以一邊畫畫,一邊和家長聊天,可以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在活動中。實踐中,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時候缺乏清晰的目標,更沒有量化目標,因此在過程中往往看不到孩子的進步,並最終放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2、減少學習環境裡的干擾物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學習環境,減少學習環境中的干擾物,如玩具、手機、電腦等。需要注意的是,當孩子在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儘量不要打擾。

3、及時給與孩子獎勵

當看到孩子進步的時候,家長可以及時的給與孩子獎勵,強化孩子的行為,獎勵可以是物質獎勵、精神獎勵等。最終,讓孩子學會自我強化,將進步的過程轉化為自己的動力。

4、勞逸結合,注意用腦衛生

家長要在生活中要引導孩子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充足、飲食合理。同時,根據孩子的年齡,注意用腦衛生,控制注意力訓練的時間,活動不超過20分鐘為宜。

分享幾個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小遊戲,爸爸媽媽們可以趁著這段宅家的時間帶著孩子一起玩起來!

疊杯遊戲

準備6-8個塑料杯子,讓孩子一個一個地往上疊杯子,家長要提醒孩子不要把杯子弄倒哦。

舒爾特方格

家長可以自己製作或者在網上購買舒爾特方格的卡片,孩子按照從1-25的順序,用手指指出數字,並大聲讀出來,家長在旁邊記錄孩子一次完成所需的時間。

玩具不見了

在桌上擺放5-6件玩具,讓孩子依次說出玩具的名字,觀察玩具的擺放順序。之後讓孩子閉上眼睛,家長拿走一個玩具,孩子睜開眼睛後,集中注意力回憶什麼玩具不見了。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互換角色。

蘿蔔蹲

邀請3-4個家人一起參與,分別代表白蘿蔔、胡蘿蔔、紅蘿蔔等。一人喊口令並做出蹲下的動作:"白蘿蔔蹲,白蘿蔔蹲,白蘿蔔蹲完胡蘿蔔蹲" ,緊接著胡蘿蔔需喊口令,並做出蹲下的動作。以此類推,沒有跟上指令的成員失敗。

二、視、聽覺能力

1、用動態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能力

很多時候,家長覺得孩子能力就這樣了,任其發展。其實,只要家長們仔細的、認真的瞭解孩子,在生活中啟發和引導孩子,有意識的給孩子進行能力訓練,孩子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家長們請相信這一點,如果家長沒有時間,也可以選擇專業的機構幫助孩子。

2、教孩子學會反思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有很多因素影響,有時候孩子只看到成績,意識不到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成績不佳。所以,家長應該教孩子學會反思,一起分析原因,比如孩子抄寫慢,看一筆寫一筆,屬於視覺記憶能力弱;孩子聯想不出圖與圖的關係,形象思維能力不佳,屬於視覺分辨不佳;孩子分辨不出音近字詞,聽寫時常常聽不清、聽錯,屬於聽覺分辨不佳……通過反思,孩子可以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找到自身原因,有針對性的進行能力訓練,提高自己的能力。

3、 避免孩子的過度依賴

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從收拾書包到指導作業,恨不得自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將孩子的學習全部包辦,孩子只需要按照父母的安排完成學習任務。這種過度依賴會導致孩子沒有目標,放棄思考,更難以提高能力。所以,家長必須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把學習交給孩子。

同樣,分享幾個提升孩子視、聽覺能力的小活動,家長們帶著孩子一起練習吧。

數字回聲

家長讀一遍數字,孩子在聽完之後報出同樣的數字。比如家長讀53241 ,孩子聽完之後在也說出53241。家長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逐漸提高難度哦~

神槍手

準備一組詞語,規定一項同類詞語是目標詞,比如目標詞是食物,當家長依次報出詞語時,孩子聽到食物詞語時要立刻拍一下手,聽到其他詞語時不拍手。如果目標全部命中,孩子就可以獲得小小神槍手的稱號~如:

公園 包子 小貓 米飯 狗熊 雞蛋 爸爸

草莓 尺子 泡泡 信封 嘆氣 橘子 蘋果

海洋 麵包 老虎 水池 圖畫 蜜蜂 蛋糕

苗條 麵條 風箏 椅子 樹葉 媽媽 松鼠



滿媽咪育兒驛站


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長通過觀察找出根源,再進行糾正。

1、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孩子粗心大意,丟三落四,就是沒責任心。因為有的家長喜歡包辦代替,孩子的事都是大人做,長此以往孩子就覺得一切都是家長的事,導致對幹什麼都缺乏責任心。所以作為家長平時要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並引導他把事情做好,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有了責任心,孩子做事就會謹慎從事。

2、培養孩子做事要有條不紊。孩子能有條理的做事,就不會粗心。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家長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樣。然後要求孩子書包、文具等都要有條理地放好。最後,要有嚴懲措施:如果考試時細心了,就獎勵;如果粗心大意沒有做好某事,就多做家務、扣零花錢等進行懲戒。

3、培養孩子做事專心的習慣。孩子粗心大意也是他們做事不專心的體現。家長平時就要訓練孩子做事要專心,如寫作業時,要在一定的時間完成,期間不能幹其它事,不能一心二用;選擇一樣孩子感興趣的知識,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裡學好,給予孩子鼓勵……不過孩子在學習,做事時,家長不要看電視,打麻將干擾孩子,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

家長只要耐心地做好孩子的養成教育,粗心大意的毛病會慢慢改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