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女戰士張海英:我是醫生,這個重擔必須挑

抗疫女戰士張海英:我是醫生,這個重擔必須挑

抗疫女戰士張海英:我是醫生,這個重擔必須挑

楚天都市報3月14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曾左寬)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呼吸內科一病區副主任張海英,是該院第一批進隔離病房的醫生。她一直戰鬥在抗疫第一線,是名副其實的“抗疫女戰士”。

“時間緊,責任大,但我是一名醫生,這個重擔必須來挑!” 作為該院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組的副組長,張海英承擔起人員培訓工作。她根據國家下發的診療指南,摘選出重點,製成PPT用手機發到科室群裡,提醒大家學習。從防護措施、病歷書寫到問診要點,同時她也積極和同事們探討病例診療方法和思維,尋找最佳的治療方案。

每天密切接確診患者,張海英坦言她也害怕,“尤其疫情剛爆發時,由於認知不足,感染風險大,每天都感覺在跟無形的敵人戰鬥。”但她提醒自己,做一名醫生不光要有救死扶傷的技術,更要有不畏艱險的意志。

根據患者疾病程度的不同,診治要求也不同。“查房時仔細查看患者情況,有無不舒服,用藥有無不良反應,針對醫囑,有無需要更改的地方。”病房裡曾收治過一位65歲患有糖尿病的中年患者,送來時患者血糖高,氧飽和度只有一度只75%左右,病情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張海英在科主任王新衛的指導下,為這位患者進行了抗病毒、抗感染、氣管插管等,最後患者轉危為安,如今已痊癒出院。

該科最多時有40多名患者,她能準確叫出每個人的名字,“讓患者覺得醫生把他放在心上了,他們才能安心,這對緩解焦躁的情緒非常有用。”疫情中,有些家庭多人感染,有些家庭失去親人,“我們努力讓這個傷口儘量小。”

在隔離病房的每一天,張海英腦子裡想的都是患者,只有趁著少有的休息時間,才能和家人電話視頻。“家人的理解讓我很欣慰。”丈夫給了她最大的鼓勵和支持,3月5日是孩子的生日,如今一家也天各一方,“等這一切結束了,一定要為孩子補齊這個生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