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能成为皇族专制制度的牺牲品?汉惠帝的无奈与忧愁

秦始皇建立了皇权专制制度,把国家政权集中在皇帝一人之手。

而汉高祖刘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皇族专制制度,把国家政权集中在刘氏家族手中,而”族长“刘邦则是这个权力集团的最高执政者。随后,皇后吕雉把这种皇族专制制度推行到了极点,以至于皇嗣汉惠帝刘盈也成为了皇族专制制度的牺牲品。

皇帝也能成为皇族专制制度的牺牲品?汉惠帝的无奈与忧愁

汉惠帝图片

一、楚汉相争时,众多诸侯王的覆没,使刘邦的皇族专制思想得到膨胀。

反秦起义军至刘邦灭楚分封功臣止,项梁、项羽约分封了18个诸侯王(包含项羽、刘邦);自立的有5个;刘邦先后分封了7个异姓王。合计共有异姓诸侯王30个。在楚汉相争中,被项羽和其他集团所杀的有4个;被刘邦集团攻灭、杀害、贬谪的有16个。剩余的9个都顺服了刘邦。

诸侯王的大量被灭,这使刘邦志得意满。刚埋葬了项羽,刘邦对待齐王韩信就“驰入齐王壁,夺其军”,可见其专制思想已经产生。刘邦刚继位当皇帝,就立即改封韩信为楚王,开始施展自己的生杀夺予的皇权;还面对群臣得意地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心中惦记着张良、萧何和韩信,他们的日子也就快到头了。

不久,韩信以谋反罪名被杀;萧何以试图谋反下狱;只有张良借口有病,常年闭门谢客,以留侯而终。

二、诸侯王及诸将的要挟、背叛,使刘邦对诸侯王产生忌恨心理。

彭城之战后,归顺或跟随刘邦的诸侯王或诸将看到项羽势大,又都背叛了刘邦;韩信对齐王的邀取,及刘邦与韩信、彭越约会固陵,合击项羽的失败,险些让刘邦丢了性命;魏王豹、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等的投降复叛等,这使刘邦对异姓王及诸将非常不信任,并由此产生忌恨。他一心要铲除异姓王,扶植刘氏王,以建立刘氏皇族专制制度,就成为了必然。

三、灭楚后,诸将们的争功,促使刘邦坚定了实行皇族专制制度的决心。

在庆功宴上,诸将醉酒争功,拔剑击柱,在走廊上窃窃私语,刘邦就疑心了,问诸将在作什么?人说:得不到封赏在谋反,刘邦就急忙封雍齿以平息事态。这使刘邦对诸将更加不信任,唯恐其谋反。其后虽有叔孙通制定朝堂礼仪,诸侯王及诸将对刘邦实行跪拜之礼,刘邦看到众人都跪拜在他的面前,心中大喜,但他也明白,表面的跪拜,不一定代表心中服气。所以,刘邦并没有放松对这些开国功臣们的铲除行动。

四、诛杀异姓王,刘邦实现了皇族专制制度。

刘邦最不放心是“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汉五年,刚埋葬项羽,刘邦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即皇位后,立即把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过了2个月又以谋反罪名将其逮捕,贬为淮阴侯。这样,从汉五年十月到汉十二年二月,六年多时间,刘邦先后因猜忌、逼迫等以谋反罪名灭掉或废掉了燕王臧荼(tú ),颍川候利几,韩王信、赵王张敖,赵相国陈豨,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燕王卢绾等人,即使他的亲戚、亲信樊哙他也下令杀掉。

皇帝也能成为皇族专制制度的牺牲品?汉惠帝的无奈与忧愁

淮阴侯韩信被杀剧照

在扫灭异姓王的同时,刘邦分封刘氏宗亲的刘贾为荆王,弟弟刘交为楚王,皇子刘肥为齐王,哥哥刘仲为代王,刘仲失国后又立皇子刘恒为代王,皇子刘恢为梁王,皇子刘友为淮阳王,皇子刘长为淮南王,沛侯刘濞为吴王,皇子刘建为燕王。

这样,刘邦通过扫灭异姓王,扶植刘氏王侯,实现了刘氏皇族专权制度。而刘邦作为刘氏最强势的“族长”,成为了刘氏皇族的最高权力者。为了永传后世,刘邦与诸将立下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没有军功封侯者,天下共诛之。

五、刘邦吕雉夫妻二人的配合默契,使吕雉产生了皇族竞争心理。

吕后与刘邦相比,手段更加毒辣,不仅帮助刘邦铲除了韩信、彭越,甚至要把全部开国功臣杀掉,据《史记》载:刘邦死后,过了四天还不发布丧事消息,吕后和审食其商量说:“那些将领先前和皇帝同是登记在册的平民百姓,后来北面称臣,这些人就常常流露出不满意不服气的样子,现在又要侍奉年轻的新皇帝了,如果不全部把他们灭族,天下就安定不了”。后在将军郦(li)商的劝说下,吕后才没有大开杀戒。

皇帝也能成为皇族专制制度的牺牲品?汉惠帝的无奈与忧愁

太后吕雉图片

吕雉帮助刘邦平定天下,以及吕氏家族的吕泽、吕释之、吕产、吕台、吕禄等也都跟随刘邦参加了反秦起义,只有吕泽、吕释之、吕产被刘邦封为侯,而没有封王的,这使吕后心中不平,有意争夺皇族之权。特别是刘邦一死,吕后立即接替刘邦,临朝称制,做了皇族的主宰者,即使新继位的惠帝也在她的领导之下,属于皇族中的普通一员而已。

刘邦生前对吕后的野心也有所察觉,“白马盟誓”也有对吕后约束的意味,下令诛杀樊哙,是直接防止吕后的夺权。

待到汉惠帝已死,吕后的大权即将旁落之时,吕后加快了集权步伐,由临朝称制上升到了临朝专权。高后二年,追尊吕泽为王,谥曰"悼武王"。任命吕产及其吕台、吕禄为将,统领南北军。次年分封诸吕为王,争夺皇族权利达到顶峰。

六、皇族专制制度,造成汉惠帝成为傀儡皇帝。

汉惠帝刘盈16岁继位,即位后也想有一番作为,实施仁政,减轻赋税,与民生息,继续任用萧何当相国,萧何死后又任命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但是朝政大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太后吕雉手中,惠帝的地位犹如傀儡。这还不够,吕氏见他信赖开国功臣萧曹灌婴等人,唯恐他的仁弱助长了大臣势力的复起,于是就想把他锻炼成一个残忍无情的皇帝,把“人彘(zhi)戚夫人指给他观看,结果让惠帝彻底丧失了信心,大哭而病,岁余不能起,从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在位七年,年二十三岁而病死。但这也正好减少了吕后专政的阻力。从此,吕太后为所欲为,几乎要把刘氏皇族变成为吕刘氏皇族。

由于汉惠帝名为皇帝,执政大权实际掌握在吕后手中,所以,司马迁作《史记》时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

史学家班固评价说: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宰相,优宠齐悼、赵隐,恩敬笃矣。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可谓宽仁之主。遭吕太后亏损至德,悲夫!

待到吕太后死去,隐忍、蛰伏、明哲保身十五年的开国功臣们,这才揭去伪装,发动政变,推翻吕氏专权,但刘氏皇族专权制度却延续下来,且多有外戚试图加入皇族专权之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