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孩子出国留学并定居了就等于没有了,你怎么看这种想法?

神仙老头7051


差不多是这样吧,别抱太大希望,他们一出去基本不想再被家长控制。这样也不错,最起码比在妈妈翅膀下生活要成长得快。


谷香情感


肯定是白养!说说前两天的一件事吧!我们一个楼里的一对八旬的老夫妻,三个子女,一个北京,一个天津,一个美国,都很有出息!前两天傍晚的时候,老太太去喂流浪猫,被猫撞倒了,肩膀和腿疼的不得了,恰巧被邻居看到扶回去了,谁知越来越疼,老太太想起我在医院工作,就打电话问疫情期间我们医院的就医环境,我说:“已经摔了,那必须去医院啊,咱自己防护好就行啊”!其实老太太也是寻求帮助呢,于是我和我爱人还有那位邻居,我们三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又胖又高的老太太从三楼抬下来,我爱人开车,我们三个陪老太太去医院,由于我对医院情况熟悉,跑前跑后,借了平车推老太太找医生,做检查,中间老太太又说冷,我又跑回自己的科室给她抱了一床被子 ,最终老太太是胳膊脱臼,耻骨骨折,胳臂复位了,耻骨骨折只能静养,在医院折腾了三个多小时,总算看完病,送老太太回家,到楼底下又用椅子,在另外一个邻居的帮助下,四个人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老太太抬到三楼!折腾完已经半夜十二点半了!从头至尾,全部都是邻居帮忙,这老太太子女倒是不少,国内国外都有,一个也指望不上吧!说让子女回来一个,老太太说:“都忙,再说疫情期间,回来也得隔离两周,太麻烦了”!现在她那个86的老爷子伺候她呢,本来有一个钟点工,但是疫情期间他们老夫妻也不让钟点工上门了!这样的子女可不就是白养了嘛!


无雨落花


以前在书中看到这么个故事。

两邻居,相互羡慕。

原来邻居张家儿子成绩差,考不上大学,就给摆水果摊子的父母帮忙,这一帮就成了儿子的职业。开始是推着板车进货,卸货。后来板车换成了三轮车。每天母子两个出门会听到母亲对儿子的大声交代或埋怨。一副相看两厌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图画。

邻居李阿姨非常的羡慕他们母子。有时候会在窗台边呆呆的看着他们母子走远而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原来李阿姨的儿子成绩很好,考上大学还出国留学了。在国外开了公司,没时间回家。李阿姨又不肯去国外。李阿姨的儿子就给李阿姨请了保姆,李阿姨衣食无忧,可以随便出去游玩,可是李阿姨却对这些都不稀罕。她看到邻居张家的儿子,就觉得还不如儿子蠢笨留在身边。李阿姨感觉非常的孤独。

而邻居张家阿姨,又羡慕李阿姨,有个有出息的儿子,不用每天为生活奔波,不用活得这么累。

所以,究竟儿子是出国定居好呢,还是留在身边好呢?如果单纯的考虑老了有儿子在身边尽孝来说,儿子留在身边好。但为儿子的前途考虑,或者说为儿子的后代考虑,还是出国定居好。何况,如今就是儿子不出国,肯在身边尽孝的又有多少呢?

所以,题主的说法只代表少部分人。大部分人是不会这么看的。


一叶草73


我同意你的看法,我办公室主任当年把孩子送到德国留学,后来考研,准备回国前去旅游,结果途中认识了挪威小伙,爱的死去活来,就跟小伙去挪威结婚了。两老就一个女儿,坚决不同意,又有啥用呢?两年才回来一次,虽然寄点钱回家,可老人不需要这些啊。一提起女儿,我就看到他眼中的泪花,后悔当初送她出国。


王者政也


确实是没有了,我一个姑妈女儿就嫁到美国,刚开始20年左右很风光,一年四个月到六个月在美国,其他时间回中国,让很多人羡慕得不要不要的,现在两个老人到18年身体就不行了,都是80奔90了,长途跋涉受不了,女儿有两个孩子也要工作,老人在家生病两个相依为命,一个住院另一个也在医院吃喝拉撒,一住院都是将近一个月,现在感觉好可怜,两个人原来是读书毕业安排在杭州的 ,亲戚朋友都在福建,大家也帮不上忙。


丁香花丁香花


我在养老院认识一对老夫妻,闲谈间知道两老只有一个儿子,远在加拿大。两老无人照顾,才住到养老院。

大约来养老院半年多,老太婆病了,输液打针,吃喝拉撒,全靠九十高龄的老头照看。远在加拿大的儿子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回来,只是寄了些钱。

不久老太婆去世,也未见儿子一面。儿子回来时只见到老妈的骨灰盒。

留下的老头子,孤苦伶仃,全靠护理人员照看。不到一年,老头病了,很快走了。身边无任何亲人,丧事还是原单位工会办理的。

所以孩子出了国等于没了,很有道理。


辛福先


我同事女儿,大一在国内读,到大二,干脆自作主张退学了,然后逼她爹妈筹钱让她去德国读书(好几十万啊,但我同事就这么一个孩子,拗不过只好去筹钱),然后就出去了,然后就毕业了,然后就定居德国了,然后在那边结婚生子,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我们觉得我同事算我们单位过得最惬意的~她女儿几乎每年都出钱请她父母出国旅游,这么多年几乎周游世界了。然后每年中有3~6个月请她父母去德国住,女儿也经常往国内跑跑住住(顺带着做做业务)。

这个同事现在六十多岁了,身体还很硬朗,也存了足够养老钱,目前老两口搀扶着活的有滋有味,说最后到只剩一个真不能动了,可以去好一点养老院,也可以叫女儿回来(女儿那时也五十多到退休年龄了)。

类似这样的同事(孩子不在身边的),我们单位不要太多!感觉他们总体比孩子在身边的活得更滋润啊。

这年头,孩子有没有,哪里在于距离的远近?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太老土了吧


屉1623804


孩子出国定居了,就等于孩子没有了。这只能出在无教养的家庭。在有教养的家庭的,几女永远是儿女,永远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是永远会感恩的。我有个表妹,在北大工作。夫妇两都在北大工作。。两个儿子和儿媳妇,一家在美国,一家在加拿大。都在海外定居,每年都回来看望父母。有交流任务,就是每年两三次回家。没有丢了呀,很孝顺呀!怎么能等于没有儿女了呢?去年,我表妹的丈夫死了,两家四口都回来尽孝了,什么都办妥了才回去。他们要接母亲出国去随他们一起生活,但表妹不愿去,就把表妹安排去燕山养老院。养老院每戶一套房,象居家一样,有专门医护人员照顾,每月交费上万元。生活得很好嘛。怎么就没有儿女了呢?在这一点上,有教养的家庭和无教养的家庭,完全是两样。


钟灵毓秀饶


我一同事也是她儿子大学毕业非了要出国,于是她到处借钱好不容易借了2O万给儿子留学用,可是儿子留完学就再也没回来过并且在国外结婚生子。一次遇到她她说儿子出国十几年了一次也没回来过结婚生子她老两口连孙子都没见过,只有手机发来的照片,她说十几年了老两口省吃俭用马上就把20万借款还完了,我对她说那你们出国去看看儿子孙子去吧,可她说我都6O多岁的人了靠那点退休金我怎么去这儿子算是白养了?


娟子74933053


女儿去年八月初回国,在澳洲生活五年,读一个金融硕士和一个工程造价硕士,她本意想留居,开始我们也没反对,但随着中国形势变化和周围人和事的改变,以及我们年龄的增加,就改变了想法,在她父亲的坚持下,她回来了。可回来看就业前景不太乐观,她找个工作不难,但找个心宜的工作不容易,这时我又动摇了,有时看她不开心的样子我很心疼,如果时光真能倒流,我不会让她出国,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现在一定是一个幸福稳定的小女人,多好。如果时间能回到半年前,我不让她回国,是不是她会更快乐?唉,我真心矛盾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