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突徙薪”的成語告訴我們:火災之後,更應該感謝誰


“曲突徙薪”的成語告訴我們:火災之後,更應該感謝誰


《藝文類聚》裡有一則故事:淳于髡至鄰家,發現煙囪是直的而旁邊堆著柴火,趕緊勸他把煙囪改彎曲,搬走堆放的柴火。鄰家不聽,結果發生了火災把房子點著了。鄰居們都趕來救火,把火撲滅了。鄰家烹羊具酒感謝幫忙救火的人,卻不肯對淳于髡表示感謝。智士譏諷道:“曲突徙薪無恩澤,燋頭爛額為上客。”突,煙囪。這就是成語“曲突徒薪”的典故,後用以比喻要聽取別人意見,事先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


“曲突徙薪”的成語告訴我們:火災之後,更應該感謝誰

中間騎馬者是唐太宗李世民,從諫如流,開創“貞觀之治”。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連孔聖人都說:“聞過則喜,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唐太宗李世民接受了隋朝滅亡的教訓,一生從諫如流,才有了後來的貞觀之治。一個聰明、想有所作為的人,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一定會欣喜萬分,好好感謝一下批評者。因為他們知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誰會因為藥苦而諱疾忌醫呢?


可是就有那些剛愎自用、驕傲自大的人,拒絕批評、一意孤行,最後導致嚴重的錯誤後才追悔莫及!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周厲王暴虐成性,奢侈專橫,百姓都公開議論他的過失。召穆公勸諫說:“百姓不能忍受暴虐的政令!”周厲王大怒,找到一個衛國的巫師,讓他來監視那些議論的人,巫師告誰議論,周厲王就殺掉誰。這樣一來,議論的人逐漸減少,但同時諸侯也不來朝拜。周厲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3年),百姓不約而同起來反叛,襲擊周厲王,周厲王於是逃到彘地。


“曲突徙薪”的成語告訴我們:火災之後,更應該感謝誰

項羽塑像


鴻門宴上,謀士范增建議項羽處死劉邦以絕後患,而項羽聽了項伯的鬼話猶豫不決,結果放虎歸山,使劉邦成為自己最大的政治對手。楚漢戰爭項羽失利,被逼烏江自刎而死。


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前期能納諫如流,任命姚崇、宋璟為相,開創了“開元盛世”;統治後期他進取心消退,拒諫逆耳之言,最後導致“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


這些拒諫的歷史人物失去的不是一座房子,而是整個江山!


他們拒諫的原因就是“忠言”聽起來”逆耳”。


俗語講“人人都愛戴高帽”,只要是人,總是喜歡聽人誇獎自己,連小朋友都喜歡聽人誇自己,因為能夠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有些人好話聽多了、讚美聽多了,人就會膨脹,就會飄飄然。他以為自己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由“我是世界的”變成“世界是我的”,聽不得別人批評,甚至還會打擊報復。結果是被“三句好話當錢使”的人利用,任意妄為,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近幾年反腐打掉的老虎哪一個不是位高權重?

“曲突徙薪”的成語告訴我們:火災之後,更應該感謝誰


現在有些人提倡的“讚美教育”,就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讚美為主,不批評、少批評。“讚美教育”下成長的學生抗挫心理差,聽不得家長、老師的批評教育,自殺者有之,跳樓者有之,殺老師者有之。年前西安市六十六中殺師案,起因只是被值班老師收了手機。真的是讓人觸目驚心!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一個社會要有喜鵲,也必須要有啄木鳥。啄木鳥敲打一棵樹,不是為了把樹擊倒,而是為了讓它長得更直、更粗、更高。


建議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能虛心接受批評,因為真是為了你好。


“曲突徙薪”的成語告訴我們:火災之後,更應該感謝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