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層管理者走向卓越的3大核心,缺一不可

從普通成員晉升到管理層,無論是公司中層,還是部門經理,其工作的內容和性質都會發生本質的變化。那麼中層管理者到底應該懂些什麼?

從大的方面,管理的內容分為人和事,而事,又在人為,所以管理歸根結底就是要管理人。中層的管理者,對領導是執行角色,沒有什麼管理職能,無需探討;對團隊成員是領導角色,帶領團隊,實施目標,也需要管理。

團隊成員支撐自己業績的關鍵因素,管理上就需要自己多多的費心,多重視,否則部門業績不好自己就會連帶著受損。管理團隊成員,我人為有幾個關鍵環節需要把握。

中層管理者走向卓越的3大核心,缺一不可

1.職位職責管理

做好職位職責書,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職責,避免關鍵時候出現問題互相埋怨,把一些偷懶的想法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團隊成員清楚的瞭解自己的工作範圍後,受益於其他同時幫助,容易有顆感恩的心,有利於內部的團結。

清晰自己的職位職責,不但可以指導團隊成員的日常工作,也是管理者考核團隊成員的重要依據。讓每個團隊成員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職責,並依此制定出自己的工作目標和自己的工作計劃書,並能讓自己做出一些適當的調整和修正,讓團隊成員按照計劃書去執行並考核。

這一點做不好的話,執行時就會出現的職位職責書猶如形同虛設一般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兩個:

一個職位職責書內容不明確。制定是千萬不要抄襲其他企業相應的崗位的內容來應付,一定要根據自己企業對這一崗位的要求和期望來制定,內容上力求做到言簡意賅沒有過多的廢話,具體明細無套路,切忌洋洋灑灑的一大篇,這樣團隊成員也容易領會和執行。

二是管理者並不是按職位職責書來考核團隊成員,二是經常以自己判讀團隊成員是否“忙”來確定獎勵。

處理這個問題時,我覺得作為管理者應該注意自己的問題。首先,對每個團隊成員的工作內容做到心知肚明,早請示晚彙報有時雖然繁瑣,但是對營銷管理很有效。清楚瞭解團隊成員手頭上的那些事情在做,那些事情可以緩衝的去做,才便於更好管理。不然就會出現有時有了臨時的事情,結果安排給了一個很忙的團隊成員,這樣會導致團隊成員無所適從。

其次,對每個團隊成員的工作了如指掌。再次,考核必須要有理有據,以職責書為主導,臨時安排的事情,不能作為日常考核的內容,而是作為另外加分的內容,也是作為獎勵的依據,獎勵團隊成員不是獎勵工作職責範圍之內的事情,而是獎勵完成工作職責之外的事情。

最後,職位職責一定要分核心職責和一般職責。對於每一個崗位職責不宜超過三個,且每個核心職責一定可以量化。比如銷售業績要求、品牌績效考核數據、分析師報告數量等。核心職責是考核的主要依據,如果有意見沒有完成任務,就是為工作不合格。一般職責就是輔助工作,是在做好核心工作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實現成為優秀員工的條件。

中層管理者走向卓越的3大核心,缺一不可

2.團隊成員績效管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打的目標只有分解成可實施的小目標,才能逐一落實,將一年的部門目標分解到十二個月,忘記和前半年儘量多分配。然後在細分為每個人每個月、每週的任務指標。

對於團隊成員,採用月績考核,周彙報總考核,日彙報考核。採用早晚制度,早上利用20分鐘,每個人闡述今天的工作目標計劃,昨天的任務完成情況,理由分析和需要資源和其他部門同事配合需求。給團隊成員產生無形業績壓力同事,讓每個人清楚瞭解大同事們都在做什麼,相比而言自己的工作是否出色?是否飽滿?是否主動?...

這樣作為管理者也能清楚的瞭解到團隊成員每天在做什麼?每個人的工作狀態和部門整體狀態,行為目標獎支撐結果目標,只有把握好每一天,才能確保每個月乃至每一年。

中層管理者走向卓越的3大核心,缺一不可

3.團隊建設管理

團隊建設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比如團隊成員的培訓,激勵溝通,職業生涯的規劃等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能都很適合。因為不同性質的團隊,所用的管理方法也會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具體的方法就不再闡述了,但是團隊建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價值認同,利益相同,需要每個管理者要多加的注意。

每個人的發展是以自我為中心,以利益訴求為半徑的一個圓,而企業的發展同樣也是一個圓。雙方都在不斷提升利益訴求的時候,這兩個圓,可能相切一瞬間,也可能是相交一段時間。作為打工者,很難讓兩者做到同心圓。所以好的團隊建設目標,就是要在一定時期內,團隊成員與公司的價值認同和利益認同相一致,讓兩個圓相交的時間更長一些。

從層級成員上升到中層管理者,職務改變了,工作重心也會隨著改變,如果還把“做事”放在第一位,不能認識到“理人”的重要性,那一定會出現問題。很多中層管理者抱怨成員責任感不強,積極性不高,執行力缺乏,其實根源就是在於自己的管理方法是不是有問題,是不是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