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收藏受益終身的社交禮儀常識之用餐禮儀

一、取菜禮儀

學習收藏受益終身的社交禮儀常識之用餐禮儀

中國菜的特色之一是一大盤或一大碗菜由一桌的人依序自取,而如湯類會滴下汁液或不易取用的菜餚,有時會由服務生幫忙分菜,不過,絕大部分都是自己取用,在取菜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一道菜上桌後,通常須等主人或長者動手後,其他人才可取食。若需使用公筷或公用調羹的菜,應先用公用餐具將菜餚取到自己的碟盤中,然後再用自己的筷子或勺子慢慢食用。

(2)、取菜時,不要盛得過多。盤中食物吃完後,如不夠,可以再取,如由服務生分菜需增添時,待服務生送上時再取。

(3)、應視自己的需要酌量拿取菜餚,不要像饑民一般,猛夾猛拿,無視他人存在。不要剛夾一樣菜放於盤中,緊跟著又夾另一道菜;也不要把夾起的菜放回菜盤中,又伸筷夾另一道菜。有些菜比較零碎,如花生米等,可用勺子舀到自己的碟裡來吃。

、席間交談禮儀

學習收藏受益終身的社交禮儀常識之用餐禮儀

良好的餐桌禮儀,應是既掌握吃喝技巧,又精於交談,從而使宴會達到預期的效果。無論是赴宴會,還是招待會,“吃飯當巴“這句俗話是不適用的。人們通常把聯繫工作、拉家常、談古論今、結識新交看得比飯食本身更重要。但是餐桌上的交談與日常交談有所差異,應該做到以下兒點:

1、眾歡同樂,切總私語

在桌上應儘量多談論一些大部分人能夠參與的話題,得到多數人的認同。因為個人的興趣愛好、知識面不同,所以話題儘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獨尊,神侃無邊,而忽略了眾人,特別是儘量不要與人貼耳小聲私語,給別人一種神秘感。

2、求同存異,避免衝突

餐桌上的交談不是演講,並非一定要語驚四座,重要的是保持雙方談話的共同興趣,在與人交談時,還要學會求同存異,避免衝突;學會聆聽和沉默,對別人多肯定少否定。

3、語言得當,詼諧幽默

餐桌上也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才華、學識和修養,有時一句詼諧幽默的語言,會給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無形中對你產生好感。所以,應該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語言得當、詼諧幽默很關鍵。

三、吃中餐的禁忌

(1)、入座後姿勢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取菜的時候,不要左顧右盼,翻來覆去,在公用的菜盤內挑挑揀棟。要是夾起來又放回去,就顯得缺乏教養。多人一桌用餐,取菜要注意相互禮讓,依次而行,取用適量。不要好吃多吃,爭來搶去,而不考慮別人用過沒有。夠不到的菜,可以請人幫助,不要起身甚至離座去取。

(3)、用餐的時候,不要當眾修飾。比如梳理頭髮,化妝補妝,脫襪脫鞋等。如確有必要可以去化妝間或洗手間。用餐的時候不要離開座位,四處走動。如果有事要離開,也要先和旁邊的人打個招呼,可以說聲“失陪了”、“我有事先行一步”等。

(4)、不要大口的塞食,食物未嚥下,不能再塞人口。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5)、不要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籤,並以手或手帕遮掩。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打嗝。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6)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7)、飲食過程中可以建議他人品嚐某道菜餚,但不要擅自作主,主動為別人夾菜、添飯。這樣做不僅不衛生,而且還會讓對方勉為其難。

學習收藏受益終身的社交禮儀常識之用餐禮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