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呢?

微笑轉身不見你


讀者您好,對於蜀漢為什麼一定要北伐,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國家實力。

我們知道,蜀漢在三國裡實力是最弱的,正如諸葛亮在《出師表》裡所說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乃存亡之秋也。”這裡諸葛亮並非是誇大其詞,而且對事實的準確評判。

為什麼說蜀漢政權最弱呢,首先蜀漢政權建立者不得人心。劉備從荊州進入成都,奪取地方政權的方式並不合乎情理。類似於強奪,實際上就把他平日標榜自己“漢室後裔”的正統性降低了,拉低到與其他異性諸侯同等地位。當地百姓清醒地認識到劉備政權與此前入主蜀地的其他政權並無二致。

其次,只有通過戰爭,才能轉移政權內部各方勢力的矛盾。蜀漢政權從諸葛亮到姜維,一直貫徹北伐的軍事策略,目的就是通過樹立假想敵曹魏,一致對外,達到國內團結的實際目的。另一方面,北伐需要耗費鉅額軍費,而出資者多數是地方富豪,太平時期他們不會主動捐資出力,而戰爭會有輸和贏,蜀漢政權一旦失敗,他們的財富也將付之一炬,因此,他們會不留餘力的支持北伐。

最後為什麼是北伐而不是東伐孫吳?第一是因為蜀漢與曹魏在地理上聯繫更緊密,而且漢中乃蜀漢咽喉,一旦丟失,後果很嚴重。其次,孫吳有長江之險,而蜀漢政權並不擅長水戰,所以只能北伐。其實,劉備用自己命殞白帝城的行為已經詮釋了為什麼只能北伐。

以上就是蜀漢為什麼一定要北伐的原因,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咩咩的老幹部


初中時,和兩個死黨玩紅警,三個人對戰。我的操作比較差,所以搶到手的礦很少,採礦車也少。所以開局我的實力最弱。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三個人拼命採礦,拼命造坦克,誰也不做第一個開打的。後來我發現,我的錢壓根不夠用,我造一輛戰車的時間,別人可以造三輛四輛。

以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打亂他們的節奏。於是我開始不斷在他們家門口襲擾。逼他們有戰損,最好造成大混戰。

蜀國面對的局勢就是這樣,如果大家都相安無事,憑蜀國的資源和位置就已經決定它的發展潛力遠不如魏吳。三國之間誰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難道諸葛亮不動手,魏吳就和你友好相處,永不侵犯了。諸葛亮明白這個道理,等人家準備好了,屠刀隨時就砍來了,趁著自己還活著,還能支撐大局,還有能力北伐,等到自己死了,蜀漢還有誰,蜀漢的人才資源更少得可憐?

蜀漢基業是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第一代核心集團經歷千辛萬苦才建立,可現在只剩下諸葛亮一個人。你說他忍心最後這基業敗在自己手上?那他就不是那個千古傳頌的諸葛武候了。

越是弱小越不能坐以待斃,越是弱小越不能安居一隅。除非當朝者壓根就是不思進取,那就另當別論。

但諸葛丞相的五次北伐,卻並沒有如他預想那般順利,幾番戰鬥下來,蜀軍都沒有取得想要的戰果。

建興六年春,丞相第一次北伐,最後失去街亭,被迫撤軍;

建興六年冬,丞相第二次北伐,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建興七年,丞相第三次北伐,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

建興九年,丞相第四次北伐,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

建興十二年,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相持百餘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





騷文徐行


初中時,和兩個死黨玩紅警,三個人對戰。我的操作比較差,所以搶到手的礦很少,採礦車也少。所以開局我的實力最弱。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三個人拼命採礦,拼命造坦克,誰也不做第一個開打的。後來我發現,我的錢壓根不夠用,我造一輛戰車的時間,別人可以造三輛四輛。

以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打亂他們的節奏。於是我開始不斷在他們家門口襲擾。逼他們有戰損,最好造成大混戰。

蜀國面對的局勢就是這樣,如果大家都相安無事,憑蜀國的資源和位置就已經決定它的發展潛力遠不如魏吳。三國之間誰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難道諸葛亮不動手,魏吳就和你友好相處,永不侵犯了。諸葛亮明白這個道理,等人家準備好了,屠刀隨時就砍來了,趁著自己還活著,還能支撐大局,還有能力北伐,等到自己死了,蜀漢還有誰,蜀漢的人才資源更少得可憐?

蜀漢基業是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第一代核心集團經歷千辛萬苦才建立,可現在只剩下諸葛亮一個人。你說他忍心最後這基業敗在自己手上?那他就不是那個千古傳頌的諸葛武候了。

越是弱小越不能坐以待斃,越是弱小越不能安居一隅。除非當朝者壓根就是不思進取,那就另當別論。


高高在下喲


一個原因。

失去荊州之後 蜀漢實際就是一個地方的州級割據政權。東是擁有強大水軍的東吳,向北是曹魏家,向西向南都是野人高山。按照道理來說,蜀漢就應該積蓄力量,發展經濟,恢復人口,為將來做打算。

可問題是,蜀漢是一個跛足政權。

益州之地,政權核心的荊襄士子,以諸葛亮為首,但人口稀少。蜀漢政權的同盟軍東州派,有三萬戶。

東州派核心人員吳懿:

諸葛亮:

但這兩派加起來,人口人才依舊不是蜀漢本地世家對手。如果努力恢復經濟,發展生產只會讓本地世家奪取政權,殺光外來戶。

所以,諸葛亮高舉北伐大旗,佔據政治話語權,時刻控制大半軍隊在手,佔有最多份額的行政開支,手上有錢、有糧、有軍隊、有官職,自就不怕本地世家造反(同時也防備劉禪對自己下手)。


四川達州


根據我的觀點就是,蜀漢北伐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1.首先蜀漢國力微弱,需要擴大地盤,蜀漢的地理位置不佳,四川雖然有天府之國之稱,但是這些地方較小,不足以養活足夠的人民和軍隊,要想發展必須向中原地帶擴張,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地來生產,供應蜀漢軍民。

2.第二,蜀漢領導者一直認為自己屬於正統,對於曹魏搶了大漢的天下,他們一直認為是不要臉的行為,為此,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地盤,那就只能與曹魏再幹一架,一定要將屬於自己的再奪回來。

3.第三,蜀漢北伐原因是因為曹魏軍力最強,打到了曹魏,才能轉身對付孫吳,打到了曹魏就會有足夠的兵力和糧草,還可以對孫吳形成合圍之勢,更容易統一國家;

4.第四,蜀漢的領導者目光短淺,窮兵黷武,缺乏戰略眼光,諸葛亮掌握蜀漢兵權,但是軍事才能不行,屬於政治有餘,軍事不足的一個水平,對曹魏進行多次北伐,一方面出於公心,一方面也是對自身不足的一個短視;

5.最後,我認為北伐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自己立名以及保住自己的性命,王朝建立之初和其他任何時候,政治鬥爭都不缺乏,為了避免犧牲在政治鬥爭的漩渦中,還不如起兵北伐犧牲在戰場中,犧牲在戰場不僅可以獲得封號,揚名千古,也可以保全後世安全。

因此,綜合這些方面,蜀漢是一定會北伐的,而且還會源源不斷。






小王的一日一練


大家好,我是喵喵,喜歡狗狗,愛歷史,好文化的工科男!

根據蜀國當時的形勢來看,北伐是當時唯一的也是最好的策略,北伐有可能統一中原,不北伐一定不會成功!

當時三國鼎立之後,魏國佔據中原,虎視眈眈,隨時可以南下,攻打蜀國,討伐吳國;

而吳國和蜀國都是佔據很小的一地方,處於弱勢地位,二者只是誰更弱一些。如果三國都按兵不動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蜀國、吳國與魏國的國力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所以諸葛亮當時一直堅持北伐,就是為蜀國長遠的發展考慮。為什麼呢?咱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答。

第一、抓住先機,不等中原地區恢復元氣。

當時連年戰火不斷,中原地區的經濟被破壞得十分嚴重。當時魏國的大臣們上奏說,,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之前漢朝一個郡的人口。可見,當時戰爭給人們帶來了多大的災難。當時人的生命甚至還不如一匹馬。所以,當時的中原元氣大傷,而益州,荊州,揚州等地區,因為劉璋,孫策等人的緣故,少去了很多戰亂,當地的經濟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這也是諸葛亮選取益州作為根據地的原因之一。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時的魏國畢竟在中原地區,有著三分之二的面積,如果經歷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漸恢復,人口漸漸多了起來,就算是蜀國和吳國聯手,也不是魏國的對手。

第二,地域發展有限,人才輸出不夠。

諸葛亮是個有遠見的政治家,他十分清楚,益州和中原差距太大了,這麼一個小地方,各種物資。礦產資源都十分有限,再怎麼發展也不可能超過魏國。中原一旦休養生息,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那時候,神仙也救不了蜀國。

而且,從輸出的人才來看,中原地區人傑地靈,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供魏國使用,而益州這地方的教育方面,明顯落後於中原地區,根本跟不上後者的步伐,如果不抓住時機,多年之後,蜀國將無人才可用,魏國依舊人才濟濟,那時候,只能是別人口中的肉了。

第三、激發魏國內部不穩定因素,引起中原的新動亂。

當時隆中對,諸葛亮對劉備說“待天下有變,恢復漢室有望矣。”如果天下沒有大的變化,那隻能自己創造出些矛盾。諸葛亮領著益州地區的兵攻打魏國,為什麼會激發魏國內部的矛盾呢?

這需要從當時魏國的徵兵制度說起,當時的中原地區,太多的戰亂導致人口流失十分嚴重,士兵很容易拖家帶口逃至其他地方。於是朝廷就想出了一個極端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打仗的時候,你的家人做人質,你跑的話,你的家人會遭到連累。如果你死了的話,你的孩子要接替你,繼續當兵,你的老婆馬上改嫁,與別人結婚生孩子,補充兵源。所以這種制度,會讓很多人感覺很不舒服。這種制度雖然能夠保證源源不斷的兵源,但是很容易造成內部的動亂。

諸葛亮一直髮動北伐,目的之一就是將矛盾激化,曹魏要應戰,就需要從全國調取兵力,集中到關中打仗,有點“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感覺。

第四、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成外部矛盾

當時蜀國內部也分一定的派系,對於當是的益州系而言,與其供一個土皇帝,還不如做魏國的一個州划算,因為山高皇帝遠的,魏國皇帝也管不了那麼多,而且很多益州的本土人,已經接受了曹魏代漢的合法性。

所以諸葛亮堅持北伐,就是再說明曹魏的不合法,堅持劉備才是漢朝的正統。也通過北伐,來打壓反對北伐的勢力,同時也是鍛鍊人才,為蜀國的長遠發展選拔優秀的人才。

總之,諸葛亮的北伐,雖然贏取勝利的希望比較渺茫,但是他身在其位,這是他應該做的事情,消耗魏國國力,拖延中原地區經濟的恢復,一旦出現機會,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實現先帝的遺志。諸葛亮真的是一生都在踐行他給予先帝劉備的承諾,真正是應了杜甫寫的那首詩: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喵喵文化茶館


劉備率軍攻打東吳時,被陸遜火燒連營三百里,蜀國國力大減,劉備也病逝白帝城。蜀國也成為三國之中最弱的,諸葛亮卻先後五次北伐魏國,實力最弱的主動去進攻實力最強的,這不是找死嗎?我認為諸葛亮這樣做是有道理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北伐原因:

1、劉備病逝白帝城後,託孤諸葛亮,劉禪繼位。在這以後的幾年中,劉禪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停止征戰,發展農業生產,讓百姓們休養生息。沒有戰爭的影響,蜀國農業上獲得了大豐收,糧草儲備充足,國力大幅提升。


2、諸葛亮深知蜀國實力孱弱,要想生存下去,必須尋求同盟。他派陳震、鄧芝等出使東吳,跟孫權說明三國之間的關係。三國之中,曹魏最強,孫吳次之,蜀漢最弱。吳蜀兩國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抵擋魏國軍隊的攻勢。與吳國締結了同盟,不但增強了實力,也不用再擔心吳國背後給自己捅刀子,畢竟唇寒齒亡。

3、在與吳國締結盟約之後,蜀國南部叛亂,諸葛亮親征平定叛亂。這次叛亂當地的豪強孟獲也參與其中,諸葛亮攻伐孟獲時,擒獲他七次但又都放了他。第七次抓住孟獲,諸葛亮又要放了他,孟獲自己卻不走了。他對諸葛亮說丞相深謀遠慮,我不如你,這次我心悅誠服。孟獲自此歸順了蜀國,這裡也成為了蜀國最好的兵源之一。


4、劉禪繼位後,魏國將兵力都用在了吳國方面,曹丕三次出兵東吳,不但沒有取得好的戰果,曹丕卻病死了,之後曹睿繼位。因為與吳國的戰爭,魏國在和蜀國的邊境處兵力減少,放鬆了警惕。


5、雖然蜀國經過幾年的和平發展,兵強馬壯,糧草儲備充足,國力大幅提升。但人口和國土面積遠遠比魏國要小,與魏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曹睿繼位後,他的屬下也建議趁著蜀國還未發展壯大,進攻蜀國。諸葛亮知道後,也堅定了北伐的想法。


6、諸葛亮經常把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掛在嘴邊,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他在寫給劉禪的《出師表》中說,劉備知道他行事謹慎,所以彌留之際將蜀漢政權和劉禪託付給他。現在南方的叛亂已經平定;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到了率領將士北伐曹魏,統一中原的時候了。所以北伐戰爭諸葛亮也是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為他光復漢室,以報答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

7、蜀國看似是諸葛亮輔佐劉禪,他們兩個人說了算。其實不然,劉備託孤時,諸葛亮是“正託孤大臣”,荊州的李嚴是“副託孤大臣”,想讓他們互相牽制。後來李嚴權利越來越大,他們之間的衝突就越發明顯。諸葛亮此次北伐也將內部矛盾轉移,一致抗魏,有利於蜀國的團結。

總結

我認為以上七點就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諸葛亮不像司馬懿這種有私心的謀臣,他是一心為了蜀國著想,不會去做他認為對蜀國不利的事情。北伐戰爭是經過他深思熟慮的,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雖然沒有完成北伐的既定目標,但北伐戰爭並沒有削弱蜀漢的實力。要說損失的話,北伐戰爭最大的損失就是諸葛亮的病逝。


知涯說歷史


公元228年春~公元234年秋,諸葛亮共進行了5次北伐,因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而告終。那麼諸葛亮為何要北伐?根據史料記載,以及近歷史學專家的論斷可以將其概括為三點。以下是為你精心整理的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希望你喜歡。

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和動機第一:為報先帝,以完遺願(依據:出師表)

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出於《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第二:不攻曹魏,蜀漢必亡(依據:易中天品三國)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後。

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對於蜀國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可是這有相對性!別人攻不進來,但你也殺不出去!用一句話來形容蜀地:“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嶺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第三:北伐中原,轉移矛盾(依據:易中天品三國)蜀國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代表,劉備入蜀帶領的文臣武將)在蜀地建立的政權。所以在蜀國第一階級是荊州集團、第二階級是東州集團(以李嚴為代表,劉璋以前帶領的文臣武將)、第三階級才是蜀地集團(以譙周為代表,蜀地本土勢力)。在蜀國,該執政掌權的是荊州集團(蜀漢四相全是荊州人)、受聯合拉攏的是東州集團、被排擠打壓的是蜀地集團。由於蜀國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夷陵大慘敗後,荊州集團在經歷失荊州、敗夷陵,可謂是元氣大傷,三方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託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託孤大臣”。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藉機拉攏東州集團。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相沖突。

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國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諸葛亮北伐沒有拖垮了蜀國第二次北伐

諸葛亮率軍北伐攻打陳倉,被曹魏名將郝昭給擋住了,最後因為糧草不濟而退軍。從表面看諸葛亮這次是無功而返,勞民傷財。可是我們分析一下,當時蜀軍有多少人和傷亡多少人,歷史沒有記載!可是郝昭有多少人,歷史是有記載的!根據《三國志;魏書》記載:郝昭當時只有1千多人,而且這次戰爭持續了多少時間呢?僅僅只有20多天!一個月都沒到!以諸葛亮之能,若是率領數萬大軍強攻陳倉,不說計策較量,就是用人命去拼,諸葛亮也能把給陳倉攻破吧!而且,戰鬥才只持續了短短20天,如果諸葛亮率領的蜀軍真的在陳倉傷亡慘重的話,那麼魏書豈能沒有記載?

第三次北伐

諸葛亮派了陳式率領一軍,攻佔陰平與武都二郡。當曹魏大將郭淮率領曹魏主力來救援時,諸葛亮則率軍駐紮建威,郭淮大軍不戰自退。第三次北伐就此結束,想必讀者也看出來了。這次第三次北伐,實在是"名不副實"。諸葛亮僅僅只是派出了一員普通將領(連魏延,姜維等大將都沒有派出),而且又沒有和曹魏大軍正面交鋒鏖戰(陳式攻佔陰平與武都二郡,其實二郡並沒有多少人馬守城。因為當時二郡的人馬在曹操兵敗漢中的時候,就已經被曹操全部遷往關中),所以第三次北伐根本就是一個小型戰鬥。

第四次北伐

堪稱"中型局部戰爭",此次戰爭,上文已經有了詳細描述,在此不作詳寫!不過我們可以看到,這第四次北伐,蜀軍可謂是戰果頗豐。第一:收服鮮卑人軻比能,獲得了大量的物資;第二:搶先收了曹魏的隴右軍糧;第三:伏殺了魏國名將張頜;第四:打敗司馬懿,獲得了戰甲五千,角弩三千。這次蜀軍北伐可謂是真正的"以戰養戰"後因李嚴謊報軍情,蜀軍退軍,第四次北伐結束。

除了三次小型北伐外,能動搖蜀國國力的只有:第一次與第五次北伐。但是第一次北伐,蜀軍除了在街亭略損兵馬外,其他情況並沒有損傷,而且還將天水,南安,安定三座大郡的軍民全部遷往了漢中!至於第五次北伐,蜀軍的最大損失就是諸葛亮的隕落!其他的情況也沒有受到任何可以動搖國本的傷害!


老三扯談


一定要北伐,不如說只能選擇北伐。

我們先得了解一下劉備的發家歷史,原先他是誰都看不起的小角色。

別忙著辯駁,你說師承漢末三傑盧植的人不止他一個,但是公孫瓚早就已經割據一方,要兵有兵,要名聲有名聲。

而他只不過是一個賣草鞋的,後面的故事我們都很清楚,自稱漢室宗親但卻並沒被官方認證。不說山寨也只不過是貼牌人員,沒有其他官職相佐證,“同門大哥”劉焉也只不過把他當做炮灰,五百對五萬黃巾軍,而且五百還是他自己的家底。救了董卓也一樣被輕視。

之後他不斷堅持自己的身份,抓住了漢帝大權旁落,無依無靠之時發出的衣帶詔。

這時的他才算是坐實了漢室宗親。因為漢帝他才有了這個身份的使用權,最後才能被劉表收留,也得以被劉璋請去益州。

所以按情分來看,蜀漢的大義來看,必須攻擊魏國,所以北伐。

而從發展趨勢來看,自己手上人員大致分為三個派系,益州派,荊州派,和中原逃亡派。

和東吳沒有多大關係,反倒是和魏國或多或少有些恩怨。

再加上,東吳有長江天險,水戰難度較大,容易耽擱時間,魏國攻打荊州卻相對容易。

那也只能選擇北伐。

主政的諸葛亮早已定下了與東吳聯盟的戰略方針。

具體還有別的原因,就見仁見智了。






濁侯


蜀漢進行北伐,不僅是因為內部的矛盾,更是因為外部的影響。

內部矛盾

1、 蜀漢的核心發展戰略

蜀漢前期的發展戰略,就是集中表現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上,而“隆中對”的核心就是兩處戰場,一為荊州,一為益州。

在劉備勢力前期的發展中,一直是以荊州南部四郡為主。不僅是因為荊州四通八達的平原地勢,更是因為荊州在原荊州牧劉表的主政下經濟繁榮和人口眾多。

但是,劉備勢力所佔據的荊南四郡,是搶在江東面前所佔奪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江東的孫權一直對劉備勢力心有所恨,恨不得馬上搶奪回來。但是,因為有著盟約的限制,孫權在關羽打響襄樊之戰時一直沒有找到機會,所以都是以商談為主。

但是,荊州對蜀漢而言,就是一個重要的軍事“炮口”,這個“炮口”不僅是針對曹魏,更是針對東吳的。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也明確的向劉備表示荊州的戰略位置比益州的還要大。但是,劉備勢力在奪取益州,且把荊南的蜀漢地域劃分給孫權之後,蜀漢對荊州的掌控力度也就逐漸的消逝了。

因此,到了蜀漢的中後期,蜀漢的發展戰略就從諸葛亮的“隆中對”轉移到法正的“漢中策”上來。法正的“漢中策”分為上中下三策,是“隆中對”的進化版。在漢中策中,上策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而中策就是諸葛亮日後展開的北伐的路線。也就是說,蜀漢從荊州的戰略部署轉移到以益州為主要的戰略部署。

但是,無論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還是法正的“漢中策”,其主要的發展核心還是要“北伐”。而前者的“北伐”代表人物是關羽,其發動的襄樊之戰就是變相的“北伐”。而後者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諸葛亮,其前後發動了五次北伐。

2、蜀漢內部的派系之爭

蜀漢在三個國家之中,其總體實力是最末的,佔領的地盤也是最次的。在公元209年之前,蜀漢還佔據著荊州南部四郡,以及益州等地。但是,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因其深入魏境而被曹吳兩國前後夾擊,不得不敗走麥城之後,蜀漢所佔據的地盤就僅有益州這一塊。

而在蜀漢中,總共有著四大派系,即元老派、東州派、荊州派,益州派。

而元老派的人物,因為關羽和張飛等老將的逝世,再加上當時元老派錯失荊南,以及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的失敗,到了中後期已經開始退出派系爭奪了。因此,當時內部矛盾主要是其餘三個派系。

但在平定南部的孟獲等人叛亂前,蜀漢的內部爭奪還是處在暗面。但是,隨著年輕一代的崛起後,利益爭奪就變得頻繁了。所以,諸葛亮為了把內部矛盾轉移出去,只能發動“北伐”,把內部的利益爭奪轉移到外部的擴張戰爭中來。

外部矛盾

1、三國鼎立之勢的制約

三國鼎立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會形成一方獨大,會引起另兩方的結盟。而在魏蜀吳三國中,曹魏的勢力和地盤最大、東吳次之,蜀漢最末。

所以,在曹操南下荊州之時,劉備勢力就和江東勢力進行了一次聯盟,而後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的戰勝曹魏。其後,雖然孫權為了荊南,毀了盟約,和曹魏聯盟對蜀漢的關羽包了“餃子”。但是最後,當孫權向蜀漢求和時,諸葛亮出於蜀漢的穩定和長遠發展,還是同意了和江東再次結盟。

所以,在這樣敵強我弱的局勢之下,諸葛亮為了把內部矛盾轉移出去,只能選擇對北方的曹魏進行侵擾,以此來拖緩曹魏的穩定發展,為蜀漢贏得發展的契機。

2、曹魏和東吳的有著很大的差別

蜀漢的軍隊,大多數有步兵和騎兵為主,而後又有著水軍和赤甲軍等為輔。但是,自從荊南失去控制之後,蜀漢的水軍在一定程度上大量的減少了。

曹魏和東吳兩國,東吳有著長江的天險,熟悉水性的士卒眾多,所以水軍也是最為厲害的一個兵種。因為荊南的失守,雖然蜀漢可以順江而下的直入荊州,打入吳境,但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而如果走陸地的話,後勤又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況且,因為吳蜀兩國有著盟約,儘管東吳之前有過背叛,但時勢不同,諸葛亮也不敢隨意的撕毀盟約,進而對東吳發起進攻。

這樣不僅會讓蜀漢打上背叛的稱號,更會讓曹魏坐擁漁翁之利,得不償失。

至於曹魏方面,則是於蜀漢陸地相毗鄰,而且又是對蜀漢威脅最大的一國。所以,諸葛亮對其用兵,完全能起到侵擾的初衷。

總而言之,蜀漢不斷的進行北伐,就是為了尋求發展,為蜀漢贏得緩衝的時間。同時,因為三國鼎立的局勢使然,也讓蜀漢不得不採取北伐,才能夠夾縫中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