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非洲留学生一年10万奖学金低了,他不了解国内啥情况

关于留学生的问题,国内一直是争议不断。随着来华留学生的不断增多,也让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暴露了出来,留学生好像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并非很好,当然这是一些留学生的错误做法造成的印象,但关于留学生的问题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北师大教授:非洲留学生一年10万奖学金低了,他不了解国内啥情况


中国留学生的历史应该是十分遥远的。如果将学习传播文化知识的人当做留学生的话,应该能追溯到汉朝时期。而到了唐朝时期,当时的中国正是一片繁华盛世,让世界仰望。不少国家的人来中国学习交流,派遣自己的遣唐使学习唐朝的制度文化。而到了晚清时期,清政府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之后,也派遣留学生去国外学习,这些远渡重洋的学生们在之后的中国政治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见留学生虽然是只是一些学习文化的人,但从这种现象之上我们能够看到一种定律就是向强者学习,也足以证明中国国籍影响力的增强。此前很长一段时期,人们以留英、留美为荣,因为他们是大国强国,但是当中国正式崛起之后,世界见识到了中国的魅力,认为中国有可借鉴之处。我们可以认为留学生的增多是中国文化吸引力增强的表现。


北师大教授:非洲留学生一年10万奖学金低了,他不了解国内啥情况


但好像留学生也往往会衍生出来一些问题。很多时候,大学会将留学生数量的多少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实力的标准,所以他们会尽可能的招收一些留学生提升自己的学校排名,但留学生们的素质如何,却未加考究。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山东大学学伴事件,就是一件很好的证明,为了让这些留学生有好的环境,不惜损失一些基本的尊严。


北师大教授:非洲留学生一年10万奖学金低了,他不了解国内啥情况


而最让国内抱怨的应该就是留学生的待遇问题。就小编自身毕业的学校来看,普通学生住着70年代的老楼,宿舍的门还是那种老式的木门,宿舍环境更不用说了,至于网上说的那种四人间也是后来的事情。而反观留学生宿舍的话,不仅不限电,还各种设施齐全,油烟机、空调、冰箱等可谓是应有尽有,让学校里面的国内学生羡慕。很多人说他们交的学费也多,并且是来到异国他乡,自然吃不惯当地的食物,他们也应该有这样的待遇。那我们为何不考虑一下我们的留学生在国外受到的待遇呢?


北师大教授:非洲留学生一年10万奖学金低了,他不了解国内啥情况


而最近,北师大一名教授的话语引起了争议,他说道:非洲留学生奖学金标准低,一年也就10万。10万块钱对于国内不少家庭来说应该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不少家庭一年的收入都达不到10万,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连基本的教育环境都保证不了。而这位教授的话语自然也有他的考量,毕竟这不可能空口之说。

有此言论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胡必亮。他拥有北师大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等多个头衔,同时还是教授、博导,曾在世界银行工作,主攻经济学,曾获得孙治方经济学奖。这样的经历让我们相信他必然不是胡言,那他为何会有此说呢?


北师大教授:非洲留学生一年10万奖学金低了,他不了解国内啥情况


他曾在论坛上表示,中非经济发展,民间交流也非常重要,吸引留学生来华留学是个很好的方法,这些留学生回国后成为政府官员、商界人士,对于中非之间经济关系很有帮助。也就是说中国需要和非洲搞好关系,需要给这些来华留学生很好的待遇,尤其是要有金钱上的照顾,一年10万的标准还是太低。而看一下国内学生的状况,本科生最高奖学金一年八千,硕士生一年最高也才1.2万,博士的话一年2万,这也不是很低了。也许是教授们考虑的更多,这些东西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思考的。


北师大教授:非洲留学生一年10万奖学金低了,他不了解国内啥情况


料点说:中国自然会打开国门欢迎留学生的带来,毕竟紧缩大门取得不了发展,只有在交流之中才会有进步。但是留学生们自身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政策给了优惠,自然就要珍惜机会,不要当就是混日子,在中国有钱拿,还有学位赚,这种思想一定要杜绝。留学不是玩闹,要学会提升自己,珍惜好的机会,否则就要承担一定的后果。此前不少大学清退留学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国内大学生也不要一味的对留学生进行排挤。我们要展现大国的姿态,我们能够包容接纳他们,正是因为我们繁荣富强,他们才会学习。我们要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力,理解这些远渡的留学生,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会有更好的未来。当然一些大学自身也需要做好度,不能过分偏颇,寒了一些学生的心。


北师大教授:非洲留学生一年10万奖学金低了,他不了解国内啥情况


而那些正要出国留学或者将要学成归国的国人,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身为中国人,当为中国建设服务。外国的空气虽然新鲜,但哪有自己的故土舒服。也不要把留洋当做自己唯一的选择,大国当有大国的姿态,中国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复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