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西道街道:守严守牢社区“疫”线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家园,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守好社区,就是守护人民!面对社区疫情防控的任务,光明西道街道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日夜不息,英勇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强保障 谋服务 当好疫情防控“总中枢”

街道办事处是疫情防控的一线单位,党政办公室是街道中枢机构。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光明西道街道党政办主任张冬伟带领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成为协调各部门运作和防疫条块衔接的“纽带”,用实际行动保障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他们做好统筹协调的联络员,在张冬伟的带领下,党政办工作人员细化工作流程,高质量完成疫情防控传达联络工作,确保微信通知详实准确、电话通知简明全面、文件传阅及时到位、信息反馈迅速回应,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当好防疫物资“管理员”,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各类物资纷纷送到街道办事处,为使物资管理帐目清晰,使用合理高效,党政办建立防疫物资入库、出库以及物资领取台账表,将区直单位配发、机关自采、企业与居民捐赠的各类消毒用品、防护用具、食品等共计近30个种类10000余件物资详细登记出入库,做到每日清点、每日调度,合理配发、合理使用。化身防疫点位“快递员”,党政办工作人员往返于31个社区值守点位,为值守人员送去方便面、矿泉水、口罩、额温枪、消毒水等各种必需物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献爱心”防疫募捐活动,组织街居干部捐款8200元,为抗击疫情献上爱心。

同心战“疫” 共克时艰 | 光明西道街道:守严守牢社区“疫”线

图为张冬伟为社区值守点送去物资。


筑堡垒 抓网格 打造疫情防控“安全墙”

战斗堡垒聚人心,中流砥柱抗疫情。疫情之下,每一个社区、每一个网格,都是一个微型战场。

光明西道街道馨视界社区,由书芳苑小区,馨视界小区两个居民小区组成,现有居民住宅楼36栋,92个单元,2360户,常住人口7500余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馨视界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由社区党支部牵头,居委会、物业公司、社区民警、楼栋长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防控工作机制,7名“两委”成员、各楼楼长成为社区防控的中坚力量,形成干群联防,群众参与的防控格局。社区结合“民心议事会”组织,按网格划分成6个工作片区,由社区“两委”班子各负责一片,区域内楼长积极参与,排查外来人员。组建了6个疫情防控微信群,覆盖了社区36栋楼宇,发挥了及时宣传防疫知识、传达便民信息、收集建议、关注居民健康状况等重要作用。截至目前,馨视界社区采取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双排查方法,已经开展排查登记工作3次,登记7354人,登记外地返廊人员438人,全面摸清底数。

馨视界社区党支部组织物业公司和社区志愿者,对小区进出入口实行一票一证登记制度,一票是居民出入票,为在家未工作的居民发放,每户每两天派1人出去采购生活物资;一证是复工居民出入证,为企事业、行政等单位职工、个体工商户等复工居民发放,有效减少了无事人员外出,保障了复工人员出行。

同心战“疫” 共克时艰 | 光明西道街道:守严守牢社区“疫”线

图为光明西道街道馨视界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测量体温。

勇担当 作表率 他们是战“疫”先锋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在社区这个战场上,扎紧安全网,守好门、看好家,是社区工作人员肩负的重要责任。

光明西道街道南大街社区居委会主任徐广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靠前,成为疫情防控中一名“最美逆行者”。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各个小区摸排,对辖区1615人进行了3次地毯式排查。仅1月24日晚上,徐广玲和社区工作人员就走访了2个有物业小区、3个无物业小区及平房小区,862户居民。

宣传防疫知识、公共场所消杀、张贴防疫公告……在社区防疫一线,处处看得见徐广玲忙碌的身影。针对无物业小区她每天至少两次到值守点与市区下派人员进行对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登记在册的返廊人员,她坚持每天通过微信询问体温和身体状况,提醒他们做好14天隔离。徐广玲的手机成了热线,休息和吃饭的时候手机也是响个不停,“我在外地想要回廊坊可以吗?”“我们进小区都需要什么手续?”……她都逐一耐心解释。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全力排查,广大居民积极配合,南大街社区文艺爱好者、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还为她和社区一线的工作人员创作了诗词、书法作品,为他们鼓劲加油。

光明西道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是龙河儿女同心战“疫”的缩影。在安次这片热土上,广大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集结在党旗下,全力以赴,各尽所能,凝聚起众志成城、齐心战疫的磅礴力量。

同心战“疫” 共克时艰 | 光明西道街道:守严守牢社区“疫”线

图为徐广玲指导社区物业做好消杀工作。

同心战“疫” 共克时艰 | 光明西道街道:守严守牢社区“疫”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