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北退出C9,独立成T2那么C9再添2个成员,会不会有武大和华科的位置?

yyde88


“C9联盟”是中国最早的顶尖大学联盟,入选C9的大学是国内首批985工程大学;在最新的双一流评估中,同样也顺利入选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院校。可以说,这几所学校依然是中国最好的一批大学。按照题设,如果清北退出C9独立成立T2,C9再添2个成员的话,必然也是要从中国最好的一批大学中挑选,所以我们不妨评估下目前国内大学的综合排名,就可以推测在题设下,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入选的可能性和所处的位置。


除了清北之外,中国最强的高校分别是哪几所?

1、中国人民大学——纯文科排名第一的高校

客观来说,中国的大学没有第二名,因为清华和北大无论从机构排名、学科实力、社会声誉等方面来看,在国内都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彼此难分伯仲。而除了清华和北大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成的“华东五校”,应该都是中国第三好的大学。在很多省份每年的招生录取最低排位中,排名最高的即是“清北复交南浙中”。而除此之外,还有一所大学被认为是中国纯文科实力最强的高校,那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所以,如果清北退出C9的话,腾出的2个位置中,必然有一个是留给中国人民大学的。如果单纯比较金融、法学等偏文的学科,人大的排名不仅不会落后于华东五校,甚至可以直逼北大。

2、湖北双雄——武汉大学VS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实力都很强,简单地想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进行二选一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从历史沿革上看,武汉大学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之一,而华中科技大学则是在2000年时,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的。从学科评估的角度上看,A档的学科当中,武汉大学A+有4个,A有4个,A-有11 个,华中科技大学A+有4个,A有3个,A-有7个,武汉大学也要稍多于华中科技大学。最后是双一流学科数量的比较,武汉大学是10个,华中科技大学是8个,武汉大学也要多于华中科技大学。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硬碰硬的对比,武汉大学的综合排名理应会更高一点,最后一个位置留给武大更合适。

小结

分析过后,我们不难发现,按照题设在清北退出C9后,重新补录的2个名额中会有武汉大学的位置,而另外一个位置是国内文科实力最强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小老虎不焦虑


C9,是本世纪初,教育部确定的重点建设的九所高水平大学。这是䇄今为止唯一具官方性质的顶尖大学联盟,包括北大,清华,哈工大,复旦,上交大,南大,中科大,浙大,西交大。当初组建时,有的本来实力不足的大学,但通过合并实力增强得以加入(例如浙大),而有的实力稍逊的大学,整合不成功的最终错失良机(例如武大华科等)。并不否认,有的学校当初加入是适当照顾地域因素。

这是历史。历史没有“如果”。

现在双一流大学是39所。这是当年的C9的升级版。官方不可能重组”C9”。

因此也不会有清北退出C9另立T2,而由武大华科加入的可能性。

其实,耿耿于怀C9的,是少数武大华科的网友吧。与其酸喷,不如选择认可现实吧。如今无论实力和分数线,和C9某些成员相若的并非只是武大华科,还有国科大,人大,中山等,难道都加入C9?

武大华科,象国科大,港科大一样吧,退而求其次,虽然不是这个中国常青滕正式成员,但可以积极参加联盟的活动。类似于做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成员。江湖地位并不低。


大江如烟


C9是我国第一个顶尖大学高校联盟,包括清华北大、华东五校(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哈工大,于2009年启动,旨在加强交流学习,优势互补,被称为“中国常青藤”。题主提出清北退出,再添两位成员,会不会有武大和华科的位置?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综合排名分析

C9联盟成员中,清北、华东五校基本占据了国内大学排名的前7位,争议不大,如果清北退出,再添两位,从选拔最优大学的角度出发,那就要看国内大学排名中,哪两所大学排在全国第8和第9的位置。我们以国际四大榜为依据,看看国内大学排名结果:

以上是国际四大榜国内排名前20的大学,排名第8和第9位的是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那就是说华科进入C9没什么问题,武大要跟中大竞争了,武大能否挤掉中大进入C9联盟呢?

武大VS中大

武大和中大在以上综合排名的差距很小,一个第8,一个第10,具体要分出胜负确实很难,下面笔者斗胆来分析一下。

1.相同点

第一,级别一样。武大和中大都是211、985、“双一流”A类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也全都是副部级大学,并且两所大学是同一批在2000年被国家增列为副部级大学,级别相当。

第二,历史悠久。武大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93年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中大的前身比较多,最早的要追溯到1887年创建于广州的格致书院,两所大学都具有百年的历史,底蕴深厚。

2.不同点

第一,优势学科不一样。两所大学虽然都是综合性大学,但是优势学科不一样,依照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的数据,两所高校的评估结果如下:

对比武大和中大两所大学的学科评估结果,武大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理学、新工科方面,中大的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医学、理学等方面。其中,武大有19个A类学科,有四个A+,中大有14个A类学科,有2个A+,武大绝对优势学科要多于中大。B+以上学科,武大有29个,中大有27个,两所高校相当。

第二,录取分数不一样。录取分数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社会对一所大学的认可,是家长和考生在充分考虑大学级别、地理位置、学科优势、就业情况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在高考录取分数方面,中大的高考录取分数还无法跟武大比,两者有一定差距,社会上对武大的认可度更高一些,也可能大家对中山大学的了解不够多。

第三,国家三大奖不一样。国家三大奖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这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最高级别的奖励,高校获得三大奖的数量和质量代表一所高校的产出水平。

在2000-2018年期间,武大获得国家三大奖总数为37个,其中还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2个,中大获得国家三大奖总数为29个,总体表现武大好于中大。

总结

C9联盟如果清华北大退出,那还叫C9联盟吗?笔者以为就失去了联盟的意义。如果清北真的退出,个人觉得华科、武大的进入的机会比别的高校更大一些,当然中大也有机会,中大这些年国家投入很大,全力打造新工科,如果能补齐工科短板,中大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

欢迎关注“赢在志愿”,分享有价值的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免费提供各大学和专业相关资料,让考生和家长们少走一点弯路。


赢在志愿


清北浙交复科 南大也不行了[笑哭]



3524635236


我是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所谓C9,是指首批进入985工程的9所当时的内地顶尖大学,包括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浙大、中科大、南大、哈工大,组成的我国首个顶尖高校联盟。这个高校联盟在当时的目标是学习美国的常春藤联盟,旨在加强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作用。

从效果看,C9建立10年来,对于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不过,我们回头看,C9建立的时候,已经是内地大学开始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2003年,C9虽然还没有正式形成,但已经从当年开始,成员之间每年都召开“一流大学研讨会”,开始走在正式联盟的路上,这个时候,正是高校合并潮刚刚过去的时候,很多高校,包括C9的大部分成员,都参与了高校合并。事后我们知道,那一轮高校合并潮,对于内地大学的格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个影响,至今犹存。

也正是在C9即将形成的时候,地域对内地大学的格局也开始产生实质性影响。地域对大学的影响,实质上是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人才聚集能力对于大学发展的影响。这个影响,虽然在当时并不明显,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域对于内地大学的格局,同样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当年的高校合并潮地域这两大因素对大学的影响叠加,深刻影响了内地大学的格局,同时也深刻影响了C9这个顶尖联盟,使之产生了明显的分化。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内地大学的格局已经有了明晰的认知,也对C9的分化有了清晰的判断:北大清华遥遥领先,华东五校奋起直追,但西安交大和哈工大则似乎已经明显落后。

C9似乎变得式微,而top2、华五、中九、航开济这样的名词人们耳熟能详。

在当前的内地大学的格局中,因为C9的分化,北清虽然依然似乎遥不可及,但其他学校则成为非C9成员赶超的目标,尤其是似乎已经“掉队”的西安交大和哈工大。在新的格局中,这两所学校已经成为了“中坚九校”的成员,很明显,在这个格局中,它们已经被剥下了C9的光环,而在“中九”中泯然众人。

如果如题主所言,要重塑C9,让实力几乎高不可攀的北清退出,独立成为T2(也就是top2),那么,空下来的两个名额,哪些非C9成员有机会呢?

如果从中坚九校的角度来看,武大和华科固然是有机会的,其他学校,包括中山、厦大、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都是有机会进入的,因为这些学校实质上处在同一个层面。甚至,航开济包括的三所学校(北航、南开、同济)也同样都是有机会的。

当然,从实力的角度看,如果要重塑C9,得益于自身深厚的底蕴和积淀,加上当年高校合并潮中获得的巨大收益,以及这些年来它们对自身有力的整合所带来的快速发展,武大和华科确实是最有机会填补那两个空下来的C9位置。实际上,很多人认为,它们已经超越了西安交大和哈工大,紧追华东五校了。

不过,鉴于C9的式微,重塑C9,至少在目前还看不到这种可能性。当前大学已经有了多种联盟,除了C9之外,还有E9联盟、G7联盟、Z14联盟等。但这些联盟的影响力似乎都不太大,认可度最高的反而是民间自发承认的top2、华五、中九、航开济这样的“坊间联盟”。

这只能说,人心所向最重要。


博雅燕园


武大华科肯定是有机会的,武大华科得生源相对于顶尖的几所大学是远远不如,但是培养的顶尖人才确一点不差。



一直丶在梦想路上


当年的C9联盟成立,其成员高校都是我国985工程最早的入围高校。985工程的提出是在1998年,这9所大学,最迟入围985工程的,是1999年11月的浙江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当年他们入围到985工程大学,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C9联盟是2009年10月开始启动的,九校联盟形式类似于美国常春藤联盟,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被国际上称为“中国常春藤联盟”。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也开始参与C9联盟的活动。可以说,C9联盟活动的参与高校,都是我国最顶尖的高校。如果学校不被认可,还真的是不好参加他们的活动。

如果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退出C9,哪两个高校可以参与进来?会不会有武汉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的位置?其实这个假设就是一个妄想。虽然提问只是一个妄想,回答起来,还是来认真地谈一谈吧。不过我只谈C9之外,我国其他实力超强的高校,不讨论他们能否加入C9联盟。因为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根本不会单方面退出C9联盟。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参加C9联盟的活动,最应该候补进入C9联盟的大学,首先应该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前身是中科院的研究生院。在读的学生中有4.9万多名研究生,学校还有240名两院院士,就凭这两点,全国的高校都不得不承认国科大的实力。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共有18个A+学科(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都是拥有21个A+学科,浙江大学有11个A+学科)。所以,在C9之外,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实力,应该是最强的。

除了C9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之外,中国实力最强的高校,还有以下几个竞争者。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

如果考虑学科覆盖面,农学无疑应该最有可能闯进C9联盟之内。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领域内,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他的可能性最大。虽然很多人不喜欢去学农学,但是没有强大的农业,14亿人口的吃饭口粮就是一个问题。

其他院校中,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都是最强有力的竞争高校。其中武汉大学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武汉大学A类学科总数为19个,数量方面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八。A+学科4个,这个并不算多。

北京师范大学A类学科总数为15个,数量方面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并列第十一。A+学科6个,这个也并不算多。

中国人民大学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数量方面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十二。A+学科9个,A+学科数量超过武汉大学不少。

华中科技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A类学科总数都是14个,A+学科4个。

东南大学有12个A类学科,其中A+学科5个。

同济大学有12个A类学科,其中A+学科4个。

四川大学有16个A类学科,但是A+学科只有1个。

中山大学有14个A类学科,但是A+学科只有2个。

其实学科评估也不能说是学校的全部实力,只是反映学校实力的一个方面。不过从这个角度来看,武汉大学有可能成为C9与国科大之外最强的,但是结果未知。华中科技大学的实力,还要再弱一些,应该希望不大。


高考第一志愿


什么乱七八糟的,C9是当年国家的定的九个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不是谁自己成立的。其他都是都是自己搞的!别动不动就开除哪个C9!好多排名,有些学校是吃亏的,比如哈工大西工大国防科大等等!他们的好多论文不能公开!但是国家知道,没必要非得你知道!那些涉及到国防利益的论文,别说公开,你要是敢偷出去绝对枪毙你!在任何国家都一样!


临街人


早已经没有人说C9,C9早已分成三档,清北高高在上,华五自成一派,现在只剩下西交和哈工大还在拿C9说故事。


青山239234983


如果京清北退出,那复交也肯定会退出了,接下来c9就是名存实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