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上能不能立碑?依据何来?

李家印


坟上能不能立碑,在封建时代多有讲究,凡能立碑者要有功名,功名即功业和名声,就是说有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的人才能立碑。这种风俗传承几千年,直至近代亦有为英烈丶劳模丶名人立碑者。改革开放后,立碑之风又稍然兴起。我们这里,过去无立碑风俗,现在,一些有职位的人,或家中出有名人丶高学位高职称者,给自己或父母立碑的。以此为“功名”而荣耀。


奇疆6688


坟墓乃死者安葬之地,墓乃墓穴也,坟乃墓地堆叠成土堆。碑,乃石头上刻下的卑者生于何时,死于何地,及孝子贤孙立碑者。


坟墓上能不能立碑,有何依据?

人死后入土为安,早在很多年前就这样了,刚开始墓而不坟,在坟前树立一个标志,以竹质,铜质,及石头上刻上死者者的名字。在汉朝就已经盛行了,这都是普通老百姓人家这样做的。而皇亲国戚他们当时级别分别为林,陵,冢,墓,坟。立碑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


房有门牌号,人有身份证,而死者墓碑亦是居住地,让后人能一目了然,知道先辈生于何时,死于何地,这也是历史的见证。古往今来,祭错祖先,找不到先祖墓地大有人在。在下不一一列举了。

碑什么时候立在中在谱?

立碑确实是有点将究?人死后忙于丧事,那有一步到位的,立碑可以在清明,死者祭日,十月初一,大寒,给死者立个门面,碑文怎么写,立碑者全知道,可以用干支记年法,碑后也有刻上"福荫子孙"或"恩泽后代"。



如今都是定点安葬,墓与碑是少不了的,立碑是对死者一种敬重,中华民族传承讲究的就是礼仪和感恩。让一代又一代人记住他们的名字。英烈如此,祖先也一样,这是一种传承。


有缘人153832681


坟墓上能不能立碑?我们这里是有讲究的。今天,我们不谈为那些德高望重,为国为民立过功的英烈,劳模,名人立碑,他们的英雄事迹早已铭刻在人们心中。就讲一下儿女为父母立碑的事。

为父母立碑,必须是父母双亡,且烧满三周年忌日后,由儿女选择一年中清明节,或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寒衣节(农历十月一日)的一天,将刻有父母姓名,出生年月日,死亡年月日,还有立碑人姓名的石碑竖起来,燃放鞭炮,祭天祭地,烧香磕头。

闰月年是不准动土立碑的。

立碑的时间是上午,过了午时三刻,就不准动土了。

过去对少亡,横死的人不准立碑,也不准进祖坟,现在都埋在一起,成了乱坟岗,为了便于上坟祭奠,有后代的也给立块石碑,一目了然。

立碑其实就是为了让后代不忘记先人,立碑为证。


祝福2992


坟墓上可以立碑,从立碑的作用和由来论述。

立碑的本质作用是为了方便寻找墓地

对于殡葬亲人的坟墓,一两代可以记清,三代以后就不清楚了,特别是经过迁徙、战乱便不知祖坟何处。如何解决,人们想出许多办法。开始时人们从死人下葬,维系棺绳用的园木桩受到启发,在墓前插上木桩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时辰,叫做“铭旌”(或“明旌”)。但它却容易,损坏,人们便另想办法:富贵人家用石园柱代替木园桩,在石柱上刻出死者的姓名、出生时间、官级等。

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标明是独葬与妻、妾、子、女等合葬。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
从而墓碑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其功能、形态、质地、文饰也越发多样化了。名人墓碑更加讲究碑身多用花刚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墓碑成为记载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荣誉状”和装饰品了。这很符合国人的光宗耀祖、泽及后代、流芳千古的社会风尚。
为不受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便把碑表立于墓外,墓志与铭埋于墓内。墓碑盛行于汉、唐,以后成为定势。

核桃班长


不能立碑的坟墓:死者是横死(非正常死亡),夭折(年幼或刚出生不久死亡),无后(身后没有子嗣)三种情况不能立碑。

《释名,释典艺》中有“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廘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謂其碑也。”埋于地下的是墓志铭,立于地表的为墓表文。神道碑,古代堪舆家认为坟墓的东南方为神道,将碑立于神道上,称为神道碑。唐代以后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立碑,七品以上立碣,立碑立碣,根据死者临死前的官阶而定,碑是醨首龟蚨,蚨上高不过九尺,碣为圭首方蚨, 高不过四尺。

立碑注意事项

1,给已故亲人立碑的时间,一般选择过世周年,三周年或五周年,其次,过世后的第一个清明,由风水师选择吉日良辰。

2,立碑方向,碑和坟墓的方向必须一致,不能错误,否则错向会犯煞。艮方为鬼门,不能立碑。

3,距离,坟墓距离碑石的距离,以坟距碑1.44尺为宜,不要零距离立碑,特远,不能保持墓穴的生气与墓碑的接续,特近闭气,影响风水效果。

4,碑文,至汉以后始有碑文,欧阳修《集古录》:“欲求前汉碑碣卒不可得,”他把碑分为述德,铭功,纪事,攥言四大类,墓志铭是其中的一类,为一底一盖,凡两块方石,高宽不过二三尺许,略述死者生平,爵里,行状,以期传诸后世。古代的碑文有三种,记功碑文,皇宫庙宇碑文和墓碑文,墓碑文就是记述死者生前事迹并表示悼念,称颂之情。


山谷大师


这个问题问的含糊不清。我认为应看情况来定。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逝者年幼,尚未成人就己夭折是不能立碑的。

其次因各种事故,服毒,溺水等其它原因造成非正常死亡不能立碑。

另外中年人因其它原因死亡也不能立碑。

立碑是对德高望重,年长逝者的记念和追思;战斗英雄,老红军,抗美援朝,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西藏判乱,维和部队牺牲的英雄;国内见义勇为,抗洪救灾,地震抢险救援,部队因公牺牲的英雄;其它行业因公殉职的英雄人物等等均可立碑。表明对国家,对民族做出的贡献与丰功伟绩。不是什么人都能立碑。立碑要求极高,议程繁琐。

一,找阴阳先生(风水)合日子,看时分,定方位。一般是三周年立碑,也有九周年立碑的。也有在清明节立碑的传统。

二,选择碑料非常讲究,大小,尺才,高低,横竖,材质。撰写碑文,聘请先生把老人一生的生评和重要贡献等编写好,再修改润色。雕刻碑文很重要,选择字体,大小等,打磨抛光等工序,最后定形。

三,立碑前邀请家族(家门中未出五服)商议具体细节,明确立碑时人员安排,分工明确。谁请礼宾?谁请风水先生?谁拉墓碑?谁接待客人等未尽事宜。主家准备酒席招待家族邦忙的人。

四,立碑当天要‘敬天地之神’,聘请县团级职位领导亲自典碑,证明逝者威望和地位以及生前丰功伟绩。第一项敬神,鸣炮。第二项动土树碑。第三项由礼宾先生宣读碑文,全体孝子跪谢。第四项由礼宾先生典碑(毛筆朱砂)。第五项敬碑,敬神。孝子敬上贡品,树香烧纸。

五,立碑仪式结束后,设宴答谢前来参加仪式的亲朋好友。以表谢意。

(十里风俗不一般,这是北方某地风俗)


万里行34


过去不论,现在立碑(我们这边叫树碑),没那么多繁文缛节,自己的父母,祖父母甚至高祖之坟皆可立碑。所谓穷搬家,富修坟,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造坟立碑之风有重燃之式。其一,先说几种不可立的情况1.未成年夭折者不可立。2.成年而未婚配者不可立。3.婚配而无子嗣者不可立。4.横死者不可立。其二,可立者1.父母皆去世且后去世者已俞三年者。2.父母一方去世也可立(已逝者碑文为黑色,健在者碑文为红色,待后者故去再将其碑文涂黑)。第三,立碑时间,独葬坟,逝世三周年后的清明节前立,合葬坟,待后亡者逝世后三周年的清明节前立碑。关于立碑仪式,焚香,烧纸,燃鞭炮,摆供,定待日出前将碑立起来。


生活大玩儿家



立碑的意义主要是怀念已逝的亲人,表达后辈们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让来祭拜的人很快知道先辈的埋葬位置,方便去祭拜(土葬的坟时间长了就会变小)。还有一些就涉及风水神说之类的,关于这点因人而异,信则有,不信则无,南北文化差异太大,观点不同。




关于给已逝者立碑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很早以前时候,由于人们基本实行的都是土葬,坟头由土堆起来,时间久了就会变得小,一两代可以记清除祖坟的位置,再久远以后就不清楚了。特别古人生活条件落后,有时候经过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迁移,光靠记忆很难记清楚祖坟何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让后世子孙知道自己的来历,纪念自己的先辈们,人们想出许多办法,最原始的时候人们在逝去的亲人墓前插上木桩或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时辰,叫做“铭旌”(或“明旌”),这种办法虽然可行,但时间久了这种材质就会风化或损坏;后来人们便想学习富贵人家用石碑代替木桩,由于石碑是中特别结实的材质,而且有不容易损坏,就有聪明的人想到在石碑上篆刻已逝者的生前简介,这样也便于后人祭祀。





据历史记载,最早时候立墓碑在汉代,当时只有有权势有身份的人才有资格,普通人是不允许的,到了唐代以后,朝廷废弃了这种规定,默许普通人立碑,也得到很多普通老百姓的认同,纷纷为已逝很久的祖先和亲人们立碑,一代传一代,直到现在。


微风之语


坟墓上可以立碑:后代去拜祭时看一下就知道逝者是谁(那个前辈,是男是女),自己应尊称xxx;有生卒年月的话就知道得更清楚。如刻有生评,则可知其生前是做什么的,做过什么。再有就是看碑祭拜,不会拜祭错别人的,别人也不会拜错不属于他们的。


纳米193287263


我们这里(关中地区)立碑有当地的讲究: 年轻人,非正常死亡(如自杀等)不立碑,由继承人儿子给父母立碑,立碑时间在去世后过三周年之日。过去立碑者不多见,现在已兴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