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是怎麼來的


財富是怎麼來的



中國已從過去的“企業走出去時代”轉變為“個人全球配置時代”,更多的高淨值人士已經關注時代的風口,先走一步,開始擁抱全球資產配置的時代。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總額為147萬億元人民幣,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6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人士數量達到167萬人,位列全球第二。預計2023 年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有望達到 243 萬億元人民幣,2019-2023 年複合增長率約 11%。資產越高的人群增長速度越快,中國大陸3000萬美金以上資產的人群增長速度達14%。

2018年高淨值人群主要年齡段為50-59歲。隨著年齡增長,財富保障訴求領先增值訴求的幅度會逐漸加大。高淨值人群的理財需求開始聚焦財富的穩健保值以及有序傳承。對此,資產配置成為關鍵。

1

為什麼要做資產配置?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哈里·馬科維茨(Harry Markowitz)就提出【現代資產組合理論 - Modern Portfolio】,告訴理性投資者應該用分散投資來優化他們的投資組合。

該理論認為,分散投資對象可以減少非系統性風險,並且將無風險資產納入投資組合。馬科維茨曾分析了11個國家股市的歷史收益數據,得出國際化分散投資可以優化投資組合收益,後來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全球資產配置優於單一國家市場配置,這已經被無數學術研究、行業實踐所證實。

財富是怎麼來的


從單一資產到全方位資產配置,通常在國際間實現“跨資產類別配置”,風險可降低46%。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高淨值人群的投資方式還是較為單一,一旦未來出現“黑天鵝”,單一的投資方式都會讓投資者損失,因此,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選擇進行全球資產配置,對沖風險效果顯著。

多家機構調查,大部分的投資者希望尋找到適合他們的資產配置,以獲得又穩又多的收益。現代投資方法論研究大師RogerIbbotson說:“長期來看,投資者91.5%的收益來自資產配置。”老債王John Templeton說:“除非你能確定自己永遠是對的,不然就該做資產配置。”

2

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兩個詞,一個是“分散”,一個是“分配”。即把錢儘量分散到不同的資產上,以科學的方式去分配。

專業的名詞叫做“跨資產類別配置”,意思就是你的錢沒放在一種資產上。比如你買股票和基金,還買了銀行的投資股票的理財產品,那就不叫分散,因為你的錢都集中在股市。可是如果你還有一部分買了國債、買了信託,或者貨幣基金,這些是不受股市影響或者受影響很小的,和股票投資不屬於一個資產類別,那你的風險就分散了,這就是分散投資、跨資產類別投資的意義。

財富是怎麼來的


那麼,是不是跨了資產類別就行了?當然也不是。比如假設你是個巴西或者土耳其或者阿根廷人,所有投資都在國內,貨幣大貶值,你的投資會受到多少影響,縮水多少?這就引出資產配置的另一個必要的分散,在不同國家地區分散投資,即“跨地域國別配置”。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你的錢需要在不同國家,配置到不同的資產類別中去。說完了分散,說說分配。這裡就涉及究竟把錢投到哪裡了,會提及各個具體的資產類別,不同的風險偏好對應不同的產品類別,不同的產品功能也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