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副總裁張迎華:製造業企業復工,智能化生產作用明顯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寬敞的車間裡,“訓練有素”的工業機器人有條不紊地揮臂作業;自動化流水線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流轉、組裝等工作……這是曙光天津工廠復工後的場景。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智能製造、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高科技被廣泛應用,在遏制疫情蔓延的同時,也助力企業快速恢復生產。

中科曙光副总裁张迎华:制造业企业复工,智能化生产作用明显

2月初,曙光天津工廠接到疫區的緊急需求,為了第一時間將IT設備發往抗疫前線,中科曙光迅速採取行動,周密部署,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經天津高新區政府批准,於2月3號提前復工復產。

在自動化流水線、機器人、智慧立體倉庫等智能化生產線的“加持”下,天津工廠24小時不停歇,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短短几天,數百臺服務器等IT設備迅速運抵河南、安徽、江西等疫情防控一線。

中科曙光副總裁、智能製造總工程師張迎華表示,曙光天津工廠之所以能夠迅速恢復生產,一方面離不開曙光同事的辛勤付出,同時也得益於公司在智能工廠方面的長期研發與投入。目前中科曙光已經具備了智能工廠的整體規劃設計能力,掌握了服務器智能製造的關鍵工藝和技術。一大批先進的智能裝備和軟件管理系統用於服務器產品的生產製造,大大提高了IT硬件設備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

曙光天津工廠自2010年4月投入使用以來,採用了大量自動化設備,包括模塊化柔性智能生產線、全自動溫控老化室、全自動化成品包裝線等,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生產,滿足客戶各類緊急供貨需要。

相比傳統生產線,在生產等量產品的情況下,智能工廠所需人力大大減少,能有效緩解疫情期間人員短缺的問題。以曙光自主研發的智能內存條檢測設備為例,該設備在設定好程序和標準後,只需要定期批量添加內存原材料,即可實現無人值守的生產,其產量相當於手工產線5個人工同時作業。

此外,曙光智能工廠還採用虛擬建模和工藝仿真等技術對工廠規劃、工藝步驟、生產管理等進行優化;採用數字孿生技術和數字化製造平臺管理工廠生產,實時監控工廠整體運行,實現產品設計、工藝設計、生產製造的快速轉換和產線上產品的快速導入;同時曙光智能工廠還通過採用ERP、WMS等信息化系統實現對工廠的高效管理,給有序生產帶來進一步的數字化保障。

中科曙光副总裁张迎华:制造业企业复工,智能化生产作用明显

疫情的暴發,給中國眾多企業造成嚴重損失,尤其是勞動密集型傳統制造業,在延遲開工、復工人數不足、有效生產時間縮減、產能壓縮等多重壓力下,生產經營受到極大影響,企業生產力大大下降,面臨進退維谷的尷尬。

“智能製造所形成的智能化、數據化、少人化甚至無人化優勢在疫情期間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也讓我們不得不深刻認識到,儘快實現產業智能化升級是製造業未來發展大勢所趨。”張迎華表示,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國製造業的“洗牌”和優勝劣汰,一些製造業和企業加快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腳步已刻不容緩。

中科曙光在自動化、智能化方面多年深耕佈局, 2020年,一批新的高端整機智能製造工廠及產線將陸續投入生產,將極大賦能產業鏈條上下游生態合作伙伴,助力產業智能化水平提升。未來,曙光公司將不斷完善和升級智能製造體系,提升品質水平和製造效率,共贏數字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