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铺就致富路 周宁3年植树造林逾16700亩

林下经济铺就致富路 周宁3年植树造林逾16700亩

图为植树活动现场。黄起青 摄

宁德新闻网3月13日电 (黄起青)13日,福建宁德市周宁县200多名机关干部职工,与黄振芳及其儿子来到该县七步镇纵三线八蒲大桥段山地开展植树活动。现场,大家三两协作,挥锹铲土、扶苗培土,不到一个小时就种下红叶石楠、山樱花等各类苗木400多株。

望着山坡上新种下的苗木,现年91岁的七步镇后洋村村民黄振芳对记者说,希望以后的每一年,后辈孩子们都能继续他们的精神,一直造林护林下去。

林下经济铺就致富路 周宁3年植树造林逾16700亩

图为机关干部职工三两协作,挥锹铲土、扶苗培土。黄起青 摄

后洋村是老区基点村,早期群众生活困难,黄振芳一家七口人常常连肚子都喂不饱。适逢政府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号召农民勤劳致富,年逾半百的黄振芳积极响应政策,承包山地、开荒种树。

1983年,黄振芳带领全家上山开垦荒山、贷款造林,短短几年内造林1207亩,成为当时宁德市唯一的福建省造林大户。在他的带领下,后洋村掀起了造林热,林地面积很快扩增到7307亩,并在林下套种生姜、马铃薯、魔芋等经济作物,实行“以短养长”,实现全村群众脱贫增收。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也没底,造林的时候条件很艰苦,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下去。”黄振芳回忆说。

林下经济铺就致富路 周宁3年植树造林逾16700亩

图为机关干部职工三两协作,挥锹铲土、扶苗培土。黄起青 摄

30多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原来千千万万棵小树苗已经长成成片的参天大树林,后洋村也因为生态资源丰富,发展起蜜蜂养殖、铁皮石斛、花卉种植等林下经济;铺设观光旅游步行道,新建展示厅、休憩亭等,发展林下旅游经济。

如今,该村已是小有名气的“明星村”,村里群众纷纷办起农家乐和民宿,成立合作社,近三年来先后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下一步,该村计划建设草莓、葡萄采摘基地,通过农业和旅游相结合,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的致富路。

周宁县副县长朱泽斌表示,将发扬好“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及黄振芳植树造林的精神,一起厚植绿色屏障,擦亮生态名片,让森林资源迸发出更多的红利,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带领更多村振兴发展。

林下经济铺就致富路 周宁3年植树造林逾16700亩

图为植树活动现场。黄起青 摄

近年来,周宁县持续推进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工作,不断扩大森林面积。2017年至今,该县累计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6719亩,森林抚育完成面积44134亩,以森林覆盖率72.82%获称“福建省森林城市(县城)”。

该县还大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争取省级林下专项资金910万元,补助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和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经济项目54个,引进花卉苗木生产企业12家,支持建设省级现代花卉大棚4家,带动民众就业增收。(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