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一部新上线的纪录片《剩女》,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很多人可能没看过,先简单科普下。


它讲的是3位「中国大龄未婚女性」,在各种压力之下的挣扎、妥协,甚至逃离的真实故事。


坦白说,这个话题并不新鲜。


单单「剩女」这个充满歧视性的称呼,就值得被怼个千八百遍。


毕竟,实在难以想象,2020年了,还有人拿着这个2007年的老旧词语,对「大龄未婚女性」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绑架。


但出人意料的是,截至目前,2000多人在豆瓣打出了8分的高分。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很多人评价——它真实到让人窒息。


真实到什么程度?


看完全片后,我甚至觉得,无论你是单身、未婚还是已婚,都应该看看它。


因为,当我们在谈论女性对婚姻的选择时,谈论的其实是自我成长和对幸福的定义


01


婚姻市场如何看待30岁+的女性?


纪录片中的三位女性,30多岁,受过良好的教育,经济独立。


符合大部分人对「剩女」的定义。


其中,一号女主的经历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华梅(Hua Mei 音译),34岁,律师。


迫于家里的催婚压力,她来到某婚恋网站相亲。


结果,跟咨询师的初次对话,就让人气到爆炸。


简单了解过华梅对另一半的要求后,咨询师做的第一件事是——


真诚地帮这个34岁的女人“认清现实”。


“我说话可能稍微直接一些,从外形来看,你不是什么美女,不漂亮,而且你年龄真的很大了。”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没想到,华梅根本不买账。


听到对方说自己不漂亮,她无所谓地笑了笑。


可对方说她老,华梅不认同地回复说,“我觉得自己的年龄很好啊。”


这句反驳,让咨询师非常不舒服,她像是听到了某件好笑的事,满脸难以置信。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嗯?你觉得你的年龄在婚姻市场

还是一个很好的年纪?


华梅坚定地点了点头。


咨询师不服气,也不认输。


为了尽快让这个34岁的的女性向现实低头,这之后,她的语气变得咄咄逼人。


“你不要想我现在状态很好,自己觉得很年轻。这都是自欺欺人的,都是你自己觉得的。


你要现在谈恋爱,最快36生孩子,也算高龄产妇了。


什么?你还想过不生孩子?既然你选择婚姻,那你就不能不生孩子。”


前前后后三大段话,像极了PUA洗脑现场。


最后,她还不忘总结:


“你的性格有一点硬,希望你柔一点。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不知道看到这里,你们是什么感受。


反正同样作为女性的我,极度不适。


短短几分钟的对话,婚姻市场偏爱的女性标准暴露无遗——


年轻好看的当然抢手,如果两样都不占,那起码也要顺从听话,性格别太要强。


难怪咨询师努力想要“掰正”华梅。


这套“好嫁风”的标准之下,她倒是显得格格不入了。


02



这些「贬低」,绝不是华梅头一次听到。


在公园的相亲角,她的职业也曾成为大妈的攻击目标。


当时,替儿子择偶的大妈在得知她是律师后,上来就是一顿长枪短炮:


“律师多厉害啊,要是吵架了,你一下搬出个民法、刑法啊,我吵得过你?”


大妈这话说得幽默,可嫌弃却是真实存在的。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当华梅试图继续沟通,大妈直接赶客,


“咱不谈了好吗,我害怕。”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都以为律师最会吵架。可谁能想到,她此刻只能尴尬微笑。


大妈只是萍水相逢的路人,错过也就错过了。


在最亲近的家人面前,压力更大。


痛苦的女孩,有时候是因为被束缚在亲情中,看不得亲人难过,所以才会愤怒又无奈。


她的老家在山东农村,家里有五个姐妹。


父亲嘴上说着,

“别看我都是闺女,也比你们儿子都强。”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听上去好像是夸奖,但所有人都能听出背后的不甘。


女儿争气,给“断后”的家庭挽回了面子。


可她不结婚,又让老人在外抬不起头。


所以平时融洽的家庭,一提到华梅的婚姻问题,立刻爆发。


纪录片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七大姑八大姨围坐一堂,拿出最极端的话,集体围攻华梅:


“就是上学上傻了。”


“你一天不成家,爸妈一天就不放心。”


“你以后有病有灾,谁照应你?”


“不结婚就得判刑。”


“不结婚,再幸福也不叫幸福。”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老父亲甚至打起了苦情牌:


从小到大你要什么都给你,你考上大学,咱家那么穷,我还供你上完学了。


我起五经睡半夜地干,还不就是为了你。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这让华梅无法抵抗,只能落荒而逃。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我知道,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质疑:


34岁还不结婚,一定是华梅的择偶条件太挑剔了吧!


真的如此吗?


恰恰相反,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另一半,她都有非常明确的认知。


她对另一半的要求有两点:


一是受过良好的教育;


二是要尊重女性,比如双方要合理分配家务。


之所以提到家务,是因为她的前男友就是完全不做家务的人,直接导致了两人分手。


这两个条件,苛刻吗?起码我觉得挺正常。


但就是这两点要求,她遇到的男性几乎都无法做到。


有一次,她相亲时遇到一个山东老乡。


两人一听对方也是滨州的,家里还相隔不远,聊得很热络。


可一说到对另一半的要求,男方说,


“成了家,我要占主导地位。可以一半一半,只不过我要占更大一半……


女生不能比我强太多。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华梅的表情肉眼可见垮了下来。


或许至此她才明白,原来,无论对婚姻市场、男性亦或是家人来说,最“完美”的女性标准首先应该是「顺从」。


华梅形容自己的处境是:一边战斗,一边撤退。


在随波逐流中,又心有不甘。


这何尝不是大部分大龄未婚女性的真实困境?


她们都知道,除非抛弃一部分自我,放弃自己的棱角,去适应固定的社会标准,否则就永远无法融入婚姻市场。


03


当婚姻成了一个任务,它还能否通向幸福?


华梅的故事并非是个例。


纪录片中的另外两位女性,也都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比如,28岁,北京户口,有房有车的徐梅(Xu Mei音译)。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名牌大学,工作体面,性格开朗……按理说备受婚恋市场青睐。


可她的恋爱,却总受制于「控制欲」超强的母亲。


最近的相亲对象,也因为对方不是北京户口,无疾而终。


每当女儿要向母亲说道理,冷静也好,痛哭也好,她的反应总是这样: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一句话,根本说不通。


习惯了顺从的她,也会为此痛苦,甚至因此在接受心理治疗。


可她无力改变,无心改变。


而最后一位女主盖琪(Gai Qi音译),是一位大学教授。


她也曾是一个“剩女”,但现在,她已经成功走入婚姻。


说起这段婚姻,她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是——

妥协。


无论何时,她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平静。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哪怕她承认婚后的生活没有单身时有趣,甚至经常很无聊。


但她认为,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美好的。


“婚姻关系,总是需要妥协的……你肯定要舍弃一些东西。我选择活在当下”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她,她们,到底为了什么而妥协?


归根到底,婚姻好像成了一个魔幻的词。


大家认定,婚姻才是获得幸福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你大龄未婚,你就是个失败者,任何人都可以对你横加指责。


以法定结婚年龄为标尺,老一辈人推动着它,新一代人传承着它,一个女人的全部价值,几乎都基于婚姻。


不得不让人怀疑——


当婚姻变成了一个不得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任务,它真的还能带领人们通向幸福吗?


说实话,纪录片中选择的女性,不管是学历还是眼界,都不算底层。


可她们依然无法摆脱单一的婚姻观,坚守住绝对独立的人格。


三个人中,只有华梅是个例外。


故事的最后,34岁的她选择去法国留学。


课堂上,她专心记着笔记。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放学后,骑着自行车穿行过校园。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此时的她,一身轻松,完全是一个普通的女学生模样。


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结局。


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15年-2017年,因为大家太关注华梅的近况,最近,她在推特上回答了网友的问题: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如今,她已顺利从法国毕业,并移居德国,继续做律师,也结婚了。


总有些期待和追求,不会被外界的声音阻碍。


让人感动的是,华梅是个农村女孩,可她一直在努力做自己,追求更适合自己的人生。


面对困难,他一直在找解决办法,绝不逃避。


她是个能解决问题的人,也借此完成了自我蜕变。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借她们的故事,得到自己的感慨。


不过,剩女这个带有歧视意味的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值得引发集体关注的社会现象。


更值得大家关注的是,一个中国女孩,究竟要经历多少困难,才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你值得更好的”,并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口号。


你无法想象,为了让自己“值得”,她们究竟付出了多少。


“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她们中的大部分人,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安稳的一生。


她们要漂亮,要温顺,未来的归宿是婚姻,能让她们大展拳脚的地方是:菜市场、厨房、育儿室。


时代在进步,却很少有人关心过,


当代女性到底在追求什么?当代女性的幸福标准是什么?


恐怕,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稳定了。


无论是经济独立,还是精神自由,无论是事业成功,还是灵魂丰满……


女孩们眼里装着的,也可以是星辰大海。


无论最终,她们选择走进家庭,或是终身自由,都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选择,不应该受到任何人的评判!


希望每个女孩,对于自己的生活可以有更自由、多样化的选择。


希望大家,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