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间有什么好的方法调节育儿观念存在的差异?并在实践中很好的落实?

育航KIDS


关于育儿的点滴大要,以前也聊过。

题主的说的好难,不难,一点不难。不管任何亲人在教孩子时,其他任何责任当事人,或责任担当人,说明白点,不管谁教孩子什么,其他任何人,最好不要当时管当时问。这不就教孩子的当时一切产生的偏激心里就过了,也可以说事情就完了。

当然做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和担当的人父母,自己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就行了。不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怎么教,那是他们的事。如果不吵架,可能谁也管不了他们。

那作为孩子也要教育好,那责任和担当主体怎么办呢。我们来看孩子成长规律,分0至4岁阶段,3至7岁两阶段,7岁后8岁就进学校了。逐惭在学校使用自己从0至7岁获得的知识,来与学校获取的社会知识相互斗争中前行。看来0至7岁在家获取的知识是极其重要的。那0至7岁能学到什么知识哩?这么小的小孩,能学什么知识?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教育孩子就是在0至7岁阶段让他知道好坏与对错就行。就是这么简单,这么明了,可以从众多人教育中突围出来,爷爷奶奶,还有邻里等人的教育。这中间的关键点是责任和担当方,就是父母的思想的认知观的正确与否,如果偏激,那传承给儿女的也差不多会偏激。如果父母思想正确,中庸,儿女成长起来思想一般也合群,处事也正确合群。

题主看到或听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样,不合符自己的思想教育孩子,心里就不是滋味,这里就得说题主的思想观点的正确性了。自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那怎么教育出孩子突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教育阻力呢。

其实上面也说的明白,孩子的教育,无论公婆如何教育,或外公外婆如何教育,那是他们的事,作父母的教育仍然是第一位的,只在孩子在自己面前的表现作为教育的事例。如果孩子在自己面前表现超常行动,就得纠正,或武力纠正,让孩子知道对错,分辨好坏就行。这样孩子就会依父母的标准在社会上知道好坏与对错,然后在学校中在逐步成长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