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十大戰神


中原十大戰神

(10)蒙恬

秦朝大將蒙恬率領30萬秦軍北伐,收復河套地區(內蒙古),秦軍北擊匈奴部落,佔領面積200萬平方公里。修建萬里長城,西起隴西的臨洮,東至遼東地區(遼寧)。建立重鎮九原郡,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里。蒙恬威震匈奴,勇冠三軍的善戰之將,譽為“中華第一勇士”。

“蒙恬將三十萬人,威振北方”

(9)李世民

李世民四方戰爭,逐步消滅各地軍閥勢力,完成統一全國戰爭。李世民率領唐軍多次遠征,先後擊敗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對外武功顯赫,唐朝更是聲威遠播,李世民威震天下。草原上的蠻族俯首稱臣,尊稱李世民為天可汗,成為草原和中原的天下共主。

公元645年,唐軍北進高句麗,李世民攻陷十餘座城,斬首高句麗士兵4萬餘級,唐軍繳獲戰馬無數。此後,李世民在安市城外大破高句麗大將“高延壽”的15萬大軍,為隋朝洗刷前恥。

“唐太宗扭轉形勢,戰勝他們,使他們害怕中國。”——【法】勒內·格魯塞:《草原帝國》

(8)皇太極

公元1619年,明朝出動11萬甲士,號稱47萬大軍,兵分四路攻打後金王朝。皇太極自少年起常隨父親征戰,參戰了著名的薩爾滸大戰,6萬後金鐵騎在薩爾滸全殲明軍主力(馬林部),隨後晝夜行軍數百里,大破東路明軍(劉鋌部),在南下攻破南路明軍(李如柏部),後金鐵騎衝鋒陷陣,明軍驚恐潰逃,自相踐踏死者無數。至此,後金鐵騎在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主力5萬人,戰死將領300員,繳獲軍用物資無數,是明清大戰中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場戰役。

萬曆皇帝仰天大哭:“天亡我大明”!

皇太極兩徵朝鮮,徹底平定遼東地區,北面擊破蒙古(察哈爾部),建立大清王朝。

“真命世之主也!”

(7)郭侃

元朝大將郭侃橫掃中亞地區,統領蒙軍入侵波斯,郭侃破其兵五萬,攻陷了128餘座城鎮,蒙古帝國徹底征服波斯地區。隨後郭侃揮師西進,直到巴格達的攻防戰為止,郭侃大破阿拔斯王朝7萬大軍,攻陷300餘座城鎮。在攻陷了巴格達後,郭侃揮師南下攻打巴兒蘇丹國,攻破185座城鎮,迫使巴兒蘇丹國投降。隨後,郭侃率軍北上支援蒙軍在歐洲的戰事,蒙軍大破十字軍,攻破120座城鎮。郭侃入侵小亞細亞半島,再次攻陷120座城鎮。公元1259年,蒙古帝國在對大宋戰事不利 ,蒙古可汗“蒙哥”戰死沙場,郭侃即班師回朝。

元朝大將郭侃西征,一生攻破700餘座城鎮,先後擊敗伊斯蘭軍、十字軍、大宋軍,為其征服之地的人們所畏懼。

“東天將軍,神人也”

(6)楊延昭

楊家戰將驍勇善戰,大小百餘戰皆勝遼軍,被中原老百姓稱為“無敵將軍”。北方遼朝先後擊敗了唐朝、突厥、女真、室韋。契丹鐵騎所向霹靂,其父楊業卻能角勝契丹30餘年,(遼史:宋將楊繼業初以驍勇自負,號楊無敵。遼史:汝與我國角勝三十餘年)。遼人凡見楊無敵即刻逃遁,楊家戰將在遼軍中聲威大震。

楊延昭扛起父輩的意志,再勝契丹30餘年,宋軍威震邊庭。遼人認為楊延昭是北斗七星中的第六星(契丹神話中的戰神),天神下凡主鎮幽燕北方地區,是契丹人的剋星。

“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

(5)霍去病

公元前123年,17歲的漢朝大將霍去病率領800鐵騎行軍數百里,大破匈奴於漠南,斬敵兩千人,兩次功冠全軍,霍去病受封冠軍侯。19歲的霍去病作為驃騎將軍,率領漢軍兩次攻佔河西地區,在皋蘭山下重創匈奴軍。隨後,霍去病率領大漢鐵騎孤軍深入,全殲3萬匈奴軍,讓匈奴部落的實力受到一次極大打擊。此後,匈奴渾邪王率領4萬人投降,漢朝實際控制了河西地區,霍去病打通了西域道路。

21歲的霍去病再次率領5萬鐵騎深入大漠之北,尋找匈奴主力決戰,北進兩千多里,漢軍渡過弓閭河,大漢鐵騎全殲匈奴7萬餘人,兵鋒直至北大漠,霍去病加官為大司馬(漢朝大將軍同級),23歲英年早逝。

“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

(4)毛文龍

毛帥和葡萄牙傳教士交好,自學葡萄牙語,掌握了近代化軍事體系。法國耶穌會士皮埃爾·約瑟夫·德·奧爾良所著《韃靼人兩次征服中國史》稱:“毛文龍習葡文,並從葡人治軍事學,使其具備了當時一般中國人所沒有的軍事技能和近現代意識,幫助他力抗強敵。”

毛帥在東江鎮建立了葡萄牙式的海軍陸戰隊,開闢第二戰線打擊金朝的大後方,攻陷後金王朝三大堡壘(董骨寨、牛毛寨、閻王寨),深溝高壘,易守難攻,是後金起家時的根據地,東江軍將其燒燬。發動攻打後金老巢的瀋陽戰役,“東兵之進而搗瀋陽以覆其巢”,使得後金兩面受敵。

公元1627年(丁卯之役),金朝出動10萬主力攻打東江鎮和朝鮮,鑲藍旗旗主阿敏、鑲白旗旗主阿濟格、鑲紅旗旗主嶽託。明軍血戰到底,五戰而五勝,全殲數萬八旗軍。意大利傳教士馬爾蒂尼(中文名:衛匡國)向羅馬教廷彙報情報,記載稱:“此次戰役之激烈為中國所未曾見”,“抗拒韃靼人最有力的要數英勇蓋世的大將毛文龍。”

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東江。

(3)項羽

“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

項羽青年時,就有過人的勇氣,力大能扛鼎。公元前207年,40萬秦軍圍困起義軍在鉅鹿,起義形勢急轉直下,項羽親率2萬甲士渡河而戰,與秦軍大戰9次,楚軍大破秦軍。項羽繼續北上進攻,再戰再勝大破秦軍。秦朝大將章邯害怕朝廷加罪,於是率領秦軍投降於項羽。項羽揮師西進首都咸陽,楚軍火燒秦王宮三月不息,自立為西楚霸王。

公元前205年,劉邦率領聯軍40萬對抗西楚霸王,項羽率領3萬大楚鐵騎在彭城外大破聯軍,斬殺10萬之眾,戰場上屍橫遍野,再將10萬敵軍趕下河水,聯軍一潰千里,西楚霸王威震天下。

“昔項籍七十餘戰,未嘗敗北,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恃勇無謀故也”

(2)岳飛

公元1140年,嶽帥第四次北伐(郾城之戰和潁昌之戰)

金朝出動一百員大將【副統軍粘汗孛堇、萬夫長撒八孛堇、都元帥完顏宗弼、龍虎大王完顏突合速、蓋天大王完顏宗賢、萬夫長夏金吾、昭武大將軍韓常、千夫長王松壽、千夫長張來孫,千夫長阿黎不,千夫長猛安孛堇、左班祗候承製田瓘......】

兩軍在郾城外,8000大宋鐵騎(背嵬軍)對戰1.5萬大金鐵騎,10萬宋軍對戰12萬金軍,雙軍一直廝殺到夜黑,宋軍全殲王牌師鐵浮屠,斬殺十員大將,金朝兵敗如山倒。都元帥金兀朮戰敗後,再次集結13萬金軍攻打潁昌城,宋軍血戰到底,嶽帥再戰再勝,過萬不可敵的金軍一潰千里,萬夫長夏金吾陣亡,副統軍粘汗孛堇陣亡,宋軍活捉七十八員大將(千夫長王松壽、千夫長張來孫,千夫長阿黎不,左班祗候承製田瓘.......)。至此,嶽帥全殲金朝一百員大將,威震華夏。

直到數百年後的清朝(後金),開國之君努爾哈赤仍然崇拜岳帥,影響中國上百年戰爭歷史,成為金清兩朝公認的中原武聖。

(1)韓信

漢朝大將軍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率領漢軍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對楚國的初戰勝利。隨後,韓信開闢北方戰場“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韓信背水一戰大破趙軍,漢軍一舉攻下井陘口,漢軍殺得橫屍遍野,一個上午就擊敗了20萬趙軍,韓信名聞海內,威震天下。韓信率領漢軍繼續東進,大破齊楚聯軍20萬,斬殺楚國大將龍且,項羽驚恐萬分。

公元前202年,韓信統領40萬漢軍在垓下決戰項羽,漢軍重重圍困10萬楚軍,韓信命令士卒夜唱四面楚歌,楚兵戰心瓦解,士氣低落,韓信率領漢軍大破楚軍,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殺。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功高無二,略不世出”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