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你連“雞娃家庭”都沒聽說過?

昨天跟一位很久沒有聯繫的家長聊了聊。

馬上準備開學了,瞭解下他家孩子的情況。

這位家長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家長,我們最遲半個月會聯繫一次,從他家孩子3歲開始,到現在小學,一直在服務,關注她們家。給她們家建立了一份家庭成長檔案,記錄了這麼多年孩子和家長的成長。

在我們共同努力下他們家孩子很優秀,是他們小區裡的“明星寶寶”。懂禮貌、有愛心、活潑、開朗,人見人愛。孩子在幼兒園階段一直堅持按照最科學的教育方式,沒強迫讓孩子學習各種知識,報任何的學習班。

作為父母,你連“雞娃家庭”都沒聽說過?


到現在小學階段,成績不算數一數二,但是培養出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至於成績排名,只是時間問題。

疫情當下很多家庭都出現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每天接電話,解決問題,因為她家孩子情況比較好,我也沒有主動電話聯繫,到現在有將近一個月沒有聯繫,有點意外。

剛聊了幾句他就開始說最近很困惑、很焦慮。按理說她家孩子當下的情況,會有教育的小問題,但是不至於讓她焦慮、困惑。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到底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讓他如此焦慮。

作為父母,你連“雞娃家庭”都沒聽說過?


溝通中說到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雞娃家庭”。可能大多數的家長都聽過所謂的虎媽貓爸這些概念,對於“雞娃家庭”不太瞭解,這又是一個什麼概念的代名詞呢?

近幾年北上廣深家長們流行的一種教育方式,意為 “給孩子打雞血”,不停地讓孩子去學習,去拼搏。這些孩子往往出生在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就被父母安排各種培訓打雞血。

當然除了雞娃,現在還有“青蛙”“牛蛙”“素雞”。

作為父母,你連“雞娃家庭”都沒聽說過?


青蛙:指普通孩子,也叫普娃。

牛蛙:指某一方面或多個方面非常優秀的學生。種類也很多,例如數學比較好的叫奧牛,能看英文原版著作的叫英牛,兩項兼具的叫英奧混血牛…

素雞:雞血級別的素質教育,比如鋼琴、圍棋、畫畫等各種才藝情商活動統統包含,還有延伸到馬術、擊劍、花樣滑冰、冰球等更一對一的課程。

一線城市雞娃圈的孩子,有點恐怖……

據說很多孩子從小看大量英文書,聽大量的材料,兩三歲就認識好幾百字,中班大班就中英文自主閱讀,英語自由對話,發音地道,中文很多孩子已經會背誦經典,大量詩歌,四五歲就100以內加減法甚至乘除法,而且閱讀的書籍很多,知識面豐富。

為了讓大家對雞娃家庭有個直觀的感受,我找了到一位在一個500人雞娃群裡的家長,看看他是如何安排孩子學習的。

作為父母,你連“雞娃家庭”都沒聽說過?

這只是2歲之前的,2歲之後更誇張


這位家長也表示強迫性的學習帶給孩子最終的厭學、排斥學習。而且還可能產生心理上的問題。

但是當下的雞娃家庭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很多雞娃家庭,都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感受,生怕孩子牴觸,一旦孩子不願意學絕不強迫,他們經常交流各種方法鼓勵孩子學習,塑造孩子的自信,多誇獎多讚美,讓孩子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畏難,能堅持,這樣才有後勁。

作為父母,你連“雞娃家庭”都沒聽說過?


也就是說“雞娃家庭”不但讓孩子學習各種知識,同時不是強迫,高壓逼迫孩子,而是讓孩子從小發自內心地去要學習。這顛覆了她之前的認知,也感覺她錯過了孩子教育,更耽誤了孩子的教育!畢竟自己孩子將來是要跟這批孩子一起競爭高考,還有職場。看到同齡的孩子如此優秀,不焦慮肯定不可能的。

當說到這的時候我也被她的這種焦慮給帶入進去了。開始懷疑自己的專業性,學習家庭教育,研究孩子學習這麼久。難道之前的理念都是錯的?這麼多大師先賢總結出來的教育規律也是錯的?

作為父母,你連“雞娃家庭”都沒聽說過?


不對!肯定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開始抽絲剝繭去分析她說的每一句話,以及每一個信息背後的邏輯性和深層原因,在按照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規律一個個分析。

把這些信息背後的問題在整合,給出了我的答案:堅持她當下的教育方法。以及給出了為什麼要堅持的理由和原因。

她聽完之後恍然大悟,更加堅信自己做的是正確的。只是最後她也說的話讓我挺意外的:這麼久沒聯繫,就是在懷疑我之前給他的方法和理念是否是對的。

作為父母,你連“雞娃家庭”都沒聽說過?


其實這也沒什麼,孩子成長是個過程,不像維修機器,用上工具,用上方法立馬就會見效,孩子的教育有緩發性,很多家長在還沒有等到有結果的時候,提前就放棄了,這在我看來太正常了。

言歸正傳說到“雞娃家庭”,不由得讓我想起某社會學的學者說的一段話,原文記不清了,但是大體的意思是:當下很多一線城市的中產,都是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所以當這些中產成為父母后,也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基因遺傳和學霸家長加持,想讓孩子也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甚至實現階層的躍升,那麼他們會選擇在教育做更多的投入和投資,希望孩子能過得更好

作為父母,你連“雞娃家庭”都沒聽說過?


不否認他們有他們的立場和理由。但每個孩子不同,每個家庭不同。不是一個方法適應所有的孩子。還是那句話家庭教育是站在瞭解這個家庭的情況,孩子的成長經歷之後再量身定做的專業工作。

三個孩子考試都沒及格,可能三個孩子不及格的原因各不相同,如果看某些自媒體文章上講的什麼孩子成績不及格你這樣做就好了。可能會把孩子整廢掉。


最後對於“雞娃家庭”你是怎麼看的呢?

作為父母,你連“雞娃家庭”都沒聽說過?


ps:看到雞娃家庭的學習從小對孩子在語言上的培養,贈送大家一份少兒英語學習教程、找這個號同名公眾號領吧。不能在這個平臺發其他平臺的消息,怕被封號,能不能領導就看緣分了!

一位服務了上千家庭的一線一對一家庭教育指導老師,有問題聯繫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