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四)

中药材品种繁多,产区广泛,历代本草记录使用习惯也不尽相同,类同品、代用品不断涌现,因此有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将陆续录入这些常见的中药材别名,以备不时之需用。

一、根茎类(续)

25、玉竹

(1)处方常用别名:玉竹、肥玉竹、炙玉竹、葳蕤、葳参、尾参、生玉竹,蒸玉竹、山苞米;

(2)不常用的别名:姜蕤,委萎,女萎,王马,节地,虫蝉,乌萎,乌女,青粘,黄芝,地节,马熏,女草,娃草,丽草,蔬参,玉参,玉术,山玉竹,姜香,小笔管菜,十样错,竹七根,竹节黄,黄脚鸡,百解药,山铃子草,铃铛菜,铃当菜,灯笼菜,山姜,黄蔓菁,芦莉花,连竹,西竹,甜草根,靠山竹。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四)


26、黄精

(1)处方常用别名:生黄精、熟黄精、甜黄精、制黄精、酒黄精、鸡头精、姜形黄精;

(2)不常用的别名:鸡头参、囊丝黄精(白芨黄精、金氏黄精(滇黄精,西南黄精,德保黄精,节节高)、多花黄精、玉竹黄精、生姜、野生姜、野仙姜、山生姜、老虎姜、山姜、兔竹、鹿竹、仙人余粮、救荒草、黄鸡根、戊己芝、救穷、米铺、黄芝、黄鸡菜、龙衔、太阳草、垂珠、鸡格、苟格、马箭、姜蕤。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四)


27、百部

(1)处方常用别名:肥百部、生百部、百步、制百部、蒸百部、炒百部、蜜炙百部、炙百部、百条根、九重根;

(2)不常用的别名:百奶,百奶根,山百根、百部子,嗽药、野天门冬、九丛根、九虫根、一窝虎、九十九条根、牛虱鬼、闹虱药、虱药、药虱萄、婆妇草根、蔓草百部。

(3)商品别名

A、直立百部:主产于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B、蔓生百部:又名蔓草百部。主产于安徽,山东、江苏,湖南、湖北、江西、陕西,四川等地。

C、对叶百部:主产于湖北、广西,云南,四川、安徽等地。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四)


28、石菖蒲

(1)处方常用别名:石菖卜、菖蒲、菖卜、九节菖蒲等;

(2)不常用的别名:千石菖蒲,九节菖,寸菖蒲,昌本,昌阳,昌羊,尧韭,尧时韭,木蜡,阳春雪,望见消,水剑草根,苦菖蒲,粉菖蒲,粉菖,剑草根,剑草菖蒲,剑菖、山菖蒲,溪菖,石蜈蚣,野韭菜根,水蜈蚣,香草根,香菖蒲,药菖蒲。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四)


29、半夏

(1)处方常用别名:半下、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水半夏、青盐半夏、竹沥半夏、苏半夏、宋半夏、清夏、法夏、姜夏、生半夏、制半夏等;

A、生半夏:晒干生用入药者,生半夏有毒,很少用于内服,多作外用药;

B、制半夏:处方中写半夏、半下指制半夏或水半夏、姜半夏。为生半夏用生姜汁,白矾制过入药者。制后毒性降低,和胃止呕作用增强。

C、法半夏:又称法夏、法下、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

D、 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下、清夏片。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及燥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

E、仙半夏:又名仙露半夏。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陈皮、枳壳,枳实、川芎,沉香等14味中药煎汁浸泡,待药汁吸干,再烘干入药者。毒性降低,理气化痰作用增强。

F、青盐半夏:又称盐半夏。为清半夏用青盐水浸拌,晒干入药者。毒性降低,清热化痰作用增强。

G、竹沥半夏为清半夏用鲜竹沥淋洒拌匀,待竹沥被吸尽,晒干入药者。清热化痰止咳作用增强。

H、苏半夏:又称苏夏。为清半夏再经加生姜、朴硝、甘草、皂角在水中浸泡取出,再用甘草、青盐、党参、川贝等进一步加工,晾干入药者。

(2)不常用的别名:地文、地星、水玉、守田、示姑、羊眼半夏、和姑、蝎子草、燕子尾、地珠半夏、麻芋果、麻玉果、三步跳、三叶老、三叶半夏、泛石子、地鹧鸪,地茨菇、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老鸹眼,老鸦眼、捉嘴豆子、地巴豆、无心菜根、天落星、麻芋子、麻芋根、地雷公、老瓜蒜、狗芋头、珠半夏、裂刀菜、麻草子、药狗蛋。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四)


30、天南星

(1)处方常用别名:南星、天南星、陈南星、生南星,制南星、姜南星、胆南星、胆星等;

A、处方中写南星、陈南量、天南星:均为生甫星用清水浸泡数日,至无白心、无麻辣感时,再与生姜片,白矾展层均匀铺入容器内,加水淹没3~4周,然后煮适切片,晒干,再拌入生姜汁吸尽晾干入药者。毒性及燥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

B、胆制南星:又称胆南星、胆星。为生天南星研末,与牛胆汁混合经发酵加工成小方块或圆柱状入药者。性味苦凉,功偏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2)不常用的别名:虎掌,虎膏,虎掌南星,南星,白南星,蛇头天南星,蛇芋,蛇木芋,蛇包谷,蛇六谷,山苞米,山棒子,三棒子,野芋头,斑杖,掌叶半夏,半夏精,药狗丹,大扁老鸦芋头,一把伞根,东北天南星,异叶天南星,羹匙菜,大头参,独角莲,狗爪南星,母子半夏,狗爪半夏,虎掌半夏,独叶一枝枪,天老星。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四)


31、香附

(1)处方常用别名:香附子、香附米、附米、生香附、碎香附、醋香附、制香附、四制香附、七制香附、香附炭、黑香附等、莎草根;

(2)不常用的别名:莎草核,侯莎,地地蓼根,香附米,兰棱草根,小三棱,雷公头,雀头香,猪通草茹,苦芜头,莎莎草根,香头草根,回头青根,地蓼根,梭草根,草附子,水香棱根,水莎根,莎结根,地毛,水巴戟,地藤根,候莎根,夫须,抱灵居士,九蓬根,续根草,莎草疙瘩。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四)


32、泽泻

(1)处方常用别名:建泽泻、川泽泻、泽泄、泽夕、炒泽泻、盐泽泻等;

(2)不常用的别名:水泻,水泽,及泻,芒芋,天秃,一枝花,天鹅蛋,车苦菜,如意花,鹄泻,漳芝,蒲藉根,牛唇根,水菜根,杏菜根,耳泽,小圆泻,建泻,建泄,泽下,川下,建下,宅下,文且,禹孙,宅夕,水白菜。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