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戀愛的想法了,會有多可怕?

最近吧,我突然察覺,人的適應能力真的是很強。

戀愛的時候,心裡全是粉紅泡泡,整個人都快開心得飄起來;單身的時候,想到戀愛時的心動心碎,只覺得麻煩……還是單身好。

戀愛時的享受、開心都是真的;單身時對愛情的淡漠、無感也是真的。

兩種狀態在我自己身上真實呈現過,也在周圍很多朋友身上得到應證。

好像還不太懂事時,能很輕易地說喜歡。看到一個長得特別帥的男孩,心裡花痴似的開始幻想:要不試一試,希望應該還是蠻大的吧?看到一個在某一領域小有成績的男孩,心裡又開始崇拜起來:哇,他好棒!彷彿心動了……

但稍微長大一些,經歷一些事後,再濃的喜歡,也很難說出口,或者,總要經過三番五次的權衡、心理建設後才敢試探那麼一小步。

沒戀愛的想法了,會有多可怕?


無論男孩女孩,都是如此。

誰都年輕天真過,但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慢慢成熟起來,早點晚點而已。

這種轉折點發生在什麼時候呢?我覺得是當一個人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時,意識到自己即將脫離原生家庭的庇護時。

從學生身份過渡到社會人身份的過程中,人會變得理性、清醒很多,能夠自主地跳出一些你儂我儂。

20歲和25歲時都會心動,但20歲時的心動要輕盈太多了,糾結點不過是我要不要說出自己的心動呢。

到了25歲呢,心動歸心動,心動不過一會兒,立馬會想:我和ta有可能長久嗎?要是真成了,會不會浪費時間呢?我會不會在這段感情中受傷呢?……總的來說,心動的成本變高了。或者說,試錯的成本變高了。

沒戀愛的想法了,會有多可怕?

不止工作存在“試錯”一說,戀愛也是一樣的。

當然,個體的戀愛觀差異還是很明顯的,有的人在愛情裡注重體驗,有的人注重結果。二者相比,注重體驗的人會快樂得多。他們會想著當下快樂就好啦,就算結果不盡如人意也能在短期內坦然放下,朝前走,因為他們相信還會遇見下一個人呀。

但注重結果的人就不太一樣了,會長期地受一段感情影響,甚至會通過一段感情來修正自己的戀愛觀。

我希望我是注重體驗的那一派,但我發現,我終究是注重結果的。

怎麼說呢,這種心態,可能是骨子裡根深蒂固的,很難改變。注重結果的人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把戀愛當成了諸如工作、學習之類的事情去對待,渴望在戀愛裡得到回應,偶爾也講求回報,也會去思考一段感情是否值得。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遇到長相不錯、性格nice、相處也還OK的男孩,我不一定會點頭,因為我覺得我們將來沒可能,卡在學歷、地域這些因素。

但如果是體驗派,可能就不會想那麼多,不會去思考能不能最終走到一起,覺得當下在一起開心就好,哪怕知道將來沒可能也願意去嘗試和經歷。

沒戀愛的想法了,會有多可怕?

兩類人都無對錯。不過是各自選擇。

在我這種結果派看來,明知道沒可能還在一起就很浪費時間、消耗精力,還不如把心思花在工作和學習上呢,來優化自己的個人條件,爭取將來遇到更合適的人。

這時,體驗派心裡可能就會想:這也太功利了吧,兩個人在一起不就是圖個開心嘛。現在不過好怎麼會有將來?現在不嘗試怎麼就知道這段感情沒有轉機?

都有理。

單身久了,沉浸在工作和事業中久了,有時都會開始懷疑戀愛的必要性。

我最近就常會想:將來不結婚應該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吧?不用生小孩,不用負擔很多,只需要養活自己、孝順自己的父母、做好自己的工作、嘗試任何自己熱愛的事,無牽掛無羈絆。

想想覺得好酷。

但我也知道,這種想法是間歇性的。

有時又會想,孤獨到一定份上,應該也會渴望有人陪伴吧。

人就是在矛盾中前進的,所以我也不妄下定論、胡亂承諾了,怕到時候打臉,臉會疼。

近來真的享受九成的獨居生活,一個人待久了,覺得自己能生活得很好,突然對戀愛沒有了期待。

當然,學業和工作的繁忙、以及周圍沒有優質男青年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對戀愛沒了想法。

我相信,和我相似狀態的girl,應該蠻多哈哈哈。

歡迎大家留言點贊收藏,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我,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