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今,注重個人形象已形成一種自覺,幾乎每個人都希望能把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意氣風發,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而人的愛美之心並不是長大後才會萌發,在孩童時代,這種與生俱來的天性就已經開始慢慢展現。

前陣子,好媽在後臺收到一條留言,有位媽咪講到孩子到了“愛搗亂”的年紀。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平時特別愛搗鼓她最在意的化妝盒,經常拿著平時化妝用的口紅將自己的小嘴唇塗得通紅,孩子有時還會穿她的衣服和鞋子,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小大人。

除了喜歡用媽媽的化妝品外,孩子還突然變得特別“臭美”,從出生到現在,孩子的頭髮都是奶奶幫忙理的,結果有一次上完幼兒園回來後,就鬧著要去外面剪一個好看的髮型,才心甘情願去上學。

孩子這一轉變,讓家裡人都不太適應,雖然說愛美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幾歲的孩子就開始愛打扮了,以後心思就在穿衣打扮上了,擔心會影響孩子的學業和前途。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實際上,寶寶們突然變得“臭美”、愛打扮,是因為他們的審美能力開始「覺醒了」。

好媽有兩位「小公主」,因此對那位媽咪的經歷深有同感。大寶3歲的時候,特別愛穿好媽的高跟鞋,踩著高跟鞋“噠噠噠”地在鏡子面前來回行走,雖然走起來吃力和重心不穩,但大寶也依舊樂此不疲地穿著。

特別是好媽在化妝的時候,大寶也在一旁認真觀察,看著好媽抹粉底,塗口紅、弄頭髮。

好媽走開後,大寶也會試著用好媽的口紅,看著鏡子中的自己來塗,也是塗得滿臉通紅,甚至還會用好媽的粉餅給芭比娃娃化妝。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大寶的一舉一動,好媽都看在眼裡,這時,好媽就知道大寶的愛美之心開始萌動了。

為了好好抓住這個機會,好媽帶著大寶去兒童服裝店,讓大寶挑選自己喜歡的花裙子和各種髮飾。

在大寶挑選過程中,好媽也會在大寶身邊提醒和引導,例如挑選裙子時,考慮它的設計、布料還有顏色組合以及適合搭配的飾物,為大寶建造審美基礎。

直到現在,好媽帶大寶去服裝店,不用任何指導或干預,大寶已經完全知道自己想要的衣服風格、花色和款式,耐心地挑選起來。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 孩子“臭美”,是正常的心理狀態 」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很多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就特別在意自己的外表,女寶寶會開始對媽媽的化妝品、衣物、鞋子特別感興趣,而男寶寶可能也會開始重視自己的髮型和穿搭。

孩子天生就愛模仿爸爸媽媽,這種“臭美”的表現可能是一種模仿行為,但更多的,是寶寶們心理發展和成熟的正常表現。

隨著寶寶們的自主意識逐漸形成,他們也開始注意到自己的外表,同時還會將自己的外表與父母對比。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兩歲半至五歲之間,寶寶們開始進入審美敏感期,在這一階段,孩子對新鮮事物都產生了自己的標準和要求,同時對於自己的穿著和打扮也變得非常的敏感和挑剔。

對孩子來說,審美敏感期是孩子審美能力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寶寶對外表產生興趣,就是進行美感教育最好的時候。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爸爸媽媽覺得說上學前小孩子的衣服不必太講究,能穿、保暖、數量夠就好,出於節約,很多二胎寶寶都是穿哥哥姐姐剩下的“二手衣”。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然而,父母的穿衣觀念,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審美觀。

試想一下,如果寶寶從小到大都是穿哥哥姐姐穿過的舊衣服,他們從未接觸過嶄新的衣物,也從未自己選擇衣服和穿搭,慢慢的,他們對美的感知和個人形象的理解也會越來越模糊和遲鈍。

一旦錯過了孩子主動接受美感教育的審美敏感期,到後來再給孩子灌輸審美觀念,孩子瞭解美和認識美的熱情已經大大消退,效果也沒有那麼好了。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審美是一種終身受益的內在力量」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說到孩子愛打扮,很多爸媽都覺得不妥,他們總擔心孩子把心思放在外在美上,就不注重內在美的修養。

而這也是父母對美感教育最大的誤解之一,單純只將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與孩子的外在相聯繫。

實際上,審美還關係到孩子的眼界、思維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提升審美能力,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對美的感知能力也是孩子的一種內在力量。

法國藝術雕塑家羅丹,曾說過一句經典名言:“世界上從來不缺乏美,只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

而中國著名繪畫家木心先生也提到:“沒有審美力,是絕症,是用多少知識也救不了的。“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好媽身邊就有認識到這麼一位年輕的媽媽Emma,她平時喜歡打扮,也樂意給女兒打扮,每次見到她們時,小姑娘總是自信滿滿、一蹦一跳的,很活潑。

Emma當時跟好媽說,那時候女兒對她的化妝品和衣服鞋襪感興趣時,她沒有迴避或者拒絕,而是大方讓孩子研究,而且還主動給女兒講起這些物品的用法和搭配方式,就像兩個閨蜜聊天一樣。

瞭解到女兒喜歡打扮成漂亮的小公主,Emma也主動帶孩子去買精緻的童裝,細心給孩子做不同的髮型。因為精緻的打扮,孩子現在成為幼兒園裡面的“小紅人”,非常受歡迎。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而且,Emma也慢慢發現女兒不僅在打扮上很有自己的主見,學習、交友以及選擇興趣愛好時也特別果敢自信,還分外喜歡自己研究。

讓孩子變得自信

審美的提升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陽光和自信,獲得更多的認可和讚賞。

特別是對於正處於審美敏感期的寶寶們,孩子對於美的要求會呈現螺旋式上升的發展趨勢。因此,不管是日常打扮到生活瑣碎,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的心理和看待事物的方式都在發生著變化。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孩子更早懂得禮儀、大方得體

審美能力強、從小學會自己搭配衣服的孩子,也會相對更懂得判斷氣溫和所在的場合,挑選合適的衣服。

在學齡前,很多寶寶對溫度是沒有太多概念的,冷就穿衣、熱就脫衣。而懂得穿搭的寶寶,會根據天氣狀況來挑選衣服的款式,同時對溫度會比較敏感,知道如何穿搭才剛剛好。

另外,懂得看場合也是穿搭裡面的一項重要技能,包括很多大人在內,可能對場合的判斷都不太準。而這種識別場合的能力,也是可以從小培養,為寶寶將來擴大社交打好基礎。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如何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在這一時期,爸爸媽媽們需要給予寶寶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最合適的時間內獲得美感教育。

與孩子一起度過審美敏感期,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穿衣氣質以及找到適合自身的裝扮風格。

尊重和理解孩子的穿衣風格

孩子的美感是慢慢積累起來的,當寶寶們進入審美敏感期,他們已經形成基本的審美觀,有自己一套「搭配風格」。此時,爸爸媽媽們最好選擇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進行引導和建議。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但是,一說到引導孩子的問題上,有的爸媽則會在無意間干預孩子的穿搭選擇,將自己的審美觀念強加到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孩子則會失去主見。

比如,孩子喜歡將同一種顏色的衣服穿在身上,爸媽們不要直接強制要求或者責怪孩子的選擇。而是在旁提醒寶寶,讓他們懂得其實不同顏色搭配起來,也很好看。

平時可以這樣跟寶寶說:

“媽媽也覺得你穿粉色很好看。不過,還有其他也很漂亮的顏色,就像花園裡的花除了粉色,也會有紅色,黃色,橘色,黃色好多的顏色,寶貝你也可以嘗試下其他顏色的衣服,媽媽相信你穿其他顏色也會很好看。“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溫柔的建議和引導能夠讓寶寶更容易接受,同時也能讓寶寶學會更多的穿搭風格和開闊眼界。

多讓寶寶接觸自然、美好的事物

大自然是父母對孩子進行美感教育的豐富源泉,爸爸媽媽們平時可以經常帶寶寶接觸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蔚藍無垠的天空,洶湧澎湃的大海,千姿百態的魚蟲鳥獸,萬紫千紅的花草樹木,瑰麗的色彩、生動的形態、動聽的音響、神奇的變化會使孩子感到其美無比、其樂無窮。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除了自然界外,多帶孩子去了解人文景觀的美。例如帶孩子去看畫展等藝術展覽,教會孩子如何從構圖,顏色,畫風上對一副插圖進行正確的評價。

等孩子再大一些,還可以多帶他去參觀不同特色的建築。走過的路、遇見的風景都會藏進他未來的氣質和修養裡。

在爸爸媽媽不斷的培養下,孩子發現美,體會美,評價美的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父母也要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年輕媽咪Emma,本身對穿衣搭配就有很高要求的她,也在日常生活中影響到女兒,讓孩子從她身上學習,獲得美感基礎。

因此,爸爸媽媽們除了給寶寶進行美感教育,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和寶寶們一起進步和學習。

“愛美”是一種天性,一種能力,一種品質和修養,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以及孩子建立自信心的開始。比起干涉和責怪,爸爸媽媽們還可以選擇去尊重他們的愛美之心。

好媽說|寶寶開始“臭美”了,爸媽需要管嗎?

適當的引導和建議,將會讓寶寶更好地提高審美能力,讓他們從小開始,內心獲得一份力量。

孩子的審美觀就像是一顆小小的種子,栽培好、維護好,在環境條件皆適宜的情況下,這顆愛美的種子便會自己萌發、蓬勃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