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同結核病人一起生活?

牛桂森


我們都知道,肺結核的傳染性是很強的,具有傳染性的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時,會排出含有結核菌的細小飛沫到空氣中,隨地吐痰,痰液中的細菌可以隨塵埃飛起,當人吸入含結核桿菌的飛沫或者塵埃後,結核桿菌會在肺裡繁殖從而導致感染肺結核。那麼,如果家裡有結核病人,我們怎麼同結核病人一起生活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1. 注意室內的空氣流通。多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潔衛生,房間空氣消毒每日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2. 鼓勵病人咳嗽、打噴嚏時以衛生紙接住口鼻,或者手絹捂住口鼻,把頭轉向別處,手紙用後放在塑料袋內收集統一燒掉,不可隨地亂仍。咳嗽打噴嚏不要面對他人,不要高聲說話,和別人說話應保持最少1米的距離。病人咳痰最好吐在手紙內,或者吐在紙杯內或者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中。

3. 結核病人的被褥要勤洗涼曬,碗筷及洗漱用品應專用專洗;穿過的衣服、用過的床單被罩等最好用開水煮沸後單洗單放;毛巾、口罩、碗筷等在開水中煮沸10分鐘,便可殺死其中的結核菌。

4. 注意病人是否按時,規則服藥。肺結核病人只要開始規則服藥2周後,傳染性就很低了。因此,和結核病人同住,保護自己的最好做法,就是關心病人是否規則服藥,按時回診。按時回診檢查肝功能等各項指標,一發生藥物副作用並及時處理。結核病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有:視力模糊、皮膚紅疹發癢、腸胃不適、噁心、嘔吐、肝功能異常、關節痠痛等症狀。若有這些症狀發生時,不要輕易自行停藥或者調整用藥,應該找醫生就診。

5.家裡有結核病的人群,平時也要注意合理運動健身,保持生活規律,愉快的心情,睡眠要充足且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 多吃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均衡有助於改善自己的抵抗力。


家庭醫生名醫在線


我是重症醫生康駿朋,我有相當一部分病人是合併有肺結核的。

正如大家所知,肺結核是呼吸道傳播疾病,具有傳染性,一旦感染髮病,治療時間長。

肺結核患者治療時間長,到底有多長呢?

按照國家規定,以及結核病治療規範,治療時間是6-12個月,如果是耐藥結核病,治療時間可能會延長到24個月,甚至更長。

顯然不是!

普通輕症患者治療時間一般為6-9個月,診斷順利,治療順利的情況下,無須住院,居家治療即可!

部分肺部疾病診斷困難的,可能需要在醫院花一些時間先弄清楚病因,是不是結核,是結核病,就按照診療規範開始治療。

從醫院回家後,怎麼保護家人不被傳染?

話說回來,在診斷清楚前,患者不是已經和家人在一起居住了嗎,這個時候雖然沒有診斷清楚,但是如果具有傳染性,那早就開始傳播結核分枝桿菌給家人了。

所以這個時候,其實家人多多少少已經感染,至少身體免疫力好,暫時不會發病。

而且結核病的發病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非常緩慢,以至於有時被患者耽誤幾年才來治療,依然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肺正常解剖結構的破壞還是很嚴重的!

如何保護家人不被傳染?

其實早就傳染了,等確診以後才開始預防,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已經感染了。

診斷明確的,具有傳染性的患者,建議暫時和人分開居住,並保持居室通風良好!

通風好,才能儘可能的減少家中的結核分枝桿菌,這樣家人所受影響也會小的多!

得了結核不要慌,結核病可治癒!

我是重症醫生康駿朋,有關肺部疾病可以留言!



康駿朋醫生


我是藥師方健,明天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這裡來探討下如何跟結核病人一起生活,原則是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安全共存,具體如下:



結核病是傳染病,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空氣—呼吸道傳播,這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 ;食物傳播 ;垂直傳播(也稱母嬰傳播);也可由皮膚或黏膜的傷口直接傳染。其中肺結核以飛沫為主(空氣—呼吸道)的傳播方式,使得結核病人接觸的人往往可能就是直接受害者。

1、急性期結核病患者需隔離

按照國家《中國結核感染預防控制手冊》和《中國結核感染控制標準操作程序》,對急性期結核病患者,應對進行隔離,周圍人需戴口罩,送到專科醫院就診,因為此時患者具有高度傳染性,需立即進行抗結核治療並監測病情變化。



2、對治療後出院的患者,要做好防範工作,儘量不共用日常用品

因為結核分歧桿菌可以通過食物進入人體,所以結核患者接觸過的碗筷、洗漱用品等,健康人最好不要去觸碰,避免共用碗筷,共用血液製品等。可以購置紫外線燈定期家庭消毒,經常開窗痛風,床褥最好在陽光下暴曬,衣服等及時消毒和更換,外出記得戴口罩,避免與健康人之間交叉感染。結核病患者需定期複查痰培養(結核專科門診),評估是否有傳染性,有助於指導家屬的自我防護



3、尊重病人,克服恐慌情緒

結核病治癒後其實和正常人一樣,不具有傳染性,因此需要克服過度恐慌情緒。很多患者一旦確診並且被周圍人群知曉後,往往迅速被人孤立隔離,導致患者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嚴重影響患者之後的治療。因此,除了做好自身的防範工作,我們應當理解尊重病人,告訴他們結核並非不能治療,尊重醫生診療意見,監督病人按時服藥,定期複查,注意休息,適當鍛鍊,幫助病人樹立信心,平時可以多做一些適合他們的飲食增加他們的免疫力,清肺排毒,如山藥、百合、木耳,要戒菸戒酒,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動物內臟,這些對於他們的康復都十分重要。


藥師方健


結核病是一種高度傳染的疾病,它的致病菌為結核分歧桿菌。一般情況下,結核分歧桿菌在空氣中可以生存,通過人體呼吸道、消化道進入人體,然後在人的肺部、腸道等部位寄生,然後通過繁殖以後形成結核病灶,進而對人體臟器產生破壞作用。通常情況下,結核病患者也是有傳染性的,所以跟這類患者一起生活,還需要注意自身防範工作,具體可以從這些方面去做好。

一是不共用日常用品。

因為結核分歧桿菌可以通過食物進入人體,所以結核患者接觸過的碗筷、洗漱用品等,健康人最好不要去觸碰,因為細菌很容易通過接觸傳播,最後在正常人身體內寄生繁殖。為了做好阻斷病菌傳播和繁殖,凡是結核病人使用過的器具,最好是採用高溫消毒的方式,將殘留的病菌徹底殺死。另外,對於結核患者的衣服、被褥等也要經常清洗和消毒,避免與健康人之間交叉感染。

二是相互之間戴口罩。

結核分歧桿菌很容易通過呼吸道傳播,所以凡是病人的唾液、飛沫等均要嚴加防範。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斷結核分歧桿菌的空氣傳播。對於有結核病菌攜帶尚未痊癒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戴口罩防護病菌交叉感染。而且,所使用的口罩也要保證一次性使用,患者戴過的口罩也不能重複使用,這樣不僅會使病菌對他人造成感染,而且也會使患者自身對病菌產生重複感染。到了抗結核治療晚期的患者,由於結核病菌已經在身體形成了廣泛種植,所以最好採取隔離治療的方式,避免繁殖力極強的病菌再次入侵。

三是處理患者代謝物。

主要是指結核病人的糞便,因為腸道也是結核分歧桿菌喜歡寄居的地方,出現了結核病菌感染以後,患者就是行走的病原攜帶者,所以患者的糞便也不能被遺忘。有時候,病菌通過糞便被排出體外之後,還會在體外生活很長時間,輕易不會被殺滅掉。所以,對於結核病人排出的糞便等代謝廢物,也最好做到分類處理,避免代謝物對周圍生活環境的物品產生汙染,最後使病人和健康人之間通過糞便交叉傳播。

四是進行疫苗的接種。

很多人出生後都會接種抗結核疫苗,這對身體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同樣的道理,接種疫苗可以使沒有患結核病的人體內產生抗結核病菌抗體,由此達到阻斷病菌感染和入侵的效果。所以,為了更好地預防結核分歧桿菌傳播,儘早對身邊的小孩子、健康人接種疫苗,也是可以發揮很好的預防效果的,將結核桿菌防患於未然,就能保護易感人群免受傷害。


靈素閣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必要!


肺結核患者使勁咳嗽、咳痰、打噴嚏、大聲說話的時候,都會把帶有結核菌的飛沫播散到空氣中,這些飛沫被周圍人群吸入將會造成感染。

所以,處於傳染期的患者應該隔離治療,儘量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地方,應主動佩戴口罩,不要隨地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帕或肘部掩住口鼻,避免直接面對他人,要保持一米以上距離。

如果不可避免要和家人一起生活,需要做好防範。



⑴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每天至少兩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⑵被結核菌感染者一生髮生結核病的幾率為10%,發病與否與自身的免疫力密切相關,因此,患者家人要經常鍛鍊身體,保證足夠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 ,飲食均衡,勞逸結合等。

(3)需採取適當的消毒、隔離措施。病人最好獨居一室,碗筷單用,而且要經常用水煮沸,衣服、被褥洗乾淨後要在太陽下暴曬2個小時以上,使用的物品可以用70%的酒精、0.5%的“84”消毒液擦拭,也可購買紫外線燈照射。

本期專家:瀋陽市胸科醫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 李成俊


遼瀋名醫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健康人可以通過吸入患者咳嗽、打噴嚏時噴出的帶菌飛沫被傳染。通過研究發現,密切接觸者的潛伏感染率為20%。為了減少被傳染的風險,同結核病人一起生活的時候,應注意一下幾點:

結核病的規範治療需要遵循“早期、聯用、適量、規律、全程”的原則。抗結核藥物副作用大,最明顯的是消化道反應。結核病的治療週期比較長,一般來說,初治菌陰的肺結核病人需要接受8個月的4種藥物聯合治療,而耐多藥的肺結核病人則需要接受多達18~24個月的多種藥物聯合治療。能夠全程規範堅持抗結核治療的難度很大,因此,督促結核病人規範進行抗結核治療尤其重要。

二、隔離傳染源

根據痰塗片的結果,可以將肺結核分為“塗陽”肺結核患者和“塗陰肺結核患者”。其中,“塗陽”肺結核患者的傳染性較強,“塗陰”肺結核患者的傳染性較低。針對上述兩種類型的結核病,採取的隔離措施也不一樣:

1、塗陽肺結核患者

“塗陽肺結核”患者最好住院治療直到連續兩次痰塗片轉陰為止。因此,針對這一類病人,家屬須將其送往醫院進行隔離治療,這樣能夠將密切接觸者的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2、塗陰肺結核患者

在結核病的傳播中,至少有17%的病例是“塗陰肺結核”患者傳染的。因此,針對“塗陰肺結核”患者也必須有一定的隔離措施:(1)獨立臥室居住,研究顯示,居住在同一房間的家庭密切接觸者檢出肺結核的可能性是不居住在同一房間密切接觸者的1.64倍。(2)老人及小孩與肺結核患者分開居住,研究顯示,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接觸者感染肺結核的風險最大,其檢出率達到了4.3%;小孩因其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自身抵抗力較弱,感染肺結核的風險較成人高。(3)結核病患者的飲食器具應專用,單獨清洗,並且清洗器具也應分開。(4)肺結核患者應常規佩戴口罩,一般佩戴外科口罩即可,但要注意勤換勤用。(5)肺結核患者在排痰及打噴嚏時,儘量在獨立空間內,並在佩戴口罩或用手帕捂住口鼻的情況進行。

三、環境控制

肺結核的傳播主要是飛沫傳播。因此,必須對肺結核患者的痰液、排洩物及居住空間進行嚴格消毒。肺結核患者的痰液及排洩物可用“生石灰”、有效氯消毒液或3%的來蘇消毒液進行處理。居住房屋地面可以通過“84消毒液”擦拭消毒。居住房屋的空氣可以通過紫外燈進行消毒,必須將其照射30分鐘至60分鐘才能完全殺滅結核菌。肺結核患者使用的衣物、毛巾等個人物品應專用並消毒,可選用有效氯含量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消毒,但要注意其對衣物具有漂白作用。房間應勤通風換氣,可以減少結核菌的傳播。

四、個人防護

密切接觸者的個人防護極其重要,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1、新生兒必須接種卡介苗,已接種過卡介苗的成人無須再次接種。2、佩戴防護口罩,最好佩戴N95醫用口罩,N95醫用口罩的過濾效率大大高於紗布口罩和外科口罩,但要注意連續使用不要超過48小時。3、減少與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的時間,每週與結核病人密切接觸40小時以上的感染率是40小時以下的4.2倍。4、與肺結核患者分開居住,實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也要做到分床而睡。5、鍛鍊身體,增強個人體質,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如吸菸、酗酒等。

五、定期進行結核病的篩查

肺結核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應定期進行結核病的篩查,包括進行PPD試驗、T-spot試驗等。肺結核的密切接觸者是否需要預防性治療爭議性很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針對結核病的高危人群,即HIV感染者、與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的新生兒和兒童以及PPD試驗新近轉陽的人群進行預防性治療,但在我國還沒有形成指南性文件。

參考文獻:1.楊本付等.結核病人"接觸者調查"研究現狀.中國防癆雜誌, 2007 , 29 (6) :532-535;2.楊洪彩等.結核分支桿菌的消毒進展.疾病預防控制通報, 2008 , 23 (5) :86-88;3.張天豪等.塗陽肺結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觸者篩查研究.中國防癆雜誌, 2010 , 32 (11) :736-740;4.張永強等.塗陽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感染防護現狀.中國感染控制雜誌, 2013 , 12 (6) :442-444;5.田際雲等.結核分枝桿菌潛伏感染的預防治療及面臨的問題.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 2016 , 39 (1) :8-12。


藥事健康


和結核病人長期生活確實都有可能會被傳染,但並不能因為這個問題就拋棄我們的親人、朋友,而是該想辦法解決,在同結合病人一起生活的時候該注意以下方面:

1.防止唾沫傳播,控制傳染源是問題的關鍵,特別是當傳染源比較明確的時候,既有利又有弊端。有利的是知道傳染源頭所在,做好防護就行,弊端在於傳染源太親近,是親人或朋友,或者是同事、同學,太多接觸防不勝防。所以結核病人在結核病的活動期間自己在與外界相處的時候就需要特別注意,最好戴上防護口罩,以免唾沫進入空氣中。

2.痰液的處理:病人咳痰最好吐在手紙內,或者吐在紙杯內或者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中集中燒掉。這是最簡便最經濟和最有效的防止結核病傳播的方法。或者也可以選擇採用消毒液浸泡的方法,用1:500的84消毒液,將痰液等分泌物吐在其中,可有效殺死結核桿菌。

3.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用手紙或手絹捂住口鼻,把頭轉向別出。手紙用後放在塑料袋內收集統一燒掉,不可隨地亂仍。咳嗽打噴嚏不要面對他人,不要高聲說話,和別人說話應保持最少1米的距離。

4.通風時肺結核病人居住的房間應採用空氣消毒。最簡便的方法每日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結核病人的被褥要勤洗涼曬,碗筷及洗漱用品應專用專洗;穿過的衣服、用過的床單被罩等最好用開水煮沸後單洗單放;毛巾、口罩、碗筷等在開水中煮沸10分鐘,便可殺死其中的結核菌。

5.結核病人最好分房居住,難分房居住者,至少單睡一床或者分頭居住,尤其是家有小孩的。

6.家人在照料結核病人以後要注意充分洗臉、洗手以及清潔鼻腔和漱口。

同結核病的治療一樣,需要醫生和患者互相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療效。同樣結核病患者在日程接觸中,也是需要其他人群予以配合的,特別是親密接觸的入家人、朋友。首先需要擺正心態,應當給予結核病人充分的信心和關照,照顧患者的自尊心,以保證患者的心理健康,更利於疾病的康復。本身結核病就不是一個那麼可怕的疾病,親友更需要給患者一個健康正確的態度,幫助其共同克服以達到治癒的目的。

在很多細節方面,可能患者自身並未注意到,那麼一起生活的那些人就需要起到督促、監督、共同戰勝疾病的作用。比如,很多患者會出現盜汗,在患者極度虛弱需要照顧的時候,一起生活的人就需要給患者勤換衣被,以免本身防禦機制差的患者感染其他疾病如肺炎等。治療結核是長期堅持吃藥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很多患者出現復發或者療效不佳的情況,一般都是懈怠了藥物治療,或者乾脆主動減量或停藥。此時患者親友應當督促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堅持服藥慢規定的療程。


醫者榮耀


我覺得有病應該治療,但沒大家說那麼可怕!!!而且一些標準還是幾十年前的東東!!應該說一半以上不具有傳染性吧,有的人抵抗力好不治療也會痊癒!不過我們國人好像都喜歡把事情誇大一點,識做洪水猛獸,這是不是有點無知哈!看看我們的經濟gdp,再看看我們的一些醫療制度,一些對疾病的預防治療認識,我們難道不臉紅!


小哥5041


生活器具,牙膏。全部分開。不要到吸菸地方去。與別人說話離開一點不要太近預防吐沫。隔一段時間去醫院查一次。聽醫生吃多時間藥。再檢查。心態要好!慢慢會好的。過十五年以後,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保暖一點就會好的。不會復發。祝你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