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扶贫办:不会因疫情调整脱贫标准,贫困生读技校有3000元补助


3月12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在会上表示,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挑战,但疫情不会改变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整场发布会干货全梳理,一起来看↓↓↓

国务院扶贫办:不会因疫情调整脱贫标准,贫困生读技校有3000元补助

新闻发布会现场


脱贫攻坚的总攻冲锋号吹响


刘永富表示,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习近平总书记六年来召开的第七次座谈会,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座谈会。全国开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西部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的22个省一直开到了县。这次会议是对全党、全社会发出的脱贫攻坚总攻动员令,吹响了脱贫攻坚的总攻冲锋号。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举旗定向、亲历亲为,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还剩52个贫困县

551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


刘永富介绍,目前我国剩余的52个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和551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这是我们今年要完成的任务。我们的整个工作部署是依次推进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对这52个县和2707个村中任务比较重的1113个村实施挂牌督战,实际上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再深度,一层一层逐步推进。国家挂牌督战,要求所涉及到的7个省要制定实施方案,挂牌督战的县、村都要制定作战方案,要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52个

接近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刘永富介绍,经过了七年多的精准扶贫,特别是四年多的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去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今年的52个,接近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下一步,一是要积极应对好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把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绝不能因为疫情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是要完成剩余的脱贫任务,对没有摘帽的52个县和2707个贫困村中任务比较重的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三是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


到3月6日
有1/3的扶贫项目已经开工


刘永富介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较大,主要是:一是打工受影响。去年贫困人口跨乡打工的是2729万人,到3月6日,已经出去了1420万人,占去年实际打工人数的52%。二是扶贫产品的销售、春节期间的旅游也受到了影响,像云南的花卉就损失几十个亿的销售。三是扶贫项目开工受到影响,到3月6日,1/3的扶贫项目已经开工。我们采取措施以后,降低了一些影响,有的是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再加上以前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我们对巩固住成果、如期完成任务还是有信心的。


中国的脱贫标准不会变


刘永富介绍,中国的脱贫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一二三”。“一”就是一个收入,国家的收入标准是2011年的不变价农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按照物价等指数,到去年底现价是3218元,我们计划到今年是4000元左右。“二”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三”就是“三保障”,一是义务教育有保障,二是基本医疗有保障,三是住房安全有保障。今年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这个基本的标准不会变,不会降低,也不会拔高,要坚持这个标准不动摇。


凉山、怒江易地搬迁
可能会推迟一两个月


刘永富介绍,有的地方,像凉山、怒江,可能易地搬迁会推迟一两个月,少数地方时间上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在今年必须把这些问题解决掉。为了检验脱贫攻坚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我国要在今年开展脱贫攻坚的普查,这项工作已经开始部署,将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年初完成。


即将印发建立防止返贫的指导意见


刘永富表示,防止返贫,最根本的要抓好三点:一是要搞产业。二是要保证农民工能够出去打工,增加收入。三是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我们即将印发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对已经脱贫的人口,要把存在返贫风险的人找出来,把边缘户中可能致贫的人找出来,进行事前帮助。


加上返贫致贫风险

实际上今年任务是1000万人左右


刘永富介绍,对有返贫风险和致贫风险的人口,经过统计,有返贫风险的是200万人左右,有致贫风险的是300万人左右,一共500万人左右,再加上2019年底剩余的500万贫困人口,实际上今年的任务是1000万人左右。目前,一些地方设置了临时公益岗位,把政府投资的一些民生项目,以以工代赈形式,设置一些公益岗位让贫困群众去做,让他们干活获得收益。这个做法我们要坚持,但也要逐步规范,

防止出现政策“养懒汉”的情况。


扶贫督查主要靠暗访

不听汇报、不填表报数


刘永富介绍,脱贫攻坚既是一项伟业,又是一项较真碰硬的工作,没有好的作风,没有过硬的能力是完不成任务的。作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的一件事情,作风建设主要是围绕着抓落实来转变,围绕着解决问题来转变,围绕着减轻基层负担来转变。我们现在下去督察主要搞暗访,不让地方填表报数,也不听取汇报,要进到村里、入到户里,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正月初四开始,我们探索建立分析应对机制,转变工作方式。如果没有好的作风,不可能取得脱贫攻坚这样的成绩,我们会坚持做下去。


全国今年选派的驻村工作队
99%已经到位


刘永富介绍,全国今年选派的驻村工作队99%已经到位,驻村帮扶干部97%已经到岗,到岗后主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搞疫情防控,二是搞脱贫攻坚工作。总体上讲,扶贫干部、基层干部的弦绷得还是比较紧的,我们还是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始终绷紧弦、加把劲。


针对社会集中关注的野生动物限养禁养问题,总台农业农村频道记者现场提问


限养野生动物

对造成损失的给予多种形式帮助


刘永富介绍,对野生动物限养、禁养,特别是滥食,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作出了决定。在农村,有的把野生动物养殖、销售作为特色产业来发展,但不是支柱产业,也把其作为特色产业来培养,有些村投资了几十万、上百万,但都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决定》生效后,我们一定要做到保证《决定》、法律的贯彻落实,转变陈规陋习,该关的关,该停的停,该转的转。

对造成损失的,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给予帮助、转产。总体来看,不会对脱贫攻坚产生太大的影响,特别是不会对完成任务产生大的影响。


教育扶贫

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措施


刘永富介绍,通过教育扶贫,提高贫困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技能实现减贫,是涉及长远的,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措施,这是全球的共识。要把共识转化为符合中国国情、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操作的具体做法。第一,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孩子都能上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脱贫的标准之一,必须要做到。第二,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现在对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生、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生,通过给他们政策支持,就是每年可以给3000元以上的补助,让他去学职业技能,毕业以后做新型工人,解决城镇劳动力的需求。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高等教育,多招考一些大学生,国家向贫困地区每年安排十几万的专项招生名额。在2013年前有很多贫困村历史上就没有考上一个大学的,现在大多数村都有大学生了。再就是学前教育。为保证义务教育质量,为民族地区不会说普通话的孩子,在推进学前教育时,要用国家语言,要学会普通话。现在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在四川凉山开展了学前学会普通话的试点,经过一年多取得了明显成效,30万学前儿童(4-6岁的孩子),去年新入学的孩子和以前没学过普通话的孩子学习成绩明显提升。

第三,要有思想的教育。特别是思想观念,讲卫生、防病、人要勤奋、要奋斗、要吃苦,这些也是要进行教育的,对改变一些陈规陋习是有好处的。所以,教育扶贫是一件长远的事情,会始终抓住不放。


香港特区政府帮扶

四川的南江县已经脱贫


刘永富介绍,在脱贫攻坚战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帮扶了四川的南江县,南江县在2013年时有七、八万贫困人口,在2018年摘了帽,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其中也包括了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所做的贡献。在社会组织方面,香港有一个小母牛项目,在内地已经做了快20年了,把基础母牛送给贫困户饲养,让贫困户学养牛的技术,母牛下了牛犊之后,这个基础母牛再换一家。这项工作在中国的六个省前前后后惠及了大概2万个农户,其中很多是贫困户。内地每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包括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香港的社会组织、企业家和民众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予了帮助,我们非常感谢,是不会忘记的。


刘永富表示,当前脱贫攻坚要解决的任务是消除中国几千年以来没有解决的绝对贫困问题,但不代表绝对贫困消除了,中国就没有贫困了,完成这个任务以后,中国的扶贫工作将由解决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下一步还要解决发展差距的问题,防止产生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扶贫工作不会停止,不会结束,还会继续做下去。


新闻来源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央视三农出品(ID:yangshisannong),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务院扶贫办:不会因疫情调整脱贫标准,贫困生读技校有3000元补助


国务院扶贫办:不会因疫情调整脱贫标准,贫困生读技校有3000元补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