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帝國興衰與“自由貿易”

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以來反對自由貿易,推行貿易保護的強硬立場,出現在這個一貫主張自由貿易的世界頭號大國,多少讓人感到驚詫。

但事實上,貿易保護主義並不是美國曆史的例外,100多年前它的經濟剛剛開始加速發展,並日漸成為大英帝國全球經濟利益的潛在競爭者時,其政府和知識界已經奉行一定程度的“經濟民族主義政策”,以抵禦英國的貿易侵蝕,保護並扶持本土工業發展。

“自由貿易”讓戰爭過時?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歷史系學者馬克·威廉·帕倫近年著有《自由貿易的“陰謀”:1846年~1896年間英美的帝國與經濟全球化之爭》(以下簡稱《自由貿易的“陰謀”》)一書,通過闡釋這段時期英美兩國之間圍繞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問題的大辯論以及全球化之爭,提醒人們特定的貿易主張背後都有民族和國家利益,歷史在演變,國家立場也在流變。100多年過去了,今天的美國又重新揮舞貿易保護的大棒,這一切不能不令人深思。

帕倫指出,這場大辯論的雙方都各有一位精神領袖,自由貿易陣營的祖師爺是英國政治家理查德·科布登。他主張,自由的國際貿易和非干預外交政策會自動帶來國內的繁榮和國際的和平。他預測,通過普遍的自由貿易,各國最終會變得緊密相連並相互依賴,因此戰爭自然而然成為一種過時的政策選項。這就是所謂“科布登世界主義”的核心觀點。

經濟民族主義的精神導師則是美籍德裔經濟理論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這一時期有代表性的美國保護主義知識分子和政客,差不多都是李斯特民族主義者。如經濟學家亨利·凱里、曾任國務卿的共和黨領袖詹姆斯·布萊恩,以及當上了總統的共和黨人威廉·麥金利。

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者並不太在意獲取國外市場,這種情況在19世紀最後幾十年開始發生變化。從1873年的大蕭條開始,李斯特主義的影響力,漸漸超過了共和黨內的正統國內市場保護主義,後者相信美國經濟可以永遠自給自足。

美國的李斯特民族主義者認為,自由貿易是經濟發展的最終理想階段,而強制打開國外市場,則是為國內剩餘產品和資本尋找出路的必然選擇。對美國的經濟發展和國內繁榮來說,國家干預和強制性市場擴張都是至關重要的。國家應當保護處於嬰兒期的本國工業,並致力於國內各方面的改善。

隨著美國工業逐漸成熟並具備國際競爭力,美國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場。李斯特主義者非常樂意使用帝國主義手段去打開海外市場:當非正式的保護主義互惠政策無法強制開拓新市場時,他們就會訴諸正式的帝國主義方法。

新老帝國 殊途同歸

根據《自由貿易的“陰謀”》一書作者帕倫的解釋,科布登主義與李斯特主義的衝突貫穿著19世紀大部分時間的世界,但最主要的“戰場”就是19世紀下半葉的美國。整個19世紀,美國人都害怕當時的“世界工廠”對北美的侵蝕。所以,當科布登主義於18世紀40年代在英國取得勝利,使英國黨方面轉向自由貿易政策之後,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者們總感覺任何降低美國關稅壁壘的企圖背後,都隱藏著亞當·斯密那“看不見的手”,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由此成為各種“陰謀論”的主要來源。

帕倫的研究顯示,自由貿易思想在民主黨總統克利夫蘭的兩屆任期內(1885年~1889年,1893年~1897年)達到頂峰。那時的國務卿及戰爭、農業、內政、財政等各部長,都是自由貿易者。同樣地,美國的李斯特民族主義者聲勢也在19世紀最後幾十年裡不斷高漲,他們是所謂“美國體制”的堅定倡導者。他們一般懷有恐英情緒或仇英心理,擔心自由貿易會讓英國工業長驅直入,摧毀美國的本土工業。

從19世紀60年代起,美國人實行的經濟民族主義反過來波及了大英帝國,開始挑戰英國本土的科布登思想。美國的帝國主義保護政策,也激起了英國國內要求限制本國自由貿易的傾向,創造一個使地理上分離的帝國各組成部分——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在政治和經濟上聯繫更緊密的“更大的不列顛”的聲音。

19世紀快結束的時候,英帝國內部的李斯特主義者主張的帝國式聯邦、保護主義、內部貿易優惠等政策,與美國尋求通過保護性高關稅、限制性貿易互惠、帝國式擴張打開國外市場的做法,如出一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