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場誤會,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句話,背後的典故,可能還沒有人詳盡瞭解過。

根據《晉書》的記載,東晉元帝時期,周顗(yǐ),字伯仁,是晉朝的名士、大臣,乃西晉大將軍周浚之子,在官場上曾經煊赫一時。而在講這位周伯仁之前,我們首先來講一講說出這句名言的名人——王導。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場誤會,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王導

王導

在東晉時期,王氏也是一個豪門大族,在朝廷上本來小有地位。在王氏家族中,王導在朝廷上擔任司空的職位,弟弟王敦在當時擔任江州牧和荊州刺史。

王導的弟弟王敦在當時是個很有個性的人。他文韜武略,無一不精,可是偏偏桀驁不馴,對朝廷的一些命令陽奉陰違。在當時,晉元帝身邊恰好有兩個寵臣——劉隗和刁協,王敦十分看不起這二人,但是晉元帝卻對他們言聽計從。王敦一怒之下,索性以誅殺劉隗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南京,誅除異己。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場誤會,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王敦

這件事震驚了整個朝廷。劉隗立刻向晉元帝進言,意圖剷除南京的所有王氏家族成員。晉元帝當時沒有答應,但是作為哥哥的王導仍然惶恐不安。於是,王導便帶領著有官職的家族宗親,親自到晉元帝跟前謝罪痛哭,表示自己沒有通敵。日復一日,每天如此,王導試圖用這種方式證明整個家族的清白。

誤會

直到一天早晨,王導正在殿門外等候,正好遇見了前來覲見的周伯仁。王導便殿門外喊道:“伯仁啊,我家的幾百口人,還要勞煩您多關照了!”但是伯仁沒有當場理會。試想,金鑾殿外攀交情,總歸不是個妥當事兒。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場誤會,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晉元帝

但是,事實上,伯仁此次覲見,真正的目的就是為王導一家說情。伯仁甚至在皇帝面前親自替王導擔保,表示他不可能造反。晉元帝也因此被伯仁所說動,還留了伯仁陪自己吃飯。

誰知伯仁好酒貪杯,吃完飯出來早已醉得不省人事。王導一路在後面喊他,他聽也沒聽見,一個人搖搖晃晃地回去了。到家之後,伯仁擔心說服的力度不夠,又寫了一封奏摺,替王導求情。

但是,王導並不知伯仁好意,只知道他是心高氣傲,不肯幫忙,甚至還懷疑他說了自己的壞話。

懺悔不已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很快又發生了一次反轉。原來,血氣方剛的王敦還真有兩下子,以兩萬的兵力對抗劉隗的幾萬大軍,劉隗被打得潰不成軍,南京外城很快便被攻佔了。晉元帝也意識到大事不妙,於是便暗自打發了劉隗,許王敦宰相之位。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場誤會,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王敦得勢之後便開始報復之前與他為敵的人。當時周伯仁是稍有名望的才子,王敦想要殺他。當時,而王敦的堂弟苦口求情,表示伯仁不可殺,於是王敦下意識徵求王導的意見。王導一直沒有為伯仁說情,伯仁也就因此人頭落地。

直到伯仁死後,王導發現了那封伯仁給皇帝的上書,才發現伯仁曾經為自己求情,而自己卻辜負了好友。但是,此時此刻,為時已晚,王導在痛哭之時,發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懺悔:“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原來看影視劇的時候,都以為,這句話是說相識的人,是因為自己受了牽連,斷送了性命,如今從這個典故看,原來跟我們理解的不太一樣,只是後面再衍生,意思也就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理解的。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場誤會,跟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周伯仁被押

通過這個典故,人們至少要明白這樣三個道理。

第一,交友和幫忙一定要慎重。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結交,更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幫助。如果你要為一個人付出什麼,至少也要首先認清對方的秉性、品格等是否值得你去付出。

第二,看人看事,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人們常說,眼見為實,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只是冰山一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果養成了喜歡通過表象來揣測人事的習慣,我們遲早要對一些事情懊悔莫及,正如王導間接害死伯仁這般遺憾。

第三,這個典故也在告訴世人,主謀可怕,幫兇有時候更為可恨。我們總以為,真正拿刀的人恐怖,可是有些人,手無寸鐵,卻同樣可以加害於人。在生活中,我們不可做這種借刀殺人的幫兇,也要對一些看似無辜的局外人稍加提防。

對於這樣的故事,你有哪些收穫,歡迎留言。

如果喜歡,請點贊加收藏,記得關注我哦,我將繼續努力,分享更多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