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孩子每一天都在悄悄长大,经常在父母不知不觉中突然出现一些小变化。大部分时候,看到这些变化我们会欣慰又感动,但也有时候孩子的一些行为会让我们苦恼,觉得宝宝“变坏了”,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以下三种行为,千万别急着批评训斥,也许反而是孩子变聪明的表现哦!

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搞破坏

想象一下,有一天下班回家,打开门看到房间一片混乱,墙壁上用彩笔涂得乱七八糟,地板上全是拆的七零八落的玩具,厨房里面粉大米撒的到处都是,这时候是不是要抓狂了?

别着急!孩子搞破坏,可不是专门为了气你,这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好奇心是人类取得进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能够永远保持好奇的孩子,智力发育和创新能力都远远超过普通人,是非常稀有的品质。

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评教训,而是正确的引导,给孩子合理的发挥空间。如果孩子喜欢到处写写画画,不妨单独辟出一块墙面,涂上黑板漆,作为孩子涂鸦的专属空间;如果孩子总把玩具拆坏,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尝试把坏了的玩具修复,引导孩子理解“责任”与“珍惜”。只要方法得当,坏事也能变好事。

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拒绝分享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不少父母会突然发现,原本很“大方”的孩子,突然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了,不管谁食物还是玩具,都紧紧抓在自己手里,连最好的朋友都不能碰。

我的孩子怎么这么小气?其实不是孩子变“小气”了,是他们变聪明了。3岁以前的宝宝通常还分不清“你”和“我”,在他们的认知中,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当然没必要考虑是否分享的问题了。

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随着心智不断发育,孩子开始意识到“本我”的存在,有了领地的意识,不愿意分享给别人,实际上是在建立“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如果这一阶段父母强行要求孩子将他认为属于自己的物品分享给他人,就会令孩子产生认知障碍,简单而言就是分辨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他人的,界限不清晰会导致孩子越来越“小气”,更加抗拒分享。

所以,父母要做的是让孩子安心,清晰指明哪些物品是属于孩子的,哪些是公共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当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后,你会发现他/她不但又开始分享了,而且在分享中找到了快乐。

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说谎

你的孩子第一次撒谎出现在几岁?大多数孩子第一次撒谎都会出现在5-7岁之间,如果孩子撒谎了,千万别急着生气,这可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里程碑哦!

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说谎话需要孩子具备三项非常“高级”的心理活动才能完成:创造力、同理心和情绪控制能力,这三项都属于大脑的高级功能,证实孩子的认知能力发生了巨大发展。

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的李康团队是2014年果壳网的"菠萝科学奖"心理学奖项得主,他们的研究认为,越早撒谎的孩子越聪明,与同龄人相比具有更加优越的认知表现,孩子第一次撒谎,跟长出第一颗乳牙和学会走路一样珍贵。

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那么,是否说明孩子撒谎就不需要制止了呢?当然不是,但与批评和否定孩子相比,父母更应该做的是分辨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在表面行为的背后,隐含的是对家长的善意和讨好,或是对权威的畏惧和不得已,如果家长能允许孩子做他自己,他们也不会冒着被揭穿的风险去撒谎。

当发现孩子撒谎时,别当场揭穿,孩子脆弱的自尊心经不起伤害,撒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不要让孩子从此关闭心门。过一段时间,双方情绪平和时,告诉孩子,你知道他撒谎了,但你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表达出充分的理解,与孩子共情,这是打开孩子心门最好的钥匙。

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给大家推荐两款书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小时候的教育就成了重中之重,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育儿,不懂得如何教育,对此,我给家长们推荐两本书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孩子的这3个“坏习惯”,说明宝宝正在变聪明,家长可不要阻止

推荐《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

一套书共12册,12个成长主题,帮助2-5岁孩子孩子养成自理懂事的好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小浣熊一家四口的生活,用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孩子。

↓↓↓↓点击图片购买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套装12册)儿童绘本故事宝宝情绪早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