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騙警示---網絡貸款詐騙本地真實案例一

犯罪分子通過開設虛假網站

手機短信小卡片或在報紙上登載廣告等途徑發佈“無抵押貸款”、“低息貸款”、“免息貸款”等貸款信息,待受害人與其聯繫後,便謊稱可以無抵押無擔保貸款,並且以較低的利率申請到貸款取得受害人信任,再誘騙受害人通過銀行轉帳形式預付利息、保證金、保險費等費用,從而達到詐騙目的

治庸•便民 |反詐騙警示---網絡貸款詐騙本地真實案例一

本地真實案例

2020年03月04日22時許,受害人瞿某到瑞麗市公安局銀河派出所報案稱:03月03日11時許,瞿某在瀏覽器中搜索“借錢平臺哪個靠譜”,然後從瀏覽器推薦的應用中下載了一個“小米金融APP”。03月04日11時許,瞿某在小米金融APP中註冊信息後申請了2萬元的貸款額度,審核通過後系統讓其主動聯繫客服。瞿某聯繫客服後,客服以銀行流水不夠為由,讓瞿某將貸款金額的20%存入瞿某自己綁定的銀行卡,證明瞿某有還款能力,瞿某遂將4000元人民幣轉入自己綁定的銀行卡內,並將驗證碼告訴客服。

之後客服在小米金融APP上發了4個不同的收款碼給瞿某,瞿某分4次通過支付寶向對方掃碼支付4000元人民幣。刷完流水後系統顯示“下款失敗”,客服稱流水要刷到貸款金額的50%,瞿某又通過支付寶掃碼支付了4000元人民幣。系統還是顯示“下款失敗”,客服稱需再刷貸款金額的10%,就一定會下款,於是瞿某又通過支付寶掃碼支付了2000元人民幣

幾分鐘後,瞿某看到系統顯示:“銀行提示:由於流水操作間隔時間太長,流水超時,下款失敗,請重新一次性完成50%,即可下款到賬!”瞿某向客服諮詢,客服讓其再一次性刷10000元人民幣,之後刷流水用的錢與貸款金額將一起返還。瞿某籌集不到錢款,便於03月04日21時許向支付寶申訴,申訴成功後,支付寶讓其報警,瞿某才發現自己被騙,被騙金額10000元人民幣。

遇到這種情況要警惕了!!

貸前收費

貸前要求先收費,是騙子常用的手段,也是借款人比較容易入的“坑”。“先交幾百元手續費,然後立馬下款幾萬”,大多數借款人在面對此種誘惑時都是“就差一步就能貸到錢”的心態。騙子正是看透了借款人的這種心理,進而大肆玩套路。

不斷收費

“手續費”、“材料費”、“打款到指定卡驗證還貸能力”……騙子編造各種理由讓貸款人進行打款,卻遲遲不去兌現“馬上到賬”的承諾,令受害人不但沒有成功貸款反而將自己的錢都送入了騙子的口袋。

警方提示

1、貸款沒有捷徑,辦理貸款應選擇國家正規金融機構,切忌心存僥倖。

2、不要輕信電話及網絡貸款信息,不要輕信無息、低息貸款,也不要隨意在網上留下個人聯繫方式等資料,以免被不法分子“盯上”。

3、所有正規的單位都不會在放貸之前,提前收取任何費用,牢記這一點,可以避免90%的騙局,更不可輕易給對方轉款,防止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