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柳嫂子

《紅樓夢》一個很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不寫宏大的社會狀態,專一用筆,寫家長裡短的瑣事,卻能折射出整個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

天氣寒冷,榮國府三人組通過大觀園內廚房方案

寶玉與眾姐妹自搬入了大觀園,用飯還是要在榮國府的,一到了吃飯的點兒,大家都過去和老太太、太太一起用餐,全家團圓,熱熱鬧鬧的。但是一到了冬天,這樣來回跑就不是很方便了,就是夜裡餓了,想吃點順口的東西也不能夠的。因此上,鳳姐和賈母、王夫人商議著讓李紈帶著這些人直接在園子裡吃,不用來回跑了。王熙鳳的意思是吃飯的時候,由榮國府這邊的廚房做了,送到園子裡去,姑娘們在那裡用餐,不用來回跑,等天氣和暖了,再恢復舊制度,她是沒有私心的。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王夫人比老太太差遠了

王夫人很同意這個說法,她又把方案進一步優化了:園子後面有五間空房,乾脆在大觀園設一個內廚房。挑兩個廚子打理廚房,將姑娘們原來的份例挪到內廚房去,並不增加費用。這個方案看起來不錯,不過王夫人到底不善於管家的,不知道里面的厲害,設了一個單位就有一個單位的麻煩,事情遠沒有她想象的那樣簡單。

老太太是個人精,又會說話,只說了一句話,就點到了這個方案的死穴:“我也正想著呢,就怕又添個廚房多事些。”老太太的話顯然是提醒王夫人的方案實際上是欠考慮的,但是說的又沒有那麼刺耳。

王熙鳳此時應該怎麼說?否定王夫人的方案,肯定是不行的,那是她姑媽,也是自己能在榮國府管家的靠山之一。否定老太太,更不可能,這是榮國府董事長!如果贊同了王夫人,日後出了亂子山,她對賈母也不好交代。看看王熙鳳怎麼回答的:

“就便多費些事,小姑娘們冷風朔氣的,別人還可,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住;就連寶兄弟也禁不住,何況眾位姑娘”。王熙鳳一拿孫子孫女說事,賈母便不得反對了。於是內廚房方案得以通過。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王熙鳳見風使舵的功夫一流

正值鳳姐和賈母、王夫人商議,說:“天又短了,又冷,不如以後大嫂子帶著姑娘們在園子裡吃飯一樣。等天長暖和了,再來回的跑也不妨。”

王夫人笑道:“這也是好主意,刮風下雪倒便宜。吃些東西,受了冷氣,也不好;空心走來,一肚子冷風壓上些東西,也不好。不如後園門裡頭的五間大房子,橫豎有女人們上夜的,挑兩個廚子女人在那裡,單給他姊妹們弄飯。新鮮菜蔬是有分例的,在總管房裡支去,或要錢,或要東西。那些野雞、獐、狍各樣野味,分些給他們就是了。”

賈母道:“我也正想著呢,就怕又添個廚房多事些。”

鳳姐道:“並不多事,一樣的分例,這裡添了,那裡減了。就便多費些事,小姑娘們冷風朔氣的,別人還可,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住;就連寶兄弟也禁不住,何況眾位姑娘。”

賈母道:“正是這話了。上次我要說這話,我見你們的大事太多,如今又添出這些事來,你們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著我只顧疼這些小孫子孫女兒們,就不體貼你們這當家人了。你既這麼說出來,更好了。”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有了內廚房,就多了一個江湖

設立一個內廚房,便引出了無數弊端

賈母見王熙鳳主動承擔了責任,又心疼孫子孫女,就同意了內廚房的設立。之間如何選人、運作的事情都沒有提,一直到第六十回,內廚房的種種就通過玫瑰露和茯苓霜事件揭發出來了。這個內廚房的事不光是賈府的縮影,也是當時整個社會的縮影。

小小的內廚房就是一個江湖,裡面的油水雖然和內務府這種控制清朝50%以上經濟的大機構不能比,但是道理是一樣的。柳嫂子原本是梨香院的差役,不是什麼體面的婆子,但是十二個優伶住在梨香院的時候,她十分殷勤,給這些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交下了芳官這個好朋友,為自己的發展鋪了一條路。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柳嫂子和芳官

在設立內廚房的時候,柳嫂子成了內廚房的管事。大家想,一個小小的內廚房竟有多大的油水?最後竟然讓秦顯家的挖空心思去爭去搶。要我們想想,內廚房的進項也就是平常小姐們的份例,油鹽調料、米麵菜蔬、柴薪炭火,還有啥好摳唆的?也不是其他婆子管的院子,還能有產出。偏偏柳嫂子就把內廚房經營了起來,成了一個肥差。當然柳嫂子的經營方式,不是她一個人的發明,而是當時社會風氣就如此。

原都是主僕之間心知肚明,形成的潛規則,柳嫂子能賺外快,也服侍地主子殷勤。偏被迎春手底下一個不懂事的小丫頭給攪和了。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蓮花兒

迎春房裡有個小丫鬟蓮花,到小廚房來給司棋要雞蛋羹,司棋平時跋扈慣了的,蓮花也沒有什麼教養,一進門就說:“司棋姐姐說了,要碗雞蛋,頓的嫩嫩的。”

柳嫂子大小也是個管事,別的房裡的丫頭進來哪一個不是柳嫂子長,柳嫂子短的。就不看在求人的份上,柳嫂子好歹也四十歲了,叫你一個小丫頭這樣呼來喝去?按柳嫂子平時的性情,蓮花來要雞蛋羹,客氣點,就是不另外添錢,柳嫂子也會給做的。偏偏她一進來就嗆火:司棋姐姐說了,她司棋算什麼東西,不過仗著是管家媳婦王善保家的外孫女罷了。王善保是寧國府邢夫人的陪房,就是得罪了,也不至於直接觀到榮國府來啊,何況你是司棋的丫頭。

柳嫂子就有氣,推說現在物資緊缺,雞蛋又少又貴,讓她改日再來。蓮花也不是善茬,說出:“前兒要吃豆腐,你弄了些餿的,叫他說了我一頓。今兒要雞蛋,又沒有了。什麼好東西,我就不信連雞蛋都沒有了,別叫我翻出來。”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一碗雞蛋羹引發的血案

原來司棋之前就和內廚房有過節了,前幾天司棋吃到過餿豆腐,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次司棋就是讓蓮花來找茬的。雖然以前沒有冰箱,豆腐有可能當天就壞了,但是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柳嫂子賺外快,影響到了她正常工作的態度,做菜之前沒有檢查豆腐是否已經餿了。

不知蓮花原本就是這樣大膽放肆,還是受了司棋傳授,竟然真的搜查起來,被她找到了十幾個雞蛋(整個大觀園就十來個雞蛋,柳嫂子也不是說假話的)。

柳嫂子臉上難看,繼續強調今年雞蛋太貴,還要預備急用,統共就十幾個,萬一那個小姐要吃,沒有了怎麼辦?總要緊著小姐們先用,哪顧得上大丫鬟呢?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一個大觀園攏共才十幾個雞蛋,真真可嘆

柳嫂子提醒蓮花:“我倒別伺候頭層主子,只預備你們二層主子了”。這句話把蓮花惹惱了,開始揭柳嫂子的短兒:晴雯也來要過東西,柳嫂子,親手做了,狗顛兒地親自捧了過去。柳嫂子巴結晴雯是為了討好怡紅院,讓女兒柳五兒有正式編制,不過這層私心是不能說出來的。就直接說出來了內廚房的潛規則:

大觀園日常各處吃飯是按照總管處領的東西做,輪不著大家點餐的。柳嫂子拿份例就是做日常飯食的。至於加餐,各處的姑娘、姐兒們都是先拿錢來,另買另添的。這些是餘外的工作,給的錢不能是剛好是買材料的錢,要多賞一些,才能讓柳嫂子盡心辦事,這就是柳嫂子的外快。為了擠兌蓮花的例子,她也舉了一個例子:

連前兒三姑娘和寶姑娘偶然商議了,要吃個“油鹽炒枸杞芽兒”來,現打發個姐兒拿著五百錢來給我。我倒笑起來了,說二位姑娘就是大肚子彌勒佛,也吃不了五百錢的去,這三二十個錢的事,還預備的起。趕著我送回錢去,到底不收,說賞我打酒吃。

那個意思就是說,你們司棋姑娘想吃額外的雞蛋羹,也得花錢的。這就是大觀園各處婆子們的格式,只要主子肯花錢,辦事哪一個不是麻溜的。即便不是用柳嫂子的這種辦法,有肥差定有來項,克職盡守,也不過是護住了來錢的門路罷了。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司棋也不是好相與的

蓮花是個小姑娘,就是蠻橫一些,也說不過柳嫂子的,那麼她就沒轍了?回去之後,添油加醋向司棋告了一狀。司棋仗了自己姥姥是邢夫人的心腹,蠻橫慣了的,加上平日裡迎春縱的她沒有樣子,她帶著小丫頭們就砸了內廚房。結果她去打砸的時候,拉架的人說:

“姑娘別誤聽了小孩子的話。柳嫂子有八個頭,也不敢得罪姑娘。說雞蛋難買是真。我們才也說他不知好歹,憑是什麼東西,也少不得變法兒去。他已經悟過來了,連忙蒸上了。姑娘不信,瞧那火上。”

結果整的司棋下不來臺,這個樑子算是結上了。司棋能不知道內廚房的潛規則?她姥姥就是整天干這個的,無非想著自己是有勢力的,要柳嫂子貢獻零星罷了。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芳官倒是個人物

同樣是來要東西,柳嫂子卻肯貼補芳官

柳嫂子管著內廚房,雖然說有點外快,比以前在梨香院當差役的時候強多了,畢竟是個基層小領導了。但是她的前程畢竟有限的很,她自己在大觀園只是一個三等的僕婦,像是賴嬤嬤那樣最後能混出來的下人,要麼是老一輩的陪房,要麼是奶媽,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混個溫飽也就是了。但是自己的閨女還年輕、還有機會,況且柳五兒生的春色可觀,竟與平兒、襲人等人皆類,是個潛力股,若能當上主子的姨娘,生下一男半女,自己也能跟著沾光。遠的不說,就是近處的錢槐,他是趙姨娘的內侄,他的父母,也就是趙姨娘的兄弟就能到庫上管帳,錢槐還派了跟著賈環上學,這樣自己家的前程不就又進益了麼?這就是柳嫂子的打算。

柳嫂子管的內廚房也出不了太多錢的,因此,她必須集中所有資源巴結怡紅院的人,所有能影響怡紅院人事調動的人,她都是陪著小心,極力促成這件大事(對這樣的小家庭,這是天大的事)。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她與寶玉極好

一方面,她對於梨香院結下的老關係--芳官更加殷勤。書中寫到芳官來內廚房要東西的時候說了跟蓮花兒差不多的話:“柳嫂子,寶二爺說了,晚飯的素菜要一樣涼涼的酸酸的東西,只別擱上香油弄膩了。”跟蓮花說的句式大同小異,但是芳官跟蓮花有四處不同:

一、芳官進來時,是笑著對柳嫂子說的,而且還稱呼了柳嫂子;蓮花一進門就要東西,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

二、芳官是知道潛規則的,她進來時,看見了一個婆子手裡託了些糕,就問:誰買的熱糕?我先嚐一塊。蟬兒說這是別人買的,沒有讓她嘗,柳嫂子把她給五兒買的給了芳官,還給她煮茶。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酸酸涼涼的,不如來碗朝鮮冷麵吧

三、芳官是給寶玉來要素菜的,一則寶玉是正經的主子,他的份例原就足,二則寶玉平時賞人很大方,且芳官等人都知道潛規則,少不了柳嫂子的;蓮花是替司棋來要的,司棋算什麼主子,她還不想花錢。

四、最重要的是柳嫂子有求於芳官,所以肯拿五兒的糕給芳官,還要給她煮好茶來喝。芳官也懂得投桃報李,盡力為柳嫂子辦事,還向寶玉要了玫瑰露給柳五兒。

所以表面上看著是一回事,實際上是天差地別的。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五兒被柳嫂子慣壞了

柳五兒進入怡紅院的可能性

柳五兒雖然長得標緻,但是身子弱,一直沒有領差事,都是吃著她媽媽的產業。她現在都十六了,比芳官年紀還大,芳官是三等奴才,也有五百錢的月例,寶玉日常大方,怡紅院吃喝不用她的錢,她這五百錢就能攢下。五兒自己沒有差事,還要吃家裡的,她心裡就有些急。

一來五兒老大不小了,還在啃老,柳嫂子臉上沒有光,她為她娘也要爭口氣,選進怡紅院,也是前途可期,院子裡拜高踩低的媽媽們,也不敢輕易欺負柳嫂子,單看看之後司棋誣告的事就知道了,但凡柳嫂子家有在主子跟前當差的,司棋就得掂量掂量,這事能不能這麼辦。小到一家奴僕,大到在朝為官的,哪一樣不是這樣的道理?難得柳家有這樣上進的孩子。

二來,五兒想著早點進入體制內,得點月錢,實現經濟獨立,家裡面也從容些,柳嫂子在內廚房裡,也不容易的,說是有油水,也不算肥差。

三來,她自己有病,許是這一下進入體制內了,自己一高興,身體就越來越來越好了。

於是她到怡紅院找芳官問工作的事。芳官就說出了一番怡紅院的用人之道,這個話我不明說,單單論大觀園,有心的人自己去想吧。

芳官笑道:“難道哄你不成!我聽見屋裡正經還少兩個人的窩兒,並沒補上:一個是紅玉的,璉二奶奶要了去,還沒給人來;一個是墜兒的,也還沒補。如今要你一個,也不算過分。皆因平兒每每的和襲人說,凡有動人動錢的事,得挨的且挨一日更好。如今三姑娘正要拿人扎筏子呢,連他屋裡的事都駁了兩三件。如今正要尋我們屋裡的事沒尋著,何苦來,往網裡碰去。倘或說些話駁了,那時老了,倒難迴轉。不如等冷一冷,老太太太太心閒了,憑是天大的事,先和老的一說,沒有不成的。”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芳官有些真性情,所以能和寶玉說的來

芳官一個三等奴才,她有什麼能力調動柳五兒呢?芳官在這裡面有兩條優勢:

一條是,她在怡紅院工作,可以弄到第一手的信息,這種信息外人不能輕易知道,但是對於內部人是公開的,這裡就是招聘信息。怡紅院的紅玉被王熙鳳要走,墜兒因為盜竊而被開除,怡紅院有了兩個名額。空餘的名額有可能一個是內定的,但是另外一個要求比較松,五兒人物符合招聘資格,是有可能選上的。但是這個信息沒有放出去,因此競爭性不大,所以只要內部人事先透漏給熟人或者以此尋租,是絕對可以成功的。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各行各業,只要你有心巴結,有人就有世界,有些事不一定去結交大人物,你也結交不起的,結交個好朋友還是好辦事的。

二條是,芳官雖然在怡紅院資歷淺,但是她能和主子寶玉接近,還能說上話,這一點太重要了。以前的太監本身官位不高,但就是皇子、軍機大臣見了也是得客客氣氣的打招呼、賞銀子。因為他們能影響主子的意見。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大丫鬟襲人

還有一點,芳官是極聰明伶俐的,她留心了大觀園大丫頭們的行事宗旨:“皆因平兒每每的和襲人說,凡有動人動錢的事,得挨的且挨一日更好”。“動人動錢的事要挨一挨”這一條是很多人在踐行的,多琢磨琢磨吧。平兒這話並非指調動五兒的事,而是平兒教襲人的時候,芳官聽來的,她原是野心的。

現在大觀園管家的是三姑娘探春,芳官連探春的事都看明白了,探春現在正在拿人扎筏子(滿語zhafambi,拿人做例,類似殺雞儆猴的意思),風頭正緊,事情不能馬上辦,若是現在提出調動五兒,被探春駁回,“那時老了,倒難迴轉”,做事的火候,一個十四五的小女孩竟然拿捏的準!她要冷一冷,採取曲線救國的策略,等老太太、太太心閒了,先和老的一說,沒有不成的。她讓誰去說?自然是要說服寶玉,寶玉向來喜歡漂亮女孩,她利用能在寶玉面前說上話的機會,提到柳五兒如何漂亮,如何溫柔,勾的寶玉心裡癢癢,自然跟老太太去要五兒,老太太疼孫子,就會應允。賈母同意了,王夫人不會反對,探春巴不得巴結王夫人,這事就成了,所以五兒是有可能進入怡紅院的。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芳官居然如此早熟,比晴雯還曉事

所有的事都有個前提,一定要悄麼聲地辦,不漏痕跡地辦,這個過程儘量不要生事。這個情況就是《易經》中提到的第六十四條:未濟,一定要做到“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才能應物濟事。可惜柳五兒和柳嫂子都犯了錯誤,招致了司棋的報復,雖然最後平兒為她們平反冤獄,但是五兒受了這番驚嚇,不久就病死了,也是個無福的。

第七十八回:王夫人笑道: “你還強嘴。我且問你,前年我們往皇陵上去,是誰調唆寶玉要柳家的丫頭五兒了?幸而那丫頭短命死了。不然進來了,你們又連夥聚黨遭害這園子呢。”(但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五兒沒有死,這是違反原著的)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柳五兒不成事

柳嫂子一時不忍,招致報復;柳五兒原本是個沒有福氣的

柳嫂子一直在計劃把女兒送進體制內,這時一定要韜光養晦,如履薄冰,不要生事事端,有的時候得罪一個小人,就令滿盤棋局皆輸,一定要忍耐!

蓮花來要東西的時候,語氣是極沒有教養,但是柳嫂子不管要不要給她做,都好好說就是了。哪怕哄哄她,跟她嗆促半天有什麼用?不過是碗雞蛋羹,吵了半天,還得給她做,你說說值當不值當的?因言取禍是這世界上最不值當的事情!

蓮花是個小人,回去又挑撥了司棋,司棋不吃虧打進內廚房,結果柳嫂子到底還是給司棋做了,司棋的火沒處發,又潑了雞蛋羹,還好送雞蛋羹的人肯息事寧人,沒有提這些事。

柳五兒是個躁動、沒有抻頭的,芳官告訴她不要急,耐心等著就好了,她嘚嘚瑟瑟地三天兩頭往怡紅院去,這就是第二般沒有福氣的樣子。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生的還好,就是不待人親

那第一般沒有福氣的樣子是什麼?

芳官從寶玉處要了玫瑰露給柳嫂子,柳嫂子和五兒得了這麼金貴的東西,自然對芳官是感激不盡的。送走芳官後,柳嫂子對五兒說:這麼金貴的東西吃多了動熱,要分一點給別人,算是個人情。五兒忙問:送誰?原來是五兒的表兄弟得了病,想吃些補品,柳嫂子想給他半盞。五兒聽了,竟然半日沒有言語!為何?她不樂意給人!哪怕是她病了的表兄弟。

她身體弱,柳嫂子有什麼好吃的都給她吃,養成了她這個心理:什麼好吃的都是她的。分一點給人,她就不樂意。她媽媽到處結人情,不還是為了她以後有人幫襯?親戚之間有來有往,她親舅舅能虧了她?她跟芳官說急著進怡紅院是為了母親、家裡,說句誅心的話,這個話許她心裡有些,不過總有些虛,急著進怡紅院的理由有些私心,她自己不說出來的。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玫瑰露

柳嫂子倒了半盞玫瑰露要給自己侄子送去。柳五兒竟然冷笑道:“依我說,竟不給他也罷了。倘有人盤問起來,倒又是一場事了。” 哼,真是好懂事的閨女!有這樣涼薄的心腸,哪有福氣可享!

柳嫂子到了兄弟家,看見侄子躺著,和了玫瑰露給他喝,果然“心中一暢,頭目清涼”。她嫂子自然是感激的,拿出一包茯苓霜給柳嫂子,還想著給外甥女吃。大家要想想,柳嫂子給侄子的玫瑰露只是分了半盞,剩下的自己家留著了。她嫂子之前沒有想到小姑子會來,自己得了多少茯苓霜都在這一包裡的,一下子都給了柳嫂子,一點私心沒有的。而且柳氏哥嫂也提醒柳氏最近各處嚴緊,不要亂跑,一看就是嚴謹可靠的人,根本不存在柳五兒說的會生事的可能。兩下一對比,這個柳五兒的人性不咋地!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林之孝家的也是個狠人

柳五兒被林之孝家的拿住,蓮花兒趁機誣告,平兒主持公道,為柳嫂子平冤

柳五兒得了茯苓霜,她也忘了不給表兄弟玫瑰露的事了,又想起自己編制的事來。想把茯苓霜給芳官一些,給芳官包了一半(呵呵噠,當什麼好東西,還要自己留一半,有個求人的樣子?),黃昏之時,“花遮柳隱”地來到了怡紅院,連小丫頭燕兒都覺得她心太急,橫豎等十來天再來。

結果,回去的路上被林之孝家的拿住盤問,原本沒有事的,正好趕上正房丟了東西,林之孝家的心裡起了疑心。可巧蓮花兒也來了,告了柳五兒的刁狀。林之孝家的去內廚房搜出來玫瑰露和茯苓霜(你全給了芳官,也不至於如此),這下好,人贓俱獲。柳五兒沒有根性,遇到這事就下嚇脲了,上來就把芳官出賣了,辦事也要看人,千萬別給這等人辦事,出了事會連累自己的。林之孝家的告到探春處,這種得罪人的事,探春不願意管,推到鳳姐處,鳳姐那個殺伐決斷的勁頭,還容得你分辨?當場開發:

“將他娘打四十板子,攆出去,永不許進二門。把五兒打四十板子,立刻交給莊子上,或賣或配人。”

唉!

所幸還有一個平兒,聽得五兒說了玫瑰露和茯苓霜的來歷,吩咐林之孝家的先別打,等第二天調查清楚再說。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林之孝家的也參與這場陰謀了

五兒被軟禁起來,是又驚又怕,哭了一夜,經這麼一折騰,她進怡紅院的事也泡湯了。這種事一出來,一些跟柳嫂子平常就有矛盾的人也出來踩巴了,大清早,這幫婆子就來

“買轉平兒”:

一面送些東西,一面又奉承他辦事簡斷,一面又講述他母親素日許多不好。

這個柳嫂子群眾關係處理的也不咋地呀,更有的是有人眼紅內廚房的油水了,平兒自然心中有數,並不表態。跟襲人來調查情況,芳官倒是義氣,立刻承擔是我送的玫瑰露。並且和寶玉商議,還要隱瞞芳官舅舅分的茯苓霜的事,最後都由寶玉承擔下來。因為一旦掰扯起來,怕把趙姨娘也裹進來(彩雲也偷了玫瑰露給賈環),再令探春難看。又引出彩玉是個有肝膽的女孩,不提。

大家商議好了策略已經過了些時候,林之孝家的竟然已經派了秦顯家的接替了內廚房!你道這個秦顯家的是誰?就是司棋的嬸孃!這些人的手多快!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秦顯家的

說的陰森一點,就是王保善家的看好了內廚房的油水,叫司棋三番兩頭地去鬧事,打砸內廚房的事沒有佔著風頭,這次趕上柳五兒出了岔子,他們早就聯合了林之孝家的,迅速安插了自己的人在內廚房。平兒也看出來了,若有著這些人盤根錯節起來,最後尾大不掉,主子也就被這些奴才架空了。平兒用息事寧人把這件事平了下去,果然是平兒啊。

秦顯家的得了差事,先打發林之孝家的:

一面又打點送林之孝的禮,悄悄的備了一簍炭,五百斤木柴,一擔粳米在外邊,就遣了子侄送入林家去了;又打點送帳房的禮;又預備幾樣菜蔬請幾位同事的人,說:“我來了,全仗列位扶持。自今以後,都是一家人了。我有照顧不到的,好歹大家照顧些。”

仔細讀讀,真是觸目驚心,林之孝家的這等大管家如此,賈府還有個好?為何打點賬房?說是虧空是柳嫂子弄出來的都是藉口,就是在交接之時,叫賬房把接受的數目瞞下,裝在自己口袋裡罷了。在王熙鳳管理下的賈府,看起來管理嚴格,井井有條,實則腐爛不堪,尤甚於前!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平兒

平兒這次打亂了司棋等人的計劃,讓秦顯家的和司棋受了大損失,只是她們不知道是平兒做的主,否則之後,還不得報復平兒?所幸司棋作法自斃,與潘又安私通,被攆出大觀園,沒有機會再作妖了。人之為人,務必善良!

忽有人來說與他:“看過這早飯,就出去罷。柳嫂兒原無事,如今還交與他管了。”秦顯家的聽了,轟去魂魄,垂頭喪氣,登時掩旗息鼓,捲包而出。送人之物白丟了許多,自己倒要折變了賠補虧空。連司棋都氣了個倒仰,無計挽回,只得罷了。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內務府是個最腐敗的地方

兩個門子的生意引發出探春理家的不足之處

這個事件寫了兩個門子,一個是柳嫂子的哥哥,一個是守角門的小廝。

柳嫂子的哥哥五日一班,沒有什麼外財,可能賈政官位不大,又不會做官,別人少來求他,門子油水不大。只有遠道來的粵官巴結不著人,才來走他的門路,攏共給賈府送了兩簍子“茯苓霜”,他就要給門子送一簍子。這個門子上的生意竟然頂了半個官老爺的行市!這就是現實,怪的人家常說“宰相門前七品官”,就是說的這個道理。還好這種情況現在沒有了,嘻嘻。

柳嫂子從哥哥家回來,走到角門上,守門子的小廝就拿話擠兌柳嫂子,說柳嫂子三天兩頭走角門,莫非……(去找野漢子)?柳嫂子笑罵小廝,小廝且不開門:拉著柳嫂子跟柳嫂子要杏子,話也不敢說的太硬,反正是磨點子好處,才能開門:

“好嬸子,你這一進去,好歹偷些杏子出來賞我吃。我這裡老等。你若忘了時,日後半夜三更打酒買油的,我不給你老人家開門,也不答應你,隨你幹叫去。”

這一說,可惜柳氏不吃他這一套,說了一番話,也揭出了探春理家之後,將各處院子承包給體面的媽媽,引發的眾人不滿情緒,‘倉老鼠和老鴰去借糧,守著的沒有,飛著的有’

柳氏啐道:“發了昏的!今年還比往年!把這些東西都分給了眾奶奶了。一個個的不像抓破了臉的。人打樹底下一過,兩眼就像那黧雞是的,還動他的果子!昨兒我從李子樹下一走,偏有一個蜜蜂兒往臉上一過,我一招手兒,偏你那好舅母就看見了。他離的遠,看不真,只當我摘李子呢,就潑聲浪嗓喊起來,又是‘還沒供佛呢’,又是‘老太太太太不在家還沒進鮮呢,等進了上頭,嫂子們都有分的。’倒像誰害了饞癆,等李子出汗呢。叫我也沒好話說,搶白了他一頓。——可是你舅母姨娘兩三個親戚都管著,怎不和他們要去,倒和我來要。這可是‘倉老鼠和老鴰去借糧,守著的沒有,飛著的有’。”

冷眼看紅樓:大觀園內廚房裡柳嫂子事件,折射出大觀園內部的鬥爭

探春理家也不過是維持罷了

就是園子有限,只有那些有地位的嬤嬤才能分到,其他人心裡還是不平的,包括秦顯家的來搶內廚房也是同理,必然會引起大觀園內部僕婦的派系之爭,黨同伐異!看似曹雪芹在寫雞毛蒜皮的小事,實則用意極深,他家原先是內務府的奴才,內務府是控制著清朝經濟命脈的龐大機構,如何合理地運行也是關係著清朝國運長久的問題。

經濟運行的規律是共通的,內務府的運行到最後,沒有強有力的管理,最後一定會出現派系,最後家奴架空主子,導致皇帝失去對帝國的掌控。曹雪芹描寫賈府的衰敗規律,竟然也應驗到了內務府,嘉靖皇帝之後,皇帝逐漸失去了對內務府的有力控制,整個王朝也衰落下了了。

由小見大,這也是《紅樓夢》的魅力之一,曹雪芹以細膩的筆觸,深刻的觀察,在柳嫂子和小廝的笑罵之中,寫出了這樣的道理,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