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昇、《紅樓》用典太一致

筆者自從認定土默熱紅學以後,就研讀了不少洪昇的作品,並對洪昇的最後一部雜劇《四嬋娟》作過較為仔細的梳理,發覺劇中用到的典故多數都在《紅樓夢》一書中出現,比如舉案齊眉、莊生夢蝶、倩女幽魂、道韞詠絮等等,如果不是一個作者所寫,這樣的巧合也太說不過去了。

洪昇、《紅樓》用典太一致

為了說明問題,我再從洪昇的詩文中挑出幾個比較冷門的典故介紹給朋友們,看能不能打消朋友們心頭的一些疑雲。

1、 秦人典故

相傳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有一對儒生被一農家父女藏於燕子洞內,被官兵搜捕了三天三夜又九九八十一天,雖不獲,但父女倆認為已必死無異。誰知到了一百零一天,兩人雙雙出現,原來是被嫦娥仙子所救。從此,其避難處就被後人稱為"秦人避難處",簡稱"秦人"。後來陶淵明之桃花源亦被稱為秦人避難之所在。

洪昇、《紅樓》用典太一致

燕子洞

《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賈政率一干人等來到沁芳溪處,水出石洞,蘿薜倒垂,眾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舊舍'四字也罷了。"寶玉當即指道:"'秦人舊舍'說避亂之意,如何使得?"賈政聽了,更批胡說。這說明作者已在此悄悄埋下了"難"的伏線。

洪昇、《紅樓》用典太一致

秦人舊舍

洪昇於1667年寫給蒙師陸拒石(清初杭州三陸之一陸培之子)的詩中寫道:

山行奉訪陸拒石夫子

曉日照寒山,獨行高霞裡。動林露落冠,登棧雲溼履。

奔流射嶺還,亂石摩空委。烏繞煙中來,羊從石間起。

土深結松脂,岸坼抽地髓。花源覓秦人,商山問綺裡。

行披白霓裳,坐穩烏髮幾。中廚烹只雞,後湖釣雙鯉。

躡風契可尋,仰天歌不已。

另一首《寒食郊遊晚歸》不但將"秦人"溶入了當時蒼涼的心緒,似乎是在"桃葉渡"所寫:

桃葉東風處處新,楊花細雨渡頭春。禁火徒然悲介子,臨源無復問秦人。

欲問秦人路超忽,歸心忽聽流鶯歇。去去青山酒不空,掃石高眼弄鬆月。

詩裡可見洪昇對"秦人"的用典是很準確的。此其一。

2、 若耶典故

說到西施浣紗溪人人皆知,說到若耶溪就有點陌生了,這兩溪就是一溪。

洪昇、《紅樓》用典太一致

《紅樓夢》第十一回說到鳳姐在置賈瑞於死地的最初一會之前,先到了這千百年來叫人魂縈夢繞的仙境之地:黃花滿地,白柳橫坡。小橋通若耶之溪,曲徑接天台之路。又為賈瑞的正照風月鑑埋下了伏線。

洪昇、《紅樓》用典太一致

王熙鳳毒投相思局 賈天祥正照風月鑑

洪昇在他的《夏歌》一詩中寫道:

青山盡處水溶溶,綠酒盈尊野興濃。愛殺若耶溪上月,卻忘零露採芙蓉。

洪昇在另一首詩裡也用了此典:

經鸕鷀谷寄毛會侯明府

鸕鷀谷口一溪新,彷彿桃源與若耶。(下略)

洪昇用"若耶"典手到擒來,不失恰切。此其二。

3、 蕉鹿典故

蕉鹿故事來源於《列子-周穆王》:鄭人在野外斫柴,遇鹿,擊斃之,大喜,藏匿於土山中,用柴草(蕉通樵)覆蓋遮蔽,待一會兒再來尋找時,卻忘了藏在哪兒了。最後索性以為是做了個夢。後人就以"蕉鹿"比喻夢幻。

洪昇、《紅樓》用典太一致

蕉葉覆鹿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講到探春給自己起了個"蕉下客"別號時,黛玉笑侃道:"古人曾雲'蕉葉覆鹿',他自稱'蕉下客',可不是一隻鹿了?快做了鹿脯來。"眾人鬨笑。這種"夢幻"的隱喻埋下了未來的結局,也未可知。

洪昇、《紅樓》用典太一致

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難道洪昇也在詩文中用到此典了?請看:

山閣曉望

其二

須臾煙霧斂,山外大江開。密樹雲排出,寒潮日湧來。

世緣蕉鹿幻,時序隙駒催。漸聽喪車過,秋風鼓吹哀。

朋友們看到了沒有?用典用到如此一致,請有眼力的舉出一個古人來,在下甘服。此其三。

如還有懷疑,容筆者再舉一個例子:說到食鹿,就使我們想起了《紅樓夢》第四十九回湘雲與寶玉、平兒、寶琴等眾姐妹大啖烤鹿肉的情景,很多朋友以為這是北方甚至是滿人的飲食習慣,江南何來鹿脯?

洪昇、《紅樓》用典太一致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羶

你錯了,這是曹學家的習慣思維,請看筆者給紅學愛好者舉的鐵證:

昭慶僧房訪黃補庵不值

山雲開曉晴,湖日蕩空明。古寺尋幽客,寒花伴獨行。

到門雙鹿臥,窺牖一琴橫。謖謖松風起,蘇門有嘯聲。

同高巽亭遊法相寺

深山黃葉寺,風物爽高秋。鹿臥松雲靜,人行竹日幽。

觀空機事息,閱世法身留。欲識忘言處,清泉石罅流。

這昭慶寺與法相寺朋友們知道在哪兒嗎?都在杭州,昭慶寺位於西湖邊;法相寺位於杭州三臺山東簏,舊名長耳院,這兩座名寺古蹟至今尚存。"雙鹿"、"鹿臥"都是實寫,可見連寺廟都養鹿,民間還稀奇嗎?能是北方的專利動物嗎?生活在山清水秀西湖之濱的寶黛釵湘姐妹們還用得著千里迢迢跑到北方皇城根下去吃鹿肉嗎?答案不辯自明。

洪昇、《紅樓》用典太一致

昭慶寺與法相寺

那麼,這兩首詩誰寫的?還是洪昇也!洪家黃家當年吃烤鹿肉的情景隨手寫入紅樓故事中,再隨意不過了,別的什麼人有那麼輕鬆自如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