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三)張掖

2019.03.18

昨晚到張掖已經六點,火車站門口都是出租拉客的,怕被宰不敢坐,趕了1路公交19站才到旅舍。這次在張掖住的西夏青年旅舍,是住過的體驗比較好的旅舍,住的七人間一晚30元,說是七人間但因是淡季,房間就我和另外兩個小姑娘。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安頓好出去找吃的,一位漂亮媽媽一路相陪把我帶到了張掖正宗小吃群甘州巷子。不錯,張掖另一個曾用名就是甘州,甘肅的甘就來源於此,肅則是來源於酒泉的曾用名肅州。張掖這個名字則是西漢斷匈奴之臂膀,張大漢之臂掖的典故,有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豪氣。

不扯歷史了,還是說吃的,甘州巷子裡玲琅滿目都是好吃的,來回轉了一圈,吃了一盤子雜燴粉,就是涼粉豆粉麥粉粳粉魚兒粉牛筋面在一起涼拌,加碗冰鎮米酒,而且終於喝到了粥,灰豆粥!真是心滿意足!

河西走廊(三)張掖

今天的行程都是比較遠的,上午去的平山湖大峽谷離市區約60公里,下午去了七彩丹霞距市區40多公里,而且兩個不在同一方向,不能順路。早上不到七點多出門,晚上快九點才爬回旅舍,累的一點精神都木有了。

昨晚剛到時,客棧小哥就極力向我推薦平山湖大峽谷,這地方我從沒聽說過,顧名思義不就是山山水水的地方有啥好看的?小哥極力給我掃盲,說這是世界五大峽谷之一,號稱可以媲美科羅拉多大峽谷,說的我心動,正巧同屋的廣州小姑娘也去,感覺有個伴也蠻好。因為太遠,公共交通也沒,旅舍小哥給安排了拼車,平山湖車費門票加七彩丹霞車費合計178元。

離平山湖越來越近,景色也愈加荒涼,張掖這地方是不缺水的,號稱塞上江南,但平山湖鄉特別缺水,整個地區只有八百人還大都是故土難離的老人主要以放牧為生。這地方不僅缺水,僅有的水源鹼性還特別大,這裡的土地上偶爾會看到白霜,那不是冰霜而是鹼水滲透出地面的結晶。因為對水的渴望這兒的村莊地名好多都和水有關,大泉村,井井村等。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乍一看見平山湖的景觀是驚豔的,就如我上傳的視頻那般。但這個視覺效果跟光影的關係很大,早晨陽光由東方溫和斜照過來溝壑光影重疊是最美最震撼的時刻,但當我們由谷底上來正逢正午陽光垂直照在峰谷之間,灰濛濛的,景色大打折扣。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平山湖的行程還有谷底穿越環節,很有意思的體驗。斷斷續續臺階下去,在峽谷底部沿著原生態狹窄崎嶇的土路穿行,大峽谷裡只有我們一行七八個人,安靜和諧,更有融入自然之感。陽光投在巖壁上折射出深淺不一的顏色,向上看去天空顯得格外清澈透明。同行的人都不停叫好,我沒去過科羅拉多大峽谷,但有看過朋友發的羚羊谷照片,光彩絢爛,平山湖的色彩應該是要差一些。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七彩丹霞最初埋於深山寂寥無人知,後來因為部隊拉練有位軍官為美景所動拍了照片,傳播出去後始名揚世界。相比於平山湖的原生態,七彩丹霞的旅遊開發更成熟,更商業化一些。中國的丹霞地貌有多處,比如武夷山也屬於丹霞地貌,但張掖的丹霞地貌綜合了七彩丘陵,而且地表無任何植物覆蓋觀賞性更強。

七彩丹霞是值得來的,畢竟是罕見珍貴的地質景觀,雖然因為坐著景區的觀光車分別在四個觀景臺下車觀賞拍照,這種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感覺讓我很不爽。而且我們來的這個時候不是最好的季節,略有點灰濛濛的。七彩丹霞更適合雨後天晴,雨水滋潤的丹霞在陽光斜照下會更加豔麗,或者下雪,雪水滋潤後的效果是一樣的美麗。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行程緊張,一天都沒好好吃飯,中午啃了乾糧喝點酸奶,晚上總算有時間吃點好吃的。又跑到甘州巷子吃了甘州名小吃炒炮仗,就是用面段子加各種配菜翻炒,據說武威三套車就是受炒炮仗的啟發,終於彌補了我在武威沒吃上三套車的遺憾。

2019.03.19 平山湖沒湖,馬蹄寺沒馬。

今天馬蹄寺差點沒去成,客棧小哥說現在淡季湊不到人,拼車起碼必須三人。把我著急的,拼命忽悠同屋的廣州小李妹子,在大峽谷又抓緊鼓動了一個東北劉伯,終於可以成行!

馬蹄寺石窟群離市區約70公里,張掖市區海拔1400,而馬蹄寺海拔2412,出了市區不久周圍便是空曠原野,明顯能感覺汽車在往高處走,向著雪峰巍峨的祁連山脈越來越近。馬蹄寺石窟就在祁連山腳下,一處由山脈環繞而成的峽谷林松薤谷之中的峭壁之上。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馬蹄寺石窟群背靠雪山,面臨林松薤谷,充滿詩意的地方。起初東晉前涼時期的郭瑀發現此好去處,隱居於此遠離官場名利,修身治學,並鑿洞開館授徒。後來因扯入前秦內亂紛爭,失望至極在此絕食七天而亡,那個時代很多有氣節的人。後來這裡慢慢演變成僧人鑿洞禪修之地,終成佛界聖地石窟群,這裡的石窟比莫高窟還要早幾百年。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峭壁正中是三十三天石窟,往上去的甬道入口處狹窄低矮,兩側的石壁已被磨得發黑,但能清晰看出兩個僧人形象,周圍是各種奇異花卉,宛如去到極樂淨土世界中。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第二層窟裡五個小石窟室,供奉五座佛像,均手挽哈達,面容不一。有的微睜雙眼,面容溫婉祥和,有的目光銳利似要看清世界,還有的怒目圓睜,雷霆震怒之勢,有位則呈低頭沉思狀物我兩忘。最外面石窟的佛像刻於石壁之上,儀態豐滿,手持法鈴。石窟的白灰牆上亂七八糟刻滿了來此一遊的人名,不知什麼時候照的,一方面是保護不力,另一方面也多了些喜感。現在石窟內部嚴禁拍照,但一個個小石窟裡沒有管理員面面俱到按說偷拍也是可以的,只能靠個人自覺。

第三層狹窄矮小通道內樓梯陡峭,我手腳並用爬了上去,樓梯口處佛像面目年輕稚嫩,手握法器。三樓有兩位佛未戴法帽,佛頭髮蜷曲束於頭頂,佛就是印度而來,自然也有他們的面貌特徵。三樓也供奉了五位佛,這麼多佛,神態均不同,最裡面那座似微蹙眉頭,不知在為何事煩惱。

第四層石窟大些,共三個石窟,內部均為黑色底色。第一個石窟佛座東西側壁畫滿了佛像,門道側面牆壁也滿是花紋,可惜又被亂七八糟的塗鴉佔滿

從第四層往上走很高很陡樓梯來到了主殿,主殿供奉有綠度母,笑意盈盈,面容喜悅,溫暖慈悲。主殿側面還有樓梯通向一略小佛殿。身披紅色僧袍的僧人們在綠度母前的桌臺上點滿了酥油供燈,燈火搖曳,充滿暖意。另五位僧人則在外側盤腿而坐,唸經吟唱聲縈繞於耳連綿不絕。佛殿高居峭壁之上,遠離俗世,雖窟室狹窄卻清澈澄明瞭無煩惱。

石壁底層左側大窟有約十米高大佛,佛左右供有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照片,二層是個小些的佛窟,右牆角落處有個狹窄的只夠一人彎腰側身而過的拱洞通向另一個小佛窟

河西走廊(三)張掖

石壁底層右側有站佛殿,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石窟,開鑿於北魏,站佛殿屬於柱狀窟,方柱周邊都刻有佛像,姿態神情各異。這個石窟跟印度的柱狀窟是一模一樣的風格,河西走廊是佛教傳入的最前沿,它的佛教遺蹟帶有明顯的印度及西域風格,在向內地傳播擴展中,逐漸演變,融入中華文化的印跡。石窟很大,周圍只有我一個人,我想沿著中間方柱形成的通道向後去,裡面光線很暗,我有點害怕,但終是鼓足勇氣,和那一座座佛目光對視,慢慢環繞了兩圈。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站佛殿右側的石窟也是柱狀窟,因為擔心一同拼車的廣州小妹和瀋陽老伯著急,來不及細看,匆匆忙忙轉了兩圈就出來了。

在回來的路上又去了格薩爾王殿和千佛洞。格薩爾王殿不大,很特別的是側邊長條通道兩邊有33個騎馬戰士,都有具體名字,他們就是陪著格薩爾王衝殺戰鬥的33員大將。千佛洞則是漢傳佛教,也是峭壁之上鑿窟供奉菩薩,有地藏殿,藥神殿,千手觀音殿,香火鼎盛。千佛洞地勢較低,寺廟前有流水淙淙,景色極美。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從馬蹄寺回到市區已是一點多,匆匆吃點炒炮就往黑水國遺址趕。黑水國遺址位於市區十幾公里外公路兩側,目前大都已經用鐵絲網保護起來,鐵絲網攔起來的範圍內有的平坦無物,但越是這樣越珍貴,真正久遠的東西反而在土層深處,據司機說,考古考察團隊已經在此挖掘忙乎好幾年了,那個藍色鐵板攔上的區域就是。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遺址總是給人滄海桑田歲月滄桑之感,尤其黑水國這樣神秘的名字。據傳黑水國最初是小月氏(rou zhi)所在,大月氏(rou zhi)被匈奴所敗逃往西域,後來匈奴也曾在此建都。能夠確切的是這裡是古張掖城,從西漢開始設張掖郡應該就在於此,隋煬帝西巡在張掖停留,雖然據說開世博會是在焉支山下,但主要活動接見各國使節應該還是在張掖城內,漢唐之風采,豪氣之幹雲,古城見證過多少光榮和夢想的歲月啊。

遺址除了一些疑似的土堆,有個比較明顯的方形城廓,四角還有殘存角樓,城廓內地勢低窪,散落碎磚陶片,有些隆起的土臺明顯像是建築地基,不曉得有沒有被考古開挖過。這個地點很冷僻,寂寥無人,我在城內四處遊逛,想象自己跟古人踩著同一片青磚,同一處土地。地上除了一些碎磚和陶片,還有很多或嵌於沙土或浮於表層的大小不一的各色卵石,好像卵石也是建築的必須材料。我滿地蒐羅半天,竟然湊了好幾種顏色,擺在一起斑斕有趣,張掖真是座七彩的城市,即便是在兩千年前。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下午有點陰天,一忽兒風大起來,沙粒飛揚,打到衝鋒衣上沙沙直響。古城就是這樣湮滅的吧,水源乾涸風沙掩埋,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誰說人定勝天啊,在自然面前還是保持敬畏之心老實一點了。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戀戀不捨的離開回到市區,趕在快下班前去了大佛寺。大佛寺顧名思義,主殿內有巨大涅槃臥佛三十多米,為木胎泥塑,臥佛左右有兩協伺站佛,身後十位佛只能看到頭部,大殿左右兩側靠牆各共18位坐佛,不曉得是不是十八羅漢,發現他們一個共同特點,眼睛都非常之大,想想大佛寺為西夏所建,西夏人都是濃眉大眼吧。

大佛寺後面還有白塔,白塔不是藏傳佛教標誌嗎?好奇問工作人員,回答大佛寺是漢傳佛教,但歷史上也曾供奉過藏傳佛教。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今天行程的感覺比昨天好,馬蹄寺石窟群真是特別值得一去,在三十三天石窟看到一個外國老頭,告訴我他來自德國,客棧小哥說外國人來了都鬧著要去馬蹄寺,比七彩丹霞興趣還大,反而國內人對馬蹄寺知之甚少。因為當年馬可波羅來過張掖,在這裡呆過一年左右,在他的遊記裡提到了馬蹄寺,現在張掖還有一條馬可波羅街。

黑水城遺址也非常喜歡,可惜時間太緊,不然我真願意在此呆上一天,在黃土和沙坡中把整個遺址區域都慢慢走一遍。每次旅程都會有些遺憾。

晚上12點的火車去瓜州,最後一晚去甘州巷子找好吃的了,今晚是麻辣爆肚和牛奶雞蛋醪糟。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河西走廊(三)張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