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和金融服务成消费侵权“重灾区”

百度于3月12日发布315搜索重大数据模报告:网购,金融服务是消费维权的热门领域。互联网应用和移动支付的成熟为网络购物和网络金融服务提供了发展的必要条件,

用户对于网购和网贷的大量使用也让很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假冒伪劣”“图片和实物不符”和“7天无条件退款成摆设”等问题是用户网上购物经常遇到的问题,

而“砍头息套路贷”甚至引发了“暴力催收”等相关问题,严重危害消费者的权益。

网购和金融服务成消费侵权“重灾区”

网络上不少因高利贷、套路贷、暴力催收,引发的社会热点,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真实例子的存在。

隔壁王阿姨的儿子就是:在手机上借了几千块钱,不知怎么搞的,几个月就发现加上利息,要还10000多。

之前还有个朋友的孩子,网上贷款了一两万,还不起,为了还之前债务越借越多,各种债务利滚利成了13万,这个债务黑洞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无休止的催债困扰,最终承受不了了,告诉家里。

家里也没办法,也将这一年全家人外出进厂打工挣下的血汗钱,全部拿出来填补这个窟窿。

网购和金融服务成消费侵权“重灾区”

现今社会,有不少的年轻人,盲目跟风,爱慕虚荣,还有一些网络贷款暗藏陷阱的虚假宣传和经济不独立的推波助澜,促使他们逐渐开始进行网络借贷。

但现实问题是,大学生根本不具备偿还的能力,所以会引发一系列的纠纷和社会问题。

之前网络很火的“裸条借贷”,即借款人(多为在校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款并设定高额利息,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作为担保,当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时,贷款人以公开其裸照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逼迫借款人。

网购和金融服务成消费侵权“重灾区”

还有前几年最令人难忘的一则新闻:“山东聊城于欢辱母杀人案”,案件的起因也是高利贷背后的暴力逼债。

说到底,其实现在满目玲琅的各种网络贷,公厕墙面与那些三流广告努力抢占广告位的最佳对手,他们归根也就是变相高利贷,只是游走在灰色地带,躲避法网的监管,暗藏杀机,只要你上钩,就无法挣脱。

如今的高利贷堪称社会毒瘤,珍惜生命,远离网贷、高利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