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农村有一个“怪象”:没上学的女生反而好嫁,高学历的女生却变成剩女,这是什么原因?

尹家俊


问题:在农村有一个“怪象”,没有上过学的女生反而好嫁,高学历的女生却变成剩女,这是什么原因?

对题主所说的这个现象,在农村是普遍存在的。确实,没有上过几年学的早早就嫁人,而上过学的高学历女孩,有的到了30几岁了,还剩着,把父母急的,她们却感觉无动于衷。那么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农村长大的村官阿丽,也算高学历,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来说说为什么没有上过学的女生好嫁。在农村,有一部分女孩,家里让她们读完初中或高中就不再让继续读了,这和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有关,也和农村人的思想意识落后有关。不上学的女孩,一般到了22岁以后,家里人、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就开始给她们介绍对象了。如果两人接触一段时间,互相感觉不错,在双方父母都同意的情况下,就会选择定婚,最晚一年后就会结婚。不上学或上学少的女孩,在思想上对婚姻的认识比较简单,不会考虑太多,只要觉得人不错,家境也可以,就顺理成章的结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农村上学少的女孩好嫁的原因。


其次,我们来说说,为什么上过学的农村高学历女孩,反而会变成剩女。在农村也有些家庭注重女孩的教育,培养他们上学,一直到高中,大学,还有读研、读博的。这样的家庭一般以为孩子上供养孩子上大学,学到了知识,以后肯定能找个好人家嫁了。殊不知,等女孩大学毕业后就25岁左右了,一般毕业后还会选择工作几年。而且对于婚姻,有高学历的女孩和不上学的女孩认识是不一样的,接受教育程度高的女孩,她们对婚姻的认知可能更复杂,更多面化、理想化。比如,男方至少要有和自己相当的学历,还要人品好,要能说会道,还要有经济基础、有发展潜力等等。农村高学历女孩成为剩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学历的农村女孩子会更向往自由的恋爱与婚姻,对婚姻的自主权会更加注重,她们不会只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心里有一种宁缺毋滥的坚持,如果遇不到自己满意的,那就会一直单身,单着单着,也就成剩女了。


以上就是我对农村没上过学的女孩好嫁,而高学历女孩变成剩女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点评!

我是【村官阿丽】头条号三农领域创作者、基层一线扶贫人员,我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三农问题,探讨扶贫新策,欢迎大家的关注!


村官阿丽


一,性别比例结构性失调是根本原因

1,低学历女生+大专以上女生:都往一线,二线,三线城区等大中城市跑,努力成为城里人。这不能说女性向往城市,而是城市的服务业,数字化办公更能与男性保持同样甚至超过的产出能力,获得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收入,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突出比较优势。在工地搬砖等高强度体力劳动,再强悍的女性也赶不上男性。城市写字楼充斥女白领,女高管,女老板,女销售。。。。。。最终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年轻女性女多于男。


近些年来,高考女生录取比例一直处于51%~55%,女生比男生多总数的3%~10%已成定局。每年最保守也要有五六百万学生被高校录取。也就是说,在男多女少的背景下,注定了每年要有五六十万甚至更多高学历(大专以上)女生嫁给低学历男生(没有读大学,当然,学历不是择偶唯一指标,但是重要指标,没错吧),累积五年,大概有接近三百万高学历女生可能会找不到同龄高学历男生。

这就造成了这些“多出来的”高学历女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通过“老夫少妻,老妻少夫”,以“流动性补偿”和“旁氏骗局”的形式来满足自己对高学历男的需求。

这是未来很恐怖的地方,而且现在高学历女嫁低学历男已然很普遍。部分觉得自己条件一般的高学历女生,如果想找高学历男生,“下手要趁早”不是说笑话。大多数男生采取“广撒网”策略,每个人都有很多表白经历,所以给高学历女孩子一种被周围很多人追的感觉,其实假象。

2, 而很多低学历,高学历男生选择很多:同时不读书的女生下沿范围更广。

选择留在村里继承“皇位”,

在老家小县城或城镇买房,

在大城市工作几年,婚龄期返乡。

在男多女少比例悬殊的情况下,城乡男女分布呈现不同的景象,造成结构性男女比例失调,这才是主因。不必搬数据,在大多数时候,剩男绝对多于剩女,只不过在不同区位,不同圈子,给人剩女多的感觉了。。知乎本来就是一二线白领聚集地,有“剩女多”的感觉也属于正常。只能说不全面,广大农村腹地,大量光棍不为人知。

许多答友恶狠狠dis剩女,其实没有道理,更没必要。一副“没选择我,成剩女了吧,活该!”的心态,除了暂时出口气,没有任何帮助。

二,男女思维,异性要求随时间推移方向不同。

不是骂谁,大家心里都清楚,大龄单身都是有原因的,不管男女。

而男性往往会及时丢掉幻想,在大龄时或者之前,回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观念。一个27岁男生和22岁男生,对婚姻的看法,对异性的要求其实很不一样。而且年龄大一点,对异性要求反而降低。

女性不同,很多30岁了还有白马王子的想法。不能说人家错,只能说,与现实世界差异很大。现在社会女性,“萌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虽然年龄增大,见识过各种从屌丝到高富帅,对男性的要求反而越来越大。其实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有个女同事88年的,我给她介绍对象,最低标准就是大专学历以上,有三室或以上按揭房,可以一起还房贷。因为,她已经很大了,生育年龄都要过去了,怎么可能像20岁的小姑娘一样“等待心爱的男生奋斗果实”,再等三年五年?。(当然,经过我的努力,在自身不懂事94后单身狗下,操作了一次80后之间perfect的说媒,以100%的成功率完成自己的媒婆经历。)。。同时有很多女生因为爱情,与男友,老公守候终生。。。

两者没有优劣,对错之分,只要不极端,都可以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喽。

很多读过一点书的人,恃才傲物,眼光太高了。

三,对自己的要求不同

这是我要批评部分有学历女生的地方,不要骂我。身边很多女生工作后,受公众号影响,搞“提升自己,做自己的女王,给自己充电,奋斗”等行动。这很好,但是方向出了错误,我指出部分,其余答友可以补充:

1,去旅行,甚至穷游,认为去趟大理,西藏就提升自己了。

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去了趟拉萨在男生眼里压根不是加分项,也不证明心灵境界有多高。

当然“我的自由”也对,不评价

2,健身,健身是很好的活动。但是很多女性把健身且自拍,当作“自己在奋斗,努力,升值”的主要途径,甚至开始瞧不起别人,居高临下批评男性就错了。

3,西式餐饮,礼仪。很多女生在学习插花,磨咖啡,做西式甜点,水果沙拉摆盘就是自己在努力在奋斗。。这行为本身没有问题,而在于:

男:“你可以去学包饺子,做大馒头呀”

女:“你个直男癌,谁规定女的必须做饭?....”

男:“那你怎么提升自己?”

女:“我最近在学习做咖啡,做甜面包和沙拉..”

看出问题没有?我不多说,女同志多体会体会吧。

4,做微商=奋斗。不做微商=碌碌无为。

不多说,我不反对微商,做生意是自由,但是必须跟奋斗划等号我可不赞同。。自己体会。

男生就很简单了:赚钱,健身。。。。。。

很多女孩子觉得自己“奋斗”了好多年,即有好身材,也有丰富的经历(旅游),更有高端朋友圈(微商群),还会做家务(做甜面包,插花,磨咖啡),却掏瘪了钱包。同时还拥有了“俯视屌丝”的资本。

其实你的丈夫可能仅仅需要你:

身体健康,为人善良,有点小钱一起还房贷买奶粉,炒家常菜哪怕是西红柿炒蛋。

我的建议是:22~30岁女孩子,尽量不要去做资本大姥洗脑的对象,他们要做的是掏空你的钱包,至于找不找得到优质对象,压根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

三,知识分子男女都更加自我

这是目前男生女生都有的问题,不能只是dis 女生。我们在家里都宝宝,每个人回到家都是太子公主。我们习惯了别人适应自己,而不会去真正的理解别人。

男女区别在于:社会给了女孩子撒娇,自我的更大的范围和忍耐度,而男生没有。

你很难想象相亲时候,一个男生用类似列表的方式对女生直接说:你个子矮,有粉刺,工作差,胸小,皮肤差‘。。。。。。而女生对男生说就没有大问题。。

这个问题下的很多男生吐槽式回答,都是因为没有受到女生起码的尊重,而不是因为对方条件差。自然心中愤愤不平,是可以理解的。大龄不是原罪,不尊重别人才是。

其实,现代社会都需要相互尊重。性别不是不尊重别人的理由,我们都是父母最爱的宝贝,都接受过教育,现代男生除了loser,基本没人会接受“侮辱式问答”和“查体式相亲”。


四,男女高峰不同

读过书的女孩子一般也找大学毕业以上的男生。

但是现代社会,一个22岁刚毕业的男生,除非具备多种资源,在步入社会的前几年是很艰难的。尤其是来自农村普通家庭的男孩子。以临沂为例,现在一套普通的110平房子,最差的也要100万以上,好点的房子更不同提了。。。这还只是毛坯房。。。买车,装修,20万也就普通水平。

很多女生似乎生活与世无争,到现在还以为一套房子也就六七十万。。。从来没计算过一个男生以及他的家庭为了成立一个家要付出多大努力,从来没想过普通本科毕业要工作多少年才能买一套房子。。。。。

自己没钱,前途不明。但他30岁的时候,不说功成名就,最起码对他所处的行业具有深刻的认识,对于社会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可能买了房子和车子,手里还有点积蓄。他可能已经为人自信老道。父母已老但是不至于需要自己养活,。。。。。。那个时候,还会选择剩女吗。


临沂小迷糊之热点评述


文化越高的女生,她的要求越高。但中国男女比例是男多女少,这样会产生女孩有些骄情,而农村的女生要求简单,只要男生过得去(靠谱),家庭经济可以(有房),婚龄差不多,父母认可,就岀下骋礼出嫁。


翁怡泽


我出生于80年代末,巧了,也正好是农村人,村子不大,当年在村子里小学一起念书的男生女生约摸五六十人。就女生而言,她们之中有小学没毕业,孩子已经上初中的;也不乏那读研读博三十岁左右才结婚的高学历女生。今天恰好就借这个题说说她们的故事。

我表姐,姑妈的女儿,大我一岁,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大儿子在上初二,小女儿也上了小学六年级。表姐从小是吃了苦的,当时姑妈得了绝症,熬了两年后还是没留得住,撒手人寰,留下年仅十岁的表姐和一个刚上幼儿园的表弟。那两年为了给姑妈治病,家中钱财耗尽,还欠下不少外债,姑妈走后光靠姑父一个人在农村种田已经养不起这个家,于是为了贴补家用,供年幼的弟弟上学,表姐不得不缀学,小小年纪就跟着我妈去了广东打工。

小女孩子也真是可怜,没有文化,只能上流水线日以继夜的做工挣钱,发了工资就寄回去给父亲还债,枯燥而又无味的工厂生活就这样过去了四五年。PS:我没有进过工厂,没有上过流水线,但是我可以想象得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有多么的不容易,内心多么的需要关怀和呵护。

十五岁那年,一个男人出现了,这个人后来成了我的表姐夫。表姐夫是本县人,个子不高,人胖胖的,但是为人很是热情豪爽。他那年正好进了表姐所在的厂,据他本人某次酒后所说,当时他进厂后分到了表姐的那个组,起初觉得这个女孩子很平常,不是很在意,可是一起做了一段时间的工后,觉得这个女孩子特实在、勤奋而且懂事,实在是做老婆的不二人选。于是他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每天嘘寒问暖,关怀倍至,还时不时送点小礼物。我表姐一个农村里出来的小丫头片子,才十五六岁的年纪,哪见过这阵仗,而且母亲又早早的走了,缺乏关爱,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个人对她这么好,哪里扛得住,于是很快便沦陷了。后面的故事,就跟大家所想的一样,十六岁恋爱,十八岁生娃,到现在孩子都上初中了。


再说另外一个故事。姑且称她为刘同学吧,她爸和我爸曾经在一个学校教书,是极要好的同事,而她大我一岁,所以她让我叫她姐。可能是遗传的关系,刘同学天赋异凛,打小成绩优异,和另一位女生当年并称完小双雄,学习极为厉害,和她们在同一个班上了六年小学,我就成了万年的老三,这个是题外话了,不多说。

关键的是,她能沉下心,扎进知识的海洋,一心学习,从不会为外面的花花世界而分心。大家都上过学,应该知道那些学习成绩稍好的女生,只要不是长得太丑,都会有很多男生喜欢,刘同学也不例外,历年来收到的情书估计都可以垒成一面墙,可是人家从来不理会这些乱七八遭的事情,在她看来,在该学习的年纪谈恋爱,简直就是浪费生命,万死莫赎。最后这位同学从高考后就和我们这些已经成了学渣的人分道扬镳,上医科大学,然后硕博连读,据说最后在一个全国都很有名的医院里做了医生。前不久回老家,听她老爸说去年刚结婚,老公听说是同一个医院的医生。


同一个村子里的两个故事,同一个村子里的两种人生。

没怎么上过学的女生,一个人在外面打工,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拿着微薄的薪水,感受着生存不易,就总会想找个人依靠,如果这时刚好有个人出现,给了她可以依靠的感觉,那么她就会很开心,觉得偶尔受点委屈也无所谓,毕竟能有个人在她无助的时候稍稍给她一点温暖就足够。再加之农村里都希望女孩子早成家,她们年纪轻轻早早结婚生子也就顺理成章。

高学历的女生,在上学时一心学习,学成后谈底论嫁时对于另一半的要求也开始不一样。从心理上讲,她们可能需要一个依靠,但从生存上讲,她们可能比世界上多数男人都要强。在她们心里,如果另一半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可能宁原单着,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她们大多晚结婚,甚至成了“剩”斗士也就很好理解了。


湘俚伢子


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怪象”,而是普遍现象。

我就是农村的女孩子,本科学历,虽然学历比不上985或者211的本科学历,但是相对她们初中毕业就选择进厂打工来说,是比他们高一点。现在和我同初中读书的女孩子,除了那些继续读高中和大学的同学,其他人基本上都已经结婚,而且都已经二胎了,只有我依旧没结婚。

如果说她们现在婚后生活怎么样?我就以我一个同龄发小为例。她初中毕业之后便进厂打工,打工两年遇上一个贵州的男孩子,不顾父母反对,远嫁与男孩子在一起,有了娃。为了挣钱,两夫妻一起到深圳、广州打工,每每见她发朋友圈,都是说想回去看孩子。她老公很爱她,她也挺幸福的,只是与孩子分离,确实心疼了。

我从大学没毕业开始,我姨就想着给我介绍对象,那会儿我妈也说了,二十好几的人了,也准备毕业了,也可以谈对象了。所以我就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相亲。对方比我大一岁,家里是住在街道上,而且在城里买了房,只是还没有买车,家庭条件相对来说也不错了。在后来的交谈中我发现对方是初中学历,而且有时候我发现我们很多观念,想法根本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有时候在他看来,我就是一个读书读多了的书呆子一样,有时候他又会说我学历高,说不过我。我就觉得他见识短,考虑事情片面。所以我们每次聊天,我们基本说不过多少句话,都会相互抬杠,为什么我们还能保持联系,简直就是因为我们脾气不急,要是急着点,就真的没联系了。其实他也明确和我说过他挺喜欢我的,但是我也明确和他说:咱们思想有代沟,没有未来。我并不说说他这个人有多不好,相反,人挺好的,但是因为所受到教育不一样,观念以及思想层次就不一样。以至于后来我姑姑和小姨们给我介绍对象,我都慎得慌,生怕又遇到一个想找我抬杠的人。不过相亲确实悲惨,奇葩确实多。

我们都知道强扭的瓜不甜,自然不会去选择。未来一辈子很长,谁都想着能找一个与自己趣味相投的人共度一生。更何况,学历高的女孩子,想问题会更加全面,考虑的更多,要求也更高。倘若一直以来要求都是那么简简单单的话,那交那么些年的学费不都白交了吗?所以,是什么样的人就想找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居,人生不将就。



敞着肚皮找太阳


闺蜜小静大学毕业23岁,接着读研,毕业26岁。努力工作两年,突然发现自己到了奔三的年纪。她开始着急自己的终身大事。身边的优质男基本都名草有主,没有对象的,学历比她低,能力没她强,她看不上。

再挑两年,过了30,打算将就,发现原来身边那些她看不上的也都有主了。再将就挑更差的,过不了心里那个坎,于是,剩下了。一个人孤零零北漂。

初中同学小珍,初中毕业就南下打工,每年过年回来变一个样。十八九岁本来就亭亭玉立的年纪,稍微梳妆打扮一下,更是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很快,家里媒人踩破门槛。最后,她选了一个在深圳当包工头的。没几年,包工头干成了大老板,小珍摇身一变,成了富婆。深圳房子十几套,出入豪车,住别墅。

这就是身边两个对比强烈的例子。充分解释了你的问题。

第一,年龄问题

高学历女生在最漂亮,最适合谈恋爱的时候,用于个人成长了。年龄一下就大了,所以剩了下来。

而没上过几天学的女孩,在最美好的年纪充分展示了自己,容易嫁。

第二,追求不一样

高学历女生都很上进,找对象要求比较高。除了人品这些,还想要学历,还要求能诗词歌赋,能谈古论今……附加条件多了,怎么不愁嫁?

低学历女生只要男人知冷知热,管他什么文化水准。要求低了,当然不愁嫁。


键舞精灵


这不是怪像,现在这是普遍的现象,没学历的女孩,家里早就张罗着结婚的事,高学历的女孩在农村,家里人和亲戚朋友都感觉不愁嫁,都感觉是属于有本事的一类人,不用家里人的操心,再说高学历的女孩眼光一般的都高,年轻的时候一般的条件都看不上,等岁数大了基本上傻眼

我有个女同学,今年36了,还没有嫁出去,见过的男孩子没有一个团,也有一个营了,年轻的时候基本上看不上所有的人,你说她把,她老说我条件不高,就是没感觉,反正是谁也看不上,到现在了家里让你也着急了,前段时间见她,跟我说差不多的就行了,关键是她学历才是大专,长得也一般,基本上同龄人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合适的没有了,现在是高不成低不就,有条件的看不上她,条件一般的她说还是没感觉,我都服了,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相信一定有个好的等她,她感觉不行的,不说看不上人家,只是说没感觉,条件好的人家有看不上她,真成了家里的老大难了,到现在处女一个!

所以说有些所谓高学历的女生,都是眼光太高,老是想着待价而沽,老感觉自己应该是有个开着宝马的王子追自己,也不看看自己长得啥样,有什么条件,太看不清现实了,往往这种人还是特别犟,你和她说说吧,她一大堆道理和你讲,无奈了,时间能证明一切吧!

个人愚见 喜欢的加关注 平山小强


平山小强


在我们三线城市剩女的主力军一般是这类女孩:小时候在城郊或者底下乡镇长大的,念中学的时候来了城区,最后家里在城区买套房子定居。她们一般都有兄弟姐妹,有个弟弟之类的,父母不是体制和国有单位的,计划生育管理不严,第一胎是女儿,父母就想再要个弟弟。


这种姑娘,往往最难搞,心高气傲找不到定位,或者说不懂得现实婚恋市场的残酷性,自身实力一般又不甘心。比如之前认识的一个29岁姑娘,她是体制内单位的,除了工作学历还可以,其他条件都不行,关键还有个弟弟,但是她似乎不知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男人很挑剔。

我们接触了几次,看她不冷不热,条件又不行,父母没有养老保障,家里还有个弟弟,我就放弃了。最近观察了我们体制内的很多大龄剩女,似乎这类条件的姑娘最容易成为剩女。不知道一二线城市,进城的农村女念了大学的是不是也构成剩女的主力军呢?

好像一二线城市也差不多,农村上了大学的女孩子,基本都想留在城市里,想找城市男,不愿意找同是农村上学出来的小伙子一起奋斗买房买车,嫌弃农村小伙子负担重,父母没有养老金,买房家里没有扶持,父母兄弟姐妹需要帮衬。

但是城市男的人数很有限啊,她们要和城市女一起竞争,有些人拖到大龄未嫁的原因是要求比城市女还高,得男方出彩礼,婚后承担所有经济重担。城市男觉得找她们不划算,性价比差就不太考虑了。

只要是有上大学的农村女在女多男少的城市里找对象,而没有上过学的女生在男多女少的小地方找对象,就算没上学的要求再高,都有很多人愿意娶。

而进城的农村女,如果她们觉得和光棍村一样畅销,可以提各种要求,那就判断错了形势。


导致条件和野心不匹配,一年又一年的找不到对象,就沦落为城市大龄剩女。之前看到某个博主那里的投稿,32岁的农村女考上了大学以后留在城市里工作,在上海呆了几年,找不到满意的对象,又跑到杭州去,还是找不到对象,女生没有家底,年纪大,匹配不到优秀男了。

针对这类心高气傲的农村女大学生,我有几点不太成熟的建议,大学一定要考去经济发达的城市,洗掉土气,换圈子,做到外形打扮和城市女差不多。可以尝试在大学里找城市男下手谈恋爱,说不定同学情谊深,有修成正果的可能性呢?

有个帝都的女研究生,条件一般般,老家是农村的,兄弟姐妹多,她知道自身的劣势,又想留在北京,就专门瞄准土著学长。好在她性格好,长相不差,校园恋情又没那么功利,毕业后和土著学长修炼成功了。

第二点,如果没有在学校里找到满意的人选,出来社会后,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假如工作能力不错,靠你们留在大城市没有问题,参加工作后不用急急忙忙嫁出去。


如果自身条件一般,赚钱能力不行,26岁之前积极寻找对象,把目标放在家底不错的城市男身上,放弃其他非原则的条件,比如身高外表情商等等之类。

想想有短板的城市男,城市女可能一开始不愿意,那正好避免了竞争,进城的农村女大学生把他们收入囊中,精心培养下,变成好男。

咱农村女大学生有短板,接受有短板的城市男有何不可?你的选择,让下一代的起点都不一样了,或者早早挑个有潜力的农村男一起努力也行。

女人想得通找对象都很好办,我看非自愿单身的大龄女多多少少有一些幻想,既想着条件合适,又想着男方的外形养眼,给她们爱情的感觉。

凡是想得通的,不管是农村女还是城市女都很好嫁,你们赞同吗?


乡村创农阿剑


这有什么怪的。人家说王八配绿豆,看对眼儿了。我在小县城,见识了农村娶个媳妇要一二十万的难,也见识了城里有文凭有工作剩女的难。实话实说,社会是有规律的。物以稀为贵,农村女的活的,稀少,难娶。城里靠谱的男的,稀少,所以宁缺毋滥,女孩也不愿意嫁。

那些说一二十万彩礼娶媳妇的,男的必然不咋滴,不求上进安于现状,啃老。略有追求的女孩儿都不愿意嫁。

城里姑娘带着一二十万嫁妆还“嫁不出去”,是真嫁不出去吗?条件都是互相的。

所以我发现啊,现在高层次的却适龄男青年,低层次的缺适龄女青年。农村的女孩儿真的是撒手没。二婚的也抢破头。知道为啥不?因为二婚,证明会生孩子[捂脸]满足这一个条件,她就值十万。。。


美错1553


这个情况的确存在,我家就是这个情况,我大女儿86年的,硕士学位,现在在上海一家外企市场部做经理,年薪几十万,省会城市有自己的房子,就是婚姻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高的不成低的不就,急死我们老两口。有可能就这么剩下来了,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